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發完脾氣又後悔?“鐘擺效應”:家長需要做好情緒管理

前不久我在逛街的時候看到一對母子,小男孩看起來年級很小,對周邊的事物都很有新鮮感,一直都在向她媽媽問問題。一開始還好,開始問得多了,他媽媽好像就開始煩躁了起來,回答的語氣越來越不好,直到最後迎來了一個爆發,大聲斥責小男孩。噼噼啪啪一通發洩過後,小男孩安靜了下來,表情卻變得呆滯,他不明白他的媽媽為什麼會這樣,這位母親好像也後悔了,開始輕聲撫慰小男孩,而這一次有可能讓小男孩形成心理陰影。

這一種情況相信在許多家長的身上都發生過,總是在不經意間,對孩子的行為感到煩躁,或是看到孩子在玩玩具、或是在看電視,於是就對孩子大聲斥責,而且在這種斥責之中還會帶著自己情緒的發洩。

但是在斥責過後,往往又會後悔,想著自己剛剛的反應太大了,玩玩具和看電視對孩子來說再正常不過。父母於是就陷入自責與後悔之中,但是又拉不下面子去和孩子說對不起,只能裝模作樣去安慰孩子,但是這並不能讓孩子完全釋懷,親子關係的裂痕也就這樣慢慢造成了。

對孩子發完脾氣又後悔?“鐘擺效應”:家長需要做好情緒管理

你可能也認識到這樣是不對的,你可能也想要去改變,可是卻不知道要如何讓下手去改變。其實這一種問題就是情緒管理的問題,只要管理好我們的情緒,我們就能做到與孩子的親密相處而不會隨意向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

學會情緒管理,首先要正確認識情緒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管理情緒,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確認識情緒。情緒是什麼?

通俗一點來講情緒就是你對一件事物的感覺以及由此形成的心理及生理狀態。

因此情緒有好壞之分嗎?沒有的。情緒就是一個感覺,感覺本身並不會有好壞之分。

比如憤怒是壞情緒嗎?你可能說憤怒怎麼不是壞情緒了,憤怒會對自己身體不好,甚至還會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對,憤怒確實可能會導致這些事情的發生。但是這隻能說明憤怒這種情緒所產生的影響是壞影響,但不能說明憤怒是壞情緒。憤怒的產生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他人對自己權益的侵害,然後我們因為憤怒不能忍受這種侵害,有要去維護自己的權益。這個時候憤怒是壞情緒?憤怒是提醒你你受到侵害了,提醒你你要去維護自己的利益了。

可見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一切的情緒都不過是一種反應的機制。

通過這一種反應的機制你才能做出相對應的反映,因此情緒其實是對自己的保護,這一種保護會有好壞之分嗎?

任何你認為是負面情緒的產生如煩躁、憤怒等都是有背後產生的原因。如果不懂得情緒管理,那麼很容易受到這些情緒引領而隨意去向親密的人發洩情緒,有孩子的人就會將這種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造成不可挽回的親子裂痕。

所以我們應當去透過情緒的表象,去發掘情緒產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樣的反應導致了這一種情緒,從根源處解決這種情緒。這樣情緒才會得到真正地解決,而且不會傷害到身邊的人,更不會傷害到孩子

對孩子發完脾氣又後悔?“鐘擺效應”:家長需要做好情緒管理

學會情緒管理,要知道不會情緒管理的危害

其實可能有許多家長對我上面所講的不屑一顧,認為那些負面情緒的出現一般都是社會、生活造成的,哪有那麼容易從根源處去解決,直接發洩出來不就好了嗎?

是的,一般來說發洩出來,情緒確實可以得到解決,但是要注意了,我們家長真的能通過發洩情緒來解決嗎?我們的發洩對象一般是誰?一般是與我們接觸最多的孩子。把情緒發洩到他們的身上,我們是舒適了,可是他們會有什麼感覺?而當我們發洩完後看到他們的表情會不會心疼他們,會不會自責,會不會後悔。我相信是會的,這樣那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又產生了,這就陷入了負面情緒的死循環。

在心理學上,這叫作“鐘擺效應”。

“鐘擺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種效應,指人類在情緒上像鐘擺一樣高低擺盪。

細想一下我剛剛描述的,負面的、消極的情緒向孩子宣洩了出來,雖然自己的情緒暫時變好了,但是看到孩子那委屈的面孔,自己又會產生深深的自責。這一種自責的情緒又是一種負面情緒,原有的負面情緒消除了,但是新的負面情緒又產生了,而這樣一種自責的情緒又不能繼續向孩子宣洩,因此負面情緒仍然存在,甚至可以說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中。於孩子,於自己而言都沒有益處。

可見宣洩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宣洩還會導致孩子對家長的懼怕,導致孩子有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與家長進行溝通,而得不到有效的溝通,那親子關係之間的裂痕也就越大,孩子對父母也就越疏遠,隔閡就是這樣產生的。

對孩子發完脾氣又後悔?“鐘擺效應”:家長需要做好情緒管理

知道了這些危害,你還會覺得情緒發洩出來就好,情緒管理根本就是可有可無嗎?

情緒管理非常簡單

情緒管理這個詞看起來好像很高大上,但是學起來其實非常簡單,通過下面的這種方法,相信我們都能夠學會情緒管理,我們都能夠與我們的孩子之間建立一種牢不可破的親密關係。

情緒管理的方法:“感知”

感知簡單來說就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自己的情緒是什麼。

只有知道自己當前的情緒狀態,我們才能夠對自己的情緒進行一個管理,才能想出具體的應對策略,如果連現在自己的情緒都不瞭解,那麼又何談管理呢?

“感知”可以分為身體上的感知,以及在情緒上的感知,情緒上的感知是在身體上感知之後的進一步延伸,身體上的感知更可以說是情緒上的感知產生的一個源泉,做不到身體上的感知就難以做到情緒上的感知。

身體上的感知就是要感受自己身體的狀態,全力感受身體上的變化。比如看到孩子在玩遊戲或者看電視時,就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感受自己的身體有沒有出現什麼變化。如果感受到了煩躁,彷彿有一股力氣但無處使用,這時就需要注意了,說明可能你會爆發,會將你的負面情緒對孩子發洩。只要你感知到了這一點,你就可以首先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管理,控制住自己不向孩子發火,這就是基礎,先自己掌控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讓負面的東西掌控自己的行為。

對孩子發完脾氣又後悔?“鐘擺效應”:家長需要做好情緒管理

做到了身體上的感知之後就可以去嘗試情緒上的感知,從根源上真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情緒上的感知就是感受情緒上的變化,時刻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當自己的情緒發生了什麼改變,就要立刻進入警覺狀態。要感知到這種情緒是因為什麼而出現的,知道了出現這種情緒的原因之後,才能對症下藥去徹底解決這一情緒。

當學會了“感知”並且能隨時隨地“感知”那麼你就會發現你負面情緒的產生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工作或者生活上的不順心而產生的,與孩子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這樣,你就能冷靜思考,並且管理住自己的情緒,管理住自己的行為。你就能對孩子的行為有更大的包容,而不會隨意地去責備孩子。親子關係之間才能變得和諧,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難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