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城好家风」谭政: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读书、崇尚忠厚的谭氏家风孕育了一代名将谭政。

与其他将帅不同,谭政戎马一生、浴血战场,凭借的是他独特的战斗风格——敏锐的政治思维,特殊的战斗方式——手中的笔。他毕生的追求和建树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独一无二的政治大将。他忠厚、务实、勤俭的作风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莲城好家风」谭政: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谭政(资料图)

谈政,笔扫千军

重读书是湘乡谭氏的传统。1906年,谭政出生于湘乡县南竹山村一家书香门第。父辈指望他承继家世,光耀门楣,取名谭世名。但世名厌烦“之乎者也”,后来受妻兄陈赓影响,投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改名谭政。

“谭氏家族重视子孙读书,才有白面书生投笔从戎,才有军中的‘小秀才’担任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湖南省党史办征集研究处处长桂新秋说,在革命战争、军队建设中,谭政充分发挥了文的作用。

1928年,谭政调任毛泽东首位秘书。在与毛泽东朝夕相处15年里,谭政积累了实践经验和政治工作能力,政治思想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

抗日战争时期,谭政发表了《敌人在华北的现行政策》《华北已进入艰苦斗争的阶段》《论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等文章。毛泽东看到后非常高兴:“谭政者,谈政也!”

没想到,“谈政”——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从此成了谭政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以求实的态度、积极的思维、辛勤的耕耘,不断著书立说,对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建国后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创建及其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莲城好家风」谭政: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1959年7月,谭政在沈阳军区某部同参加劳动的战士们交谈。(资料图)

坦正,实事求是

谭氏家训中讲得最多的就是“赏孝德”“赏忠”,倡导的就是做人忠诚、厚道。桂新秋说,这些家规家训的熏陶,对谭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谭政非常注重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而且一直保持这一优良作风。

在战争年代,他经常带工作组深入部队,深入前线,进行调查研究,写过许多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总结性文章。

对于上级的指示,他不照抄照搬,不赶风头,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研究贯彻的措施。1958年,谭政到福建沿海视察国防工事施工情况时,发现部队受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片面追求掘进速度,工程质量不好,伤亡事故增多。针对这一情况,他授意解放军报撰写《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实事求是》等文章,要求部队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高指标。

许多熟悉谭政的老同志曾风趣地说:谭政就是“坦正”,一生坦正。即使后来被诬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猛烈批判,被降级、撤职,甚至坐牢8年,谭政仍然不坠青云之志,坚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承诺。

「莲城好家风」谭政: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1955年2月,谭政同夫人及孩子合影。(资料图)

守纪,两袖清风

“廉”“俭”是谭政一生治国齐家的法宝。他常对周边的工作人员说:“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模范遵守党的纪律。”

1979年,谭政回到阔别多年的湘乡老家。家乡人民送给他几包茶叶、云片糕。谭政却说:“中央三令五申,不请客送礼,不搞特殊化,我们领导同志都要带头遵守才是。” 后来得知,礼物被硬塞给身边工作人员,谭政要求按市价付钱,下不为例。他还认真查看付款单据,并严肃地说:领导干部要做清正廉洁的带头人。

谭政平时生活非常节俭,身上穿的一件绒衣颜色都褪了,仍然舍不得丢;会客室的沙发老式陈旧,警卫人员要找人给替换,他坚决不同意;女儿在京郊一家单位工作,每天坐公交车来回要4个小时,想请他出面换个近点的单位上班。他却乐呵呵说:“上班路是远了点,但能磨练你的意志,又能培养好的群众观点。”看到儿子用自行车驮米回来,累得满头大汗。他高兴地说:青年人舍得吃苦,这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

女儿谭星明说:“爸爸(谭政)无言的榜样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要做自食其力的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做事,做事业,为社会作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