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殇:从萨尔浒之败浅析明朝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制度的弊端

在我们探讨明朝灭亡的历史原因时,亡国之主崇祯似乎得到了更多人的同情,而明神宗万历却被后人认为是明朝后期军事失败的关键性因素。

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万历同时也摘得了“历史最懒”称号。相比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勤政,万历帝似乎就是一个“奇葩”的存在。回顾万历在位的四十八年,前十年想上朝但被张居正把持朝政,中间八年可以上朝但是想不上朝,后三十年实现梦想直接不上朝。在明朝内阁制度的运转下,万历的“懒政”尚不足以动摇明朝的根基,但是其奢靡享乐的敛财之道,却真真正正的葬送了张居正的中兴之利。

亡国之殇:从萨尔浒之败浅析明朝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制度的弊端

万历画像

万历年间实行的矿监税使制度,名义上为万历帝集聚了更多的战争资本,然而通过万历晚期萨尔浒之战的惨败,我们可以窥探这一制度背后隐藏的盛世危机。正是由于明代矿监税使制度对国家民生的强烈腐蚀,最终导致积重难返的明廷眼睁睁的看着八旗铁骑踏破山海关。今天我们就从萨尔浒之战惨败的角度重新梳理明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制度的弊端。

亡国之殇:从萨尔浒之败浅析明朝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制度的弊端

萨尔浒之战

一、后金崛起之战:萨尔浒之战的“明清对弈”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晚期对后金的大规模反击战,此战明朝共投入11万军队抗击后金6万军队,看似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却让明朝几乎全军覆没。

亡国之殇:从萨尔浒之败浅析明朝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制度的弊端

明金势力范围对比

“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分兵四路猛攻后金的明朝军队遭遇了努尔哈赤的各个击破,损失惨重。萨尔浒之战的失败使明朝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劣势阶段。

分析战争的失利无异于用人不当、粮草不济、人心不齐等几个方面。如果单就萨尔浒之战而言,战役主将辽东经略杨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巧妇也难无米之炊”,除去杨镐战略上的失败,粮草不济、人心不齐也是此战惨败的关键因素。

  • 粮草不济:《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朝议只恐师久饷匮,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皆不顾边防实际,每天发红旗催战方从哲促杨镐急发兵,杨镐惶惧计无所出”万历年间国库空虚,朝廷无力长期供养对金作战的主力部队,因此万历及朝中众臣皆催促杨镐速战速决,导致其贸然进军,陷敌包围。
  • 人心不齐:萨尔浒之战可谓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萨尔浒之战初期天降大雪,道路泥泞,地处东北严寒之地的明朝军队食不果腹,人心涣散。经历“万历三大征”以后,民间钱财几乎已被朝廷盘剥殆尽,萨尔浒之战尚且三百万饷银却无从筹集,捉襟见肘的明朝财政自是无力支付军队的正常开支,加上朝廷的昏庸无道,必然导致军队无同力抗敌之心。

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初见成效,使明朝的财政有了稳步的提升。据记载,张居正改革时期,国库尚有七百万两积银,而粮食储备更是可以满足正常十年的开支。如此数量庞大的国库储备,为何在张居正去世后的短短三十年间,明朝的财政竟无力负担起三百万饷银,这就不得不提万历皇帝无道敛财的手段,矿监税使制度。

亡国之殇:从萨尔浒之败浅析明朝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制度的弊端

张居正画像

二、内库与国库的博弈

1、矿监税使制度的形成

矿监税使制度源于“矿监”与“税使”两个职位的称谓。二者本是负责征收国家税收的财政人员,但是由于万历帝巧设名目的敛财,矿监税使成为盘剥民间钱财的代名词。

  • 你家有矿:“你家有矿”本是现代形容所言对象家境殷实的话语,而万历年间如若听闻此言必会家破人亡。由于生产力的限制,明代开矿事业并非近代般一本万利,而噬财如命的矿监便强制摊派矿税于百姓家庭,因此便产生了矿监肆意指认矿地,强取富族财产的恶性事件发生。
  • 包税到户:万历年间税使实行的包税到户政策,不仅没有提高商贩的积极性,反而成为实实在在的敛财之道。为了达到既定的收缴金额,在多数手工劳作者破产的基础上,税使强制吸干所剩无几的商贩“血汗”,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苛政猛于虎”的加派税制彻底榨干了底层劳作者。

纵观历代王朝的强征暴敛无非是充实国库,于公穷兵黩武,于私大行土木。但是反观万历年间既无“阿房宫式”的兴建土木,又无萨尔浒之战关键的三百万两饷银,这直接说明矿监税使强取豪夺的税金并没有进入大明朝的国库,而是通过巧设名目的方式流进了万历的口袋里。

亡国之殇:从萨尔浒之败浅析明朝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制度的弊端

国库藏银

2、矿监、税使的历史罪名

作为万历敛财的鹰犬,矿监、税使难逃历史恶名。矿监、税使多由宦官兼任,其所到之处遍布爪牙,既直接冲撞地方官吏的正常管辖权,又激发底层民众的反抗之心,对于“大厦将倾”的明王朝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矿监、税使的横征敛夺导致大批小规模手工工场的破产,阻碍了历史潮流的发展,使明清时期逐渐落后于西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亡国之殇:从萨尔浒之败浅析明朝万历年间矿监税使制度的弊端

明朝资本主义萌芽

因此矿监、税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动摇了明朝的社会根基,为后期清军入关埋下了隐患。

三、矿监税使制度的深远影响

矿监税使制度虽在万历弥留之际得以废除,但是其产生的危害却是深远的。通过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败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国库空虚、民心涣散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而这一切恰恰又是矿监税使制度所直接造成的。

  • 与民争利,民心涣散:从经济角度而言,矿监税使制度是一场极其惨烈的经济浩劫,让本已兴起的资本主义萌芽彻底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对于底层的手工劳动者来说,此浩劫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继而导致大批的流民产生。
  • 资源浪费,经济萧条:矿监税使通过强取豪夺的方式控制了大量的国有资源,其所形成的的垄断性经营导致民办商户的破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 国库空虚,引狼入室:民间财富大量的流入矿监税使及万历的腰包,导致国库无税可征、无财可敛,从而掣肘明朝后期军事行动的粮草供应,导致满清八旗势如破竹。
  • 盘削暴敛,民变四起:朝代更迭无非外族入侵、农民起义、权臣篡位等三种方式,而明朝后期内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摧枯拉朽的攻入北京城;外有满清八旗虎视眈眈,入主中原。其本质在于矿监税使制度已严重损害底层人民的利益,必然激起民众的反扑。
  • 积重难返,万劫不复:矿监税使制度彻底摧毁了张居正改革所带来的成效,导致明朝的根基严重动摇,直接加剧了社会矛盾,而其竭泽而渔的行为,更使庞大的明王朝空有一具躯壳,一击即倒。

《明史》“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矿监税使制度为了满足万历的私欲,严重的损害了底层人民的感情与利益,直接导致明朝末年战斗力废弛,农民起义频发,国库空虚等一系列灾难的发生。积重难返的明朝最终倒在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与满清八旗的铁骑下。

个人所见,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