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帶你讀懂體檢報告!最全分析就在這裡

專家帶你讀懂體檢報告!最全分析就在這裡

鳳凰名醫課

《鳳凰大健康》主持人

給大家講述

只有醫生才知道的秘密


看到體檢結果上那些“↓↑”的箭頭,迷茫、慌嗎?

別怕,這並不是你的“世界末日”,也不代表你的疾病已經“蓋棺定論”

但你也不能輕視,這其中可能就隱藏著疾病的預警或信號!

本期與你一起,抽開體檢報告中容易被忽視的“絲”,剝開其中可能隱藏疾病

的那些“繭”,瞭解哪些人群需要在體檢中“加餐”!

本期與你一起,抽開體檢報告中容易被忽視的“絲”,剝開其中可能隱藏疾病的那些“繭”,瞭解哪些人群需要在體檢中“加餐”!

專家帶你讀懂體檢報告!最全分析就在這裡

體檢中常見的異常指標都有啥?

不得不說,現在體檢種類簡直是多的,令……人……發……指……,分分鐘逼死選擇困難症患者!

體檢結果上的指標也是琳琅滿目,沒有醫學背景的很多人直呼“完全看不懂”!

專家帶你讀懂體檢報告!最全分析就在這裡

事實上,目前體檢中常見的男女異常指標排名前十稍有差異,主要包含如下:

男性健康體檢異常指標前十位:超重肥胖,血脂異常,脂肪肝,血尿酸升高,骨質疏鬆或減少,血壓增高,轉氨酶升高,空腹血糖升高,前列腺增大,視網膜動脈硬化。

女性健康體檢異常指標前十位:血脂異常,超重肥胖,骨質疏鬆或減少,宮頸薄層細胞學檢查異常,脂肪肝,子宮肌瘤,血壓增高,宮頸炎症,空腹血糖升高,膽囊息肉、結石。

看看自己的體檢報告,是不是包含上面這些異常指標

有人說,我全中!

額!“不許頑皮!”

北京安貞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王成鋼:
體檢報告上的數據超出或者低於正常值範圍只是說明體內某方面有些異常,此時我們還需要結合其他檢查以及本人的病史、家族史等,才能最終得出結論,一條異常的指標不是疾病的“定論”

就比如,甲胎蛋白(AFP)是體檢中原發性肝癌的常用檢查項目,明顯增高可能是肝膽,但是部分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也有增高,同時妊娠期婦女AFP增高是生理現象,只是一個診斷輔助指標不能確診


哪些指標異常時拖不得?

上面也說過啦,體檢中看到報告單上的那些“↓↑”的異常箭頭不用太過慌張!

我們對高血壓、血糖這些指標非常熟悉,但是有些不那麼熟悉的

異常指標更加需要警惕了,可能提示某些疾病,需要複查或進一步檢查啦!

專家帶你讀懂體檢報告!最全分析就在這裡

1 白細胞:

增高提示細菌感染,機體有炎症;降低提示

病毒感染

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鬥爭的“衛士”,它的多或者少都表示機體里正進行“戰鬥”。

2 血小板:

減少提示可能存在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過敏性紫癜等;增多提示可能存在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急性失血、癌症等。

血小板太低,此時身體容易出血,出血後傷口不易癒合,而太高容易出現凝血

3 血紅蛋白:

降低提示

貧血。如果是臨界或者輕度降低,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整,中度以上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補血。

4 尿蛋白:可能提示腎臟病早期。

尿蛋白腎功能的關鍵指標,加號越多或數值越高提示尿蛋白越多,不管是幾個+,都應該引起關注,儘早檢查。

5 尿隱血:

結合紅細胞一起看。如果僅僅是尿隱血一兩個“+”,沒有紅細胞,不用關注。但如果長期陽性(3次以上),不管是幾個“+”,都要引起重視。

6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

升高提示肝細胞受損;超過正常2-3倍並持續2周以上,提示可能存在肝膽疾病;超過正常值20倍以上,提示肝膽疾病存在。


北京安貞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王成鋼:

需要注意的是過度疲勞、劇烈運動、喝酒過頻繁等也會導致肝酶升高,要與疾病導致的ALT進行區分。

7 肌酐:

升高提示可能腎功能出現問題。肌酐正常,卻有尿蛋白,也要引起重視。

8 尿酸:

偏高提示有高尿酸血癥。尿酸長期增高可致痛風及泌尿系統結石和腎功損害。

9 低密度脂蛋白:

輕微增高,注意飲食,多運動;明顯增高,存在

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10 甲胎蛋白:

偏高可能預示肝臟、腸道有炎症或腫瘤。

11 膽結石:

視結石大小和數量以及部位決定是否治療。一般體檢發現的膽結石,無症狀,對人影響並不大,可暫時觀察。如果結石直徑較大則需要紅外線碎石或手術將結石取出

當你出現上述指標異常時,建議去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千萬不能諱疾忌醫,也不能不重視體檢結果的異常數據!

體檢機構和項目那麼多如何選擇?

生活中,我們常做的體檢可以分為基礎體檢項目個性化體檢項目。顧名思義,基礎體檢項目也就是常規體檢,通過檢查可以基本對身體的情況進行了解,發現疾病風險。

個性化體檢項目則一般針對一些慢病篩查,適合於因家族史或者身體不舒服等人群進行的體檢“加餐”。

《健康體檢基本項目專家共識》提到,體檢必選項目有三大類:第一類是體格檢查,像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血壓、內外科檢查、眼科檢查等;第二類是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等一般檢查,也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檢查,還包括婦科細胞學檢查;第三類是輔助檢查

,像心電圖、X線檢查、超聲檢查等。另外還有健康體檢自測問卷等。

那麼,合理的體檢到底怎麼做?

適合自己最重要!並非越貴越好!

對於一些高風險或者特殊人群,醫生常常建議:

1、家裡有人患心血管疾病吸菸喝酒,吃東西口味重、愛放鹽時常頭暈頭痛等人群。

建議體檢項目包含:血粘度監測、心肌酶、腎素、動態血壓監測、動態心電圖、心臟彩超、血管超聲、眼底檢查、冠脈 CT 成像、頭顱 MR 及血管 MR 造影等。

2、家裡有人患糖尿病,個人患過

妊娠糖尿病、冠心病;肥胖,高血壓;時常覺得口渴,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還消瘦等人群。

建議體檢項目包含:空腹血糖、餐後 2 小時血糖、糖耐力測試、糖化血紅蛋白及血清胰島素等。

3、家裡有人患腎臟病,個人患過慢性腎炎、蛋白尿、高血壓、糖尿病,眼瞼水腫、血尿、尿少、總覺得累、厭食噁心等人群。

建議體檢項目包含:監測血壓、血肌酐、尿微量蛋白及腎臟超聲等。

對於普通人,如果身體沒有大問題,建議每年做一次常規體檢即可,沒有必要浪費財力和精力去頻繁的體檢。

最後,把健康四大基石送給大家: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