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后,父亲见他都得惶恐下跪,他这一做法却令后人沿用千年

起初,并没有人看好刘邦能出人头地。刘邦家族世代本分,以务农为生。然而自刘邦诞下以来,他好逸恶劳,不学无术,甚至连基本的种田都不会。若不是家人帮衬着,可能早就饿死了。就这样,刘邦的臭名声传遍十里八乡,长辈们都知道沛县出了个好吃懒做的刘邦,每每提到他总为刘老爷子而哀叹。


刘邦称帝后,父亲见他都得惶恐下跪,他这一做法却令后人沿用千年


后来,刘邦欲投信陵君无果,直到40岁时,他才借助着早年积累的人际关系,勉强拥有了一个亭长的身份。不过像他这种基层小吏,月俸只有八斛,折合下来不过百钱。但他却没有一丝收敛,依然放荡不羁。为此刘太公曾多次教育他,但他却不以为然。


刘邦称帝后,父亲见他都得惶恐下跪,他这一做法却令后人沿用千年


公元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刘邦也乘势而起。由于他这么多年对人际关系的精准处理,因此不少人纷纷投靠他。而他也正是借着兄弟们的帮助,最终先破咸阳,灭秦。后败项羽于垓下,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功比秦皇的大汉王朝。


刘邦称帝后,父亲见他都得惶恐下跪,他这一做法却令后人沿用千年


刘邦的飞黄腾达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他们不敢相信刘邦竟能达到如此高度。刘邦以此自得,总会故意问起父亲:“您老说我是无赖,没有生存赚钱的技能,更没有二哥能治理家业,那您说说,是我的财富多呢,还是二哥的财富多呢?”对此太公总是惭愧不已。


刘邦称帝后,父亲见他都得惶恐下跪,他这一做法却令后人沿用千年


不过,刘邦对父亲还是极为孝顺的。他将父亲接入宫中并住在一起,每隔五天便会登门拜见一次。本来刘太公对这事没啥看法,毕竟刘邦是自己的儿子,行礼拜见那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宫廷官员却不这么认为。他提醒刘太公道:“圣上虽是您的儿子,但他同样是人主,您虽是他的父亲,但也是其人臣。为了维持皇上的威严,您让陛下行礼是不对的。”自此以后,刘太公变得拘谨起来,每当刘邦前来拜见,都不让他行礼,甚至还欲下跪拜见。


刘邦称帝后,父亲见他都得惶恐下跪,他这一做法却令后人沿用千年


这不由让刘邦大惊失色,便急忙上前搀扶父亲,问起原因。太公赶忙说到:“皇帝乃天下之主,岂能因我而乱了礼法?”刘邦当下一惊,立刻下达诏命,尊刘太公为太上皇。正是这个开创性的做法,才使得刘邦在以后可以心安理得地拜见父亲,既不乱礼法,同时也维护了皇帝的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