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雖殘暴,但他卻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每一個朝代的交替幾乎都伴隨著不同程度的天災和人禍,導致社會矛盾的不斷加劇,眾多失去生存保證的農民開始自發的武裝起義反抗殘暴統治。而

興盛了近三百年的李唐王朝也不例外,在統治的晚期由於皇帝的昏庸無能,致使政治腐敗宦官專權,加之連年的災害不斷,讓整個社會千瘡百孔,民不聊生。最終在乾符五年(878年),爆發了唐末史上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史稱“黃巢起義”。

作為一個屢試不第的儒生,黃巢真正做了“我花開後百花殺”,在他的帶領下起義軍轉戰半個唐朝江山,直接導致唐末國力大衰,根基動搖。如今提起他,人們的第一印象還是他那殘暴的性格和吃人的場景(《舊唐書》:“賊既乏食,啖人為儲,軍士四出,則鹽屍而從”)。可以說,無論正史野史,對於黃巢的評價都是負面的。但就是這樣一位殘暴的人物,他卻在歷史的進程中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為自己挽回一絲聲譽!

黃巢雖殘暴,但他卻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通過史料我們發現,以農民起義軍領袖出名的黃巢,實際上並不是窮苦老百姓,他跟布衣天子朱元璋有著本質的區別,據《新唐書·黃巢傳》記載:“黃巢,曹州冤句人(今山東菏澤)。世代為鹽商,富有資財。擅長擊劍騎射,略通書牘奏記,頗有口才,喜愛招養亡命之徒。”黃巢家中世代以販賣私鹽為業,家境十分富足,但是由於一直幹著非法的營生註定是沒前途,所以到了黃巢這一代,其父母就希望他能走科舉之路,以改換門庭。而黃巢也確實不負眾望,自幼就有詩才,成年之後更是勵志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然而事與願違,待到黃巢參加科舉考試時,大唐的科場似乎並不欣賞他的文采,致使他屢試不第、名落孫山。漸漸地他開始厭惡腐敗的官場,像後來的洪秀全一樣由愛生恨,寫下了那首殺氣騰騰的《不第後賦菊》後就此告別科場回家繼承祖業了。黃巢成為了鹽商,按照道理講在古代販賣私鹽都非常掙錢的,造反這種事應該不會發生在黃巢身上,但偏偏天生喜歡動亂黃巢還是站了出來。在晚唐末年,由於全國各地連年發生水旱災,加之朝廷的腐敗不堪,五十六歲黃巢就同族兄弟子侄揭竿而起,招募數千人,響應在河南長垣起義的王仙芝。

黃巢雖殘暴,但他卻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起義之初,黃巢和他的義軍可謂愛民如子,甚至因此獲得“率土大將軍”的美稱,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他攻陷長安。廣明元年(880年),黃巢的起義軍在未受到任何抵抗情況下,順利進入京師長安,當時唐金吾大將軍張直方率文武官員數十人至灞上迎接。對於黃巢的到來,已經忍耐唐末酷政多時的長安市民更是夾道歡迎,這讓黃巢大為感動,隨即他讓副將尚讓一再告諭市民說:“黃王起兵,本為百姓,非如李氏不愛汝曹,汝曹但安居無恐。”義軍將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貧民,“往往施與之”,很有幾分“黃巢來了不納糧”的意思。

但是好景不長,在黃巢登基稱帝以後,黃巢和他的起義軍就開始變了初心。黃巢的軍隊在掌握京師長安城後,就開始大規模的燒殺淫掠,將繁華無比的帝京變成一座人間地獄。不僅是滯留在皇城的王公貴族無一倖免外,就連普通的富裕之家也跟著遭殃,據《新唐書·逆臣下》記載:“甫數日,因大掠,縛棰居人索財,號‘淘物’。富家皆跣而驅,賊酋閱甲第以處,爭取人妻女亂之,捕得官吏悉斬之,火廬舍不可貲,宗室侯王屠之無類矣。”

為此唐末著名詩人韋莊還特地書寫了一首長篇敘事詩《秦婦吟》(“朱門甲第無一半,當街踏盡公卿骨”),以記錄黃巢起義時的社會亂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黃巢雖殘暴,但他卻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而在黃巢登上寶座後,也是一頭扎進後宮,每日沉溺於醇酒美婦,整天被一幫佞臣包圍,局勢之糜爛自然可知。後來當長安的百姓看清了黃巢的真面目後,就聯合一股唐朝軍隊將黃巢給趕了出去。然而沒曾想黃巢並沒有因此就放棄長安,反而又殺了回來,等到黃巢殺回長安後,對城內百姓歡迎唐軍一事恨之入骨,遂開展瘋狂的報復。

《舊唐書·黃巢傳》記載:“賊怒坊市百姓迎王師,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壯,殺戮殆盡,流血成渠”。經此浩劫,長安城內被屠殺的民眾竟多達8萬餘人!除了在長安外,早年他還曾在攻克廣州後殺害數萬猶太胡商,遭到當地人民的反抗。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攻佔長安後,黃巢輝煌一時,但也只是曇花一現。在失敗前夕,黃巢為解決軍糧問題,竟然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人食人紀錄。史載:“賊(黃巢)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對於黃巢食人的殘暴的行徑,自古以來都為後世所指責,無論正史野史,對於黃巢的評價全是負面的。

黃巢雖殘暴,但他卻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直到如今提到黃巢,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殘暴無比,是超級殺人狂、吃人惡魔。可以說黃巢的殘暴已經深入人心,但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上具有爭議的人物,他也卻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即消滅了門閥士族。門閥士族是以門第為標準,是在當時社會中佔有特殊地位的特權階層。自魏晉南北朝開始,士族就是中國的一大毒瘤,他們霸佔著中國的全部資源,三國時期曹操正是靠著北方士族的支持才坐穩了霸主的地位,而在西晉時期,司馬家更是士族出身,故常維護世族之利益以達到統治目的。

門閥士族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門閥士族都有了崇高地位,尤其是“九品中正制”這一選官制度的盛行,更加劇了門閥士族的發展。魏晉以後,中國政權幾乎都為世族所操控,乃至後來的隋唐政權建立都有賴於關隴集團的支持。顯而易見,門閥士族對皇權的危害,所以後來的統治者都致力於摧毀門閥,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重新制定了《世族志》以減少危害。但是由於門閥士族多是對朝代的建立有功勞,歷代君主多采用溫和的政策改革削弱世族,將其逐漸排除,而科舉制的創立就是其中之一。

黃巢雖殘暴,但他卻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到了唐末,在科舉制度的衝擊之下,門閥士族勢力已經很很大打擊,但卻依然不可忽視,仍然是一支龐然大物,在政壇的影響力巨大!例如《新唐書·杜兼傳》記載,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時,猶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兩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可以說這種門閥士族風氣一直持續整個唐朝,直到黃巢起義才徹底消滅。由於黃巢對門閥士族積怨已久,在登基之後,他就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對門閥士族進行屠戮。

據史料記載,經過黃巢打擊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傷亡,富饒的家園與產業也慘遭破壞,而那些世族引以為傲的貫冊祖譜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終與庶民再無區別,世族的地位也由地主紳士階級取代。後來的五代十國雖然混亂不堪,但門閥士族基本十不存一。到了宋朝,就基本上看不到門閥士族的影子了!沒有門閥干擾的宋朝科舉,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才能真正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也是宋朝創造璀璨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說,黃巢雖殘暴,但也並非一無是處,為中國拔掉了一顆危害近600年的門閥士族“毒瘤”,或許就是他最大的貢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