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母亲电梯里暴打孩子的新闻。视频中,妈妈连续用双手双脚对一男童暴打暴踹,长达1分钟。

据同小区人员反映,但是孩子在同楼小伙伴家玩耍,中午妈妈喊他回家吃饭,孩子不愿意,遂被母亲拖进电梯“教训”。孩子父亲解释说,当天小孩有些调皮,冲撞了妻子,妻子一时失控打了孩子,平时不会这样。

#家长该不该打孩子?#再度成为引发热议的教育话题,甚至有网友将此誉为“世纪难题”。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其实,不管怎么提倡,家长打孩子的手,从未停下;而且开打时各有各的理由,个个“理直而气壮”。

孩子吃饭慢、写作业慢,不打不听啊!

考试、竞赛成绩不佳,打他都是为他好!

弄丢、弄坏了东西,不打不行啊!

冲撞别人、不讲礼貌,不打以后让别人教训!

撒谎了、偷钱了、“早恋”了,沉迷游戏,这能不打吗?

碰了危险的东西,可能威胁到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这不大还得了?

正是这种“负责任”的教育口号,给了家长动手的底气。

但是,知名育儿博主王人平先生揭示出暴力打骂会给孩子成长发育带来的真正后果:

一是孩子被打服了,变得唯唯诺诺、言听计从、胆小怕事;

二是被打习惯了,变得刀枪不入,脾气暴躁,崇尚暴力;

三是学会了讨巧,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人格分裂。

那么,孩子犯起熊来,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万万打不得呢?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什么时候不该打孩子?

(一)盲目大孩子

孩子犯的这个错误,是否是父母先前没有告诉过他不能这么做的,或者是父母没有把话讲清?

有些情况,熊孩子确实会做些很过分的事情,但作为大人要搞明白,孩子是不清楚这样的行为会带来危害,还是明知故犯。如果是前者的话,应该是父母反思,并好好教导孩子认识是非,而不是一顿毒打。

(二)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也在犯

对于某一件事,父母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没有以身作则的情况下,不要急着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这方面的错误,再去惩罚也不迟。

(三)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不单是父母,任何人在暴怒下,都是不理智的。这时候父母打骂孩子,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情绪,常常会失了分寸。很容易打伤孩子,所有要等自己的怒气平息以后,再去正视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再去教育孩子。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四)特殊情况

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况者不能打:行为亢奋有精神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当然不能打不是说不教育,父母不应该偷懒,反而要话费更多的精力去开导和教育。

(五)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强烈,同时孩子的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也只能1岁半以后再做惩罚。

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所有活动行为都只是寻求生理上的满足,哭闹、顽皮等一系列行为都是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不健康。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六)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如果在这时候进行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吗,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

12岁以后的孩子则进入青春期,各类认知逐渐完善,拥有完整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这个阶段,责打孩子,他们能够清楚的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并且感到自己的人格正在被践踏,极易产生叛逆抵触心理,一些孩子甚至会产生某种报复心理。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什么情况可以打孩子?

(一)当小孩触碰一些危险物品时

比如,有的小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座、开水瓶、玩火等,跟他说危害性他们又不能理解的情况下,就可以采用体罚的方式加以制止。

(二)当小孩隐隐暴露出一些违法或不道德的行为心理时

比如,从家里偷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虐待猫猫狗狗小动物等等,并以此为乐时。家长就有必要及时纠正他们偏差的心理及习惯,否则,长大极有可能做出违法危害社会的行为。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三)当孩子出现被宠坏的自私行为时

有些孩子从小可能被爷爷奶奶惯坏了,过于自私和自我,不懂得分享也不懂得关心他人。比如,独占饭桌上的鸡腿,不肯和任何人分享。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否则,进入学校后,他们很难和同学相处,容易被孤立,未来走上社会也会无法适应。

(四)屡教不改的情况下

当父母和老师多次告知他规则的情况下,仍旧故意犯错,或者犯错后不认错的孩子,可以打孩子。

孩子什么时候该打,什么时候不该打?家长必看的分析文


所以说,孩子不能不打,也不能乱打。更不能逮到哪里打哪里,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最近风靡全球的《小丑》,可不就是婴幼儿时期被养父虐待打上了脑子,长大后才得了精神病,最后一步步被逼上反社会之路么?

如何把握这个度,才是让父母们头疼的问题。

本文思维有限,大家有什么建议,欢迎支招哦!

最劲爆文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