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名字和唐玄宗有关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省辖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其中,就仪陇县来说,人口超100万,隶属于南充市。在历史上,仪陇县原本名为仪隆县,因为避唐玄宗李隆基的名讳,所以改成现在的名字。

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名字和唐玄宗有关

首先,仪陇县隶属四川省南充市。在地理位置上,仪陇县介于北纬31°11'-31°39',东经106°11'-106°52'之间,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以低山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仪陇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地貌以低山梁丘为主,山体切割较深,海拔高差309-793米。就仪陇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巴国的疆域。到了战国中期,秦国消灭巴国,今四川省仪陇县一带成为秦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南充市仪陇县一带属巴郡阆中县地。汉朝时期,该地区属巴郡阆中县和宕渠县地。

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名字和唐玄宗有关

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仪陇县一带成为蜀汉的疆域。晋朝时期,今仪陇县西北属阆中县地,东南属宕渠县所辖。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设立隆城郡(以隆城山为名)及仪隆县(以大仪、隆城二山为名),郡、县同治,在今金城山顶。由此,对于该地区来说,曾经名为仪隆县。西魏时期,隆城郡领仪隆、大寅两县,伏虞郡领宣汉、安固两县。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罢蓬州的伏虞、义安、隆城三郡和渠县的景阳郡,合为蓬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郡,仪隆、大寅二县属巴西郡,今仪陇县一带属之。

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名字和唐玄宗有关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再次设立蓬州,辖仪隆、大寅、伏虞等6县。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仪隆县城移于金城山腰。大历初年(766年)左右,因为避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的名讳,所以将仪隆县改为仪陇县。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伏虞县城移于今仪陇县义路镇李家坝。广德元年(763年),改大寅县为莲池县(县治迁至今蓬安县茶亭乡莲池坝),后废。五代十国时期,蓬池、仪陇、伏虞三县仍属蓬州。北宋建立后,蓬州称咸安郡,辖仪陇、蓬池、伏虞和营山四县。

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名字和唐玄宗有关

最后,元朝建立后,仪陇县属四川省顺庆路蓬州管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仪陇县一度并入蓬州,后恢复了仪陇县这一建制。公元1909年,因避皇帝溥仪名讳,改仪陇县为“宜陇”。到了1912年,复名仪陇县。1913年,仪陇县属嘉陵道(道治在今南充市)。1928年,仪陇县直属于四川省。1968年8月,仪陇县属南充地区,1994年,撤销南充地区,设立地级南充市,仪陇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仪陇县总面积达179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07万人,也即为四川省人口较多的一个县。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