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民的好書記

今年30歲的趙家浩,2015年9月被河南商水縣委組織部派駐王崗行政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4年多時間,他把精力和汗水都灑在王崗行政村,用真心和汗水把王崗這個貧困村變成脫貧模範村,趙家浩被村民稱讚為“一心為民的好書記”。

王崗行政村,有5個自然村、2900多口人,是重點貧困村。趙家浩駐村時,全村沒有一條水泥路、柏油路,5個自然村都是土路,遇上陰雨天氣,村民都出行難。村民們說,王崗有四多:貧困戶多、蒼蠅蚊子多、生活垃圾多、打牌賭博的多。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駐村後,趙家浩對183戶貧困戶建立扶貧電子檔案,並制定幫扶和脫貧計劃、幫扶措施、脫貧時間,然後分步實施。通過4年多的努力,全村18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861人已脫貧174戶、831人,還有9戶貧困戶、30人未脫貧。張莊鄉黨委書記張軍啟告訴記者:‘王崗村貧困戶多,困難多,任務重,實現183戶、861人脫貧真是不容易,這與趙家浩的辛苦努力是分不開的。”

王崗村有5個自然村,卻沒有一條水泥路,群眾生產、生活都受到影響。為此,趙家浩多次跑鄉政府、縣政府和有關部門,找領導、要項目。鄉黨委書記張軍啟給予趙家浩大力支持和幫助,通過努力,2016年春季修築水泥路1.6公里,2017年修築水泥路3.5公里,2018年修築水泥路2公里,共計修築水泥路7.1公里,實現全村5個自然村所有道路、街道全部通上水泥路,街道都鋪設了下水道,路兩旁都進行了綠化,群眾走路難問題被徹底解決。

路路通為王崗村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打下基礎。趙家浩抓住這一時機,幫助10戶村民搞養殖,其中6家養鴨場、4家養雞場。趙家浩不知跑了多少腿,磨了多少嘴,克服種種困難,幫助村民把養殖場一個個建了起來,並把貧困戶安排到養殖場就業。他又幫助返鄉農民工徐衛峰建起製衣廠,安排村裡40名留守婦女和20名貧困戶就業。針對大部分貧困戶和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無就業實際問題,趙家浩從黃寨鎮引來漁網編織項目,讓全村100多戶貧困戶和300多名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都從事漁網編織,人均月收入1500多元,實現家家有項目,人人有活幹。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去年8月5日深夜11點,王崗村貧困戶趙雪打來求助電話,說自己肚子疼臨產,丈夫外出打工趕不回來,婆婆年紀又大身體有病,趙家浩接到電話立即開車到趙雪家,在其婆婆幫助下把趙雪抱到車上,半個小時就把趙雪送到了商水縣婦產醫院,直到趙雪進到分娩室,渾身是汗的趙家浩才鬆下一口氣。趙家浩的母親也是醫生,她帶些雞蛋隨兒子一起看望趙雪。趙雪婆媳倆感激萬分,趙雪拉著趙家浩媽媽的手說:“阿姨,謝謝您這麼晚跟我做荷包蛋。趙書記是俺村的好書記,是俺全家人的大恩人,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趙家浩的媽媽卻笑著說:“王崗就是家浩的第二個家,村民都支持他的工作,對他很好。他給群眾辦事是應該的。你需要什麼儘管說,打家浩的電話和我的電話都行。”

讓群眾樂起來。2018年秋季,在趙家浩的努力下,王崗村建起村室、文化大院、文化廣場和籃球場,還成立廣場舞隊、腰鼓隊,每晚來村文化廣場跳廣場舞的村民300多人。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為了讓村民知法、懂法、學法,趙家浩邀請縣司法局有關人員來王崗舉辦普法培訓班,向村民發放《普法學習手冊》,自己在村室宣傳櫥窗開設普法宣傳欄,縣司法局幫他在村文化中心設立調解室,村民有糾紛、家庭有矛盾都到調解室找趙家浩調解。4年多來,經趙家浩調解的鄰里糾紛有200多場次,調解成功率達到100%,村民都說趙書記是一個編外法官,縣司法局長王洪輝在王崗村檢查司法調解工作時對趙家浩給予高度評價:“你不僅是一個優秀駐村第一書記,還是一個優秀調解員。”

趙家浩駐村工作4年多來,除了春節過了假期,其它時間都在村裡工作,19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890多貧困人口的電子檔案都要他一人收集信息、核實資料,進行填寫,每一個貧困戶家裡不知要跑多少趟,還要迎接一次又一次的各級扶貧檢查,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的家在王崗,日日夜夜,春夏秋冬,都沒有離開過王崗。”因為駐村工作顧不上家,讓他對母親有很多愧疚。趙家浩10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一手把他培養成人。由於母親當醫生工作辛苦,經常患胃病、腰疼病,尤其是夜間患病,連一個倒開水拿藥的人都沒有,但是,為了兒子安心工作,母親有病都不給兒子打電話。趙家浩說:“為了保證完成縣委交給的駐村扶貧任務,不給全鄉、全縣扶貧工作拉後腿,寧可舍小家,也要顧大家。”(記者 李向東 通訊員 喬連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