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中老年人要注意

秋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由於天氣變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故導致血壓升高。秋冬季節謹防心絞痛氣候日淅轉涼,進入秋冬季節,這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期,因為當身體受到寒冷刺激後,交感神經會比較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壓上升,心、腦負荷加重,加上“秋燥”常引起體內缺水,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極易誘發心絞痛、中風等疾病。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中老年人要注意

古語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秋季人的情緒易於變化,情緒波動同樣是威脅心腦血管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絞痛的症狀和分類

心絞痛是冠心病一種最常見的臨床類型,以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為最常見,主要是前胸,可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常見人群以4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主。男性多於女性,臨床上將心絞痛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穩定性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而其中變異型心絞痛是不穩定型心絞痛的一種常見類型,在秋冬季節此型心絞痛發生率較為顯著,下面講下變異型心絞痛變異型心絞痛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中老年人要注意

變異型心絞痛主要的發病機制是冠狀動脈痙攣,引起管腔短暫而劇烈變細,導致心肌缺血,乏氧,引起疼痛。症狀同穩定性心絞痛相似,但程度更劇烈,主要表現為陣發性疼痛,有的患者感覺為燒灼感,有的患者感覺為壓迫感,有的只是呼吸困難,或不舒服的麻木樣感覺。大部分患者疼痛位於胸骨後,手掌或拳頭大小,其中很多患者疼痛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腕部,手指。心絞痛的症狀是逐漸加重的,多持續3~5分鐘,經休息或舌下含化藥物(消心痛,麝香保心丸等)可以得到解。40歲以上的中年人較老年人居多,且疼痛更加劇烈,有時可伴暈厥。變異型心絞痛秋冬季節多在較寒冷的時間發作,以半夜至早8點之間發生多見。患者常無慢性心絞痛病史,突然發作。秋冬季節心絞痛發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寒冷刺激,寒冷的刺激易使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增高,心率持續加快,從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寒冷也可以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使冠狀動脈血流減少。持續血管痙攣可導致血栓,不穩定斑塊脫落,使冠狀動脈堵塞,嚴重者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中老年人要注意

心絞痛發作時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使用藥物解症狀,並儘快去醫院就診。因此,心腦血管患者要堅持服藥,堅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積極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誘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