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車企開始推動電氣化?其中是否還有利可圖?

都應該清楚的是全球氣候問題應該是比較“嚴重”的一大問題,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對於世界範圍內都帶來不小的影響,比如南北極的冰山融化,企鵝與北極熊的“家園”在慢慢減少,十分不利於它們的生存。根據環境數據顯示,主要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續增長,這就是要歸結於汽車尾氣排放,因此為了環保事業,對於汽車就需要進行改造,也就是要推動電氣化進程,對此該怎麼看呢?

為什麼歐洲車企開始推動電氣化?其中是否還有利可圖?

據歐洲汽車新聞網報道,梅賽德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已謹慎地警告金融分析師,要求他們對該公司2020年的盈利預期由100億歐元下調至不足90億歐元,主要原因是奔馳2020年的二氧化碳合規成本和市場阻力將遠高於此前預期。相反,奔馳的競爭對手寶馬就沒有這樣令人頭疼的事情,因為寶馬完全控制了自己的二氧化碳合規成本。

至於車企為什麼要在二氧化碳的控排上如此殫財竭力,原因很簡單,全球溫室效應問題間不容髮。

據國際能源署告稱,2018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較2017年增加1.7%,達到330億噸,為2013年以來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年。照此速度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這意味著南北極冰山大幅度融化,海平面上升將導致包括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等沿海城市和一些島嶼國家從人們的視野裡消失。

國際能源總署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birol)表示,“這些數據再次凸顯各方需要採取緊急行動的迫切性,開發清潔能源的解決方案,刺激投資和創新,尤其是在碳獲取及貯存方面。”汽車作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控排責任刻不容緩。

為此,世界各國相繼出臺碳排放政策,首當其衝的就是“油耗限值”。而2020年將會成為全球車企“噩夢”的一年,這一年也必將載入汽車史冊。因為從2020年開始,各國都將執行更加嚴苛的車輛排放法規。在這一年,中國的“雙積分政策”規定新車平均燃油消耗量要降低到5l/百公里,美國則要求到2025年,新車的平均燃油消耗量要降低到54.5mpg,約合百公里4.3l。

歐盟就更狠了,規定在2021年之前,新車行駛每公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過95克,否則每輛車按照每克罰款95歐元計算。不僅如此,歐盟為了減少企業造假油耗數據,從2017年開始便強制要求汽車企業進行worldlightvehicletestprocedure(wltp)油耗測試,來取代現有油耗可造假性高的neweuropeandrivingcycle(nedc)。無毒不丈夫,為了全方位避免數據造假,歐盟還在wltp里加入了一套補充測試規程,即realdriveemission(rde),油耗是真是假,實際一測便知。

歐美中這三個地區對碳排放要求的“雷霆”手段,詮釋了什麼叫真正地“殊途同歸”。要知道,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為9560萬輛,而中國、美國和歐盟分別銷售了2808萬輛、1782萬輛和1562萬輛,三地銷量之和佔了全球的60%。如此大的市場份額所帶來的豐厚利潤,誰都不想因為碳排放政策放棄,不過重壓之下必有勇夫。

2018年,寶馬新能源全球銷量14.2萬輛,到今年底將超過50萬輛寶馬新能源行駛在路上。至2025年,寶馬至少會推出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包括12款純電動車型。大膽的車企在努力過後會變得更優秀,寶馬在慕尼黑投資近2億歐元的電芯技術中心已開始運營,到2022年底,將會實現超過120億歐元的成本優化,並把這筆資金全部投入到新能源產品研發中去。這就是上文提到的為什麼寶馬完全控制了碳排放,並沒有奔馳“煩惱”的原因所在。

“未雨綢繆”的寶馬給奔馳做了榜樣,以至於奔馳甚至率先拿出了eqc“亡羊補牢”。另外,奔馳還與北京汽車共同投資超119億元人民幣打造高端新能源工廠。高額投資是奔馳2020年盈利目標下調的原因之一,另外一點就是奔馳在歐洲柴油車排放上造假,使得戴姆勒被罰8.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8億元)。

在被罰款這件事情上,大眾集團也很有“話語權”。2015年,大眾集團因尾氣“排放門”事件直接造成近百億的損失。要知道,大眾集團2014年的收益是122億美元(約793.6億人民幣),而2015年虧損18億美元(約117億元人民幣),大眾將其稱為“天價的費用”。不僅如此,它還在2018年被德國處以10億歐元(約合75.4億元人民幣)的罰款。很顯然,“排放門”事件讓大眾集團元氣大傷。

更糟糕的是,根據汽車製造商們2017年底公佈的汽車排放水平,大眾未能實現歐盟設定的2021年排放目標,將面臨18.3億歐元的鉅額罰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大眾從之前的罰款中得到警示,從內部出發解決問題。

至2020年底,大眾將推出至少10款電動車型,從2020年至未來三年內,僅基於中國meb平臺推出的就有10款全新車型。預計到2028年,大眾集團在全球純電動汽車總量將達到2200萬輛,其中50%以上將來自中國,包括產自中國,銷向全球的電動車型。

不誠信肯定不好,但誠信依然會面臨鉅額罰款,比如fca。同樣根據汽車排放水平預測,fca在2021年將面臨著7.46億歐元的罰款,不過它已做好應對措施,一是向特斯拉購買碳排放積分,二是與psa“聯姻”,共同克服這一難題。

當然,有面臨罰款的車企,自然也就有安全過關的“秀兒”。沃爾沃(volvo)和豐田(toyota)就是兩家沒有面臨罰款危機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它們甚至可以將剩餘的排放額度出售給其他汽車製造商。

沃爾沃一直推崇的“環保、安全”理念終於在關鍵時刻派上了大用場,其d4車型則是首款同等動力級別中,排放低於100克/千米的b級豪華車;同時,它也是最早提出禁售燃油車宣言的車企。

另外,沃爾沃需要測試油耗的車型全都通過了wltp規程測試。而豐田應對碳排放的操作眾所周知——混動車型。在全球,豐田提供超30種不同的混合動力車型,而其混合動力車全球累計銷量早已突破1000萬輛。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jatodynamics的預測,到2021年,由於不能滿足碳排放要求而遭到監管機構的罰款金額可能會升至340億歐元。而美銀美林(bankofamericamerrilllynch)汽車分析師約翰墨菲(johnmurphy)則表示,歐洲推進電氣化意味著在“未來一、二十年”中,在歐洲銷售大眾型的車型將無利可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