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中国有复杂的地貌,繁多的食材,地理环境不同,食材的品质、味道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地理区隔促成口味偏好,也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性格,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风味原产地》系列纪录片,以食物为窗口,探寻中国各地丰富的物产,歌颂农耕与劳作,以美味为媒介,展示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理念。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全中国最会吃的男人——陈晓卿带你一起感受地道的地方风味!

“养在深闺人不识”的云南独特食材、食品和味道。精心挑选具有云南各地特色的食物,陌生又新鲜,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情,带着对食物的深入研究和对纪录片的深刻理解,努力探索更年轻的风味世界。和全中国最会吃的男人带你打卡云南美食陈晓卿一起感受地道的云南风味!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云南十八怪,一怪就是“粑粑饼子叫饵块”。这里的饵块,就是饵丝的前身。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喜欢吃饵块的。

一是有嚼头,二是方便。

饵块类似于一种米饼。

过去烤饵块,搁盆炭火,上面摆个铁箅子。

把饵块摊在篦子上面烤,用油扇扇扇。

等饵块起跑泛黄发软,再用扁的签子。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抹上腐乳,辣酱,花生酱,油辣子,折成对半,就能吃了。

也有喜好口感丰富的,夹上油条,火腿,或者是鸡蛋,烤肠什么的,就是顶好的一顿饭了。

云南的街头巷尾,多少卖烤饵块的。

一句长长的吆喝:烧饵块!

也给不多几个钱。

一“块”在手,边走边吃,也自有情趣。

不过这饵的制作颇费心力。

挑选好大米,加入适量的糯米,这是饵口感软糯的原因。

再经过蒸煮,分饭,打饭,碾压,打至成糍粑状,揉成枕头样的小坨,算是饵的成形。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云南有的地方会用红米来制作饵,颜色上更要好看些。

做好的饵,切成薄片,加肉丝,青菜,讲究点的,搁肉末,韭菜末,热油,辣子炝锅,一通爆炒,是为炒饵块,有点类似南方某些地区的年糕。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可以炒吃,也可以煮吃,做法不同滋味也不同。

云南人认为腾冲的饵块最好,腾冲人也把炒饵块叫做“大救驾”。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饵块切成类似火柴棍大小的细丝,又是另一样吃食,叫饵丝。

听说这饵丝的粗细全凭个人口味,这粗饵丝我没吃过,假象大概口感上较细饵丝要多点厚重感。

饵丝之于云南人,类似与米粉之于广西人,都是离了家怀念不得的食物。

把切好的饵丝用滚水烫熟捞起,盛到高汤碗里,加上肉末臊子,多是辣子鸡一类的。

再依着自己的喜好,腌菜,生韭菜末,薄荷叶,蒜末,葱末,香菜,乐意吃辣的,再添上一勺辣子面或是辣子油,拌匀了趁热吃,放久了易坨。

煮饵丝的口感更要柔软,滋味也更要有层次感。

煮饵丝里,扒肉饵丝久负盛名。

汤色鲜白,扒肉酥烂,肉丝分明,吸饱了汤汁的饵丝口感细腻,香葱和麻油一拌,味道非常。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还有一种是用砂锅做的。

反复使用的砂锅,每一个粗糙的小孔里都浸满了浓郁的汤汁,一撮饵丝,火热的炉火拥着砂锅,沸腾的汤上浮着火辣的红油。

临出锅前仗着热气,撒上一把青葱的韭菜和葱末,再舀上一勺杂酱,每家的杂酱做法都不大一样,一样的,这都是一锅顶好的砂锅饵丝。

这杂酱可是饵丝的精髓所在。

杂酱之所谓杂,一是指制作的工序繁杂,二是指成品配料繁多。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挑上三分瘦肉七分肥肉的猪肉细细剁碎,辛辣的姜末和蒜末杀杀肉腥。

再把两者充分混合在一起,放置一边等待入油锅。

铁锅上灶,好的杂酱非得是大锅大灶才有滋味。

清澈的菜籽油入锅烧至翻滚,干辣椒进入油锅充分逼出刺激的焦香,大红袍花椒趁机而入,一辣一麻刺激你的泪腺,这时调制的肉末就可以下锅了。

肉末和辛辣在热油中充分混合,一碗特制的蚕豆酱加入,更添浓重滋味。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小火慢熬,渐渐浓缩成这一碗绝妙的饵丝搭配——杂酱。炒饵丝又是另一种吃法。

滋味更要浓重。

热油下锅,辣子爆香,荤素搭配由君挑选。

可以是香菇也可以是韭菜。

可以是鸡丁也可以是腌菜,变化的是配菜,不变的是炒饵丝出锅时满满扑鼻的香气。

只消等老板吆喝一声:炒饵丝好咯!


纯手工云南饵块,《风味原产地·云南》带你打卡地道传统美食


正如陈晓卿曾经在他的随笔集《至味在人间》中写道:“味觉里包含着人情、乡愁、记忆。所谓思乡,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乡愁就是这么简单。

而我们的肠胃其实都有一扇门,是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无论你漂泊在哪里,门或许已经残旧,但一直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



好货赶集 品一口原生的味道

点击进入 原耕社 | 好货赶集



更多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公众号“原耕社”(youngoods),原耕社——探根、寻游、觅食,传递、分享纯正地道的各地风土人情与原产地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