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眼中的核心資產,為何近期頻遭重錘,大幅殺跌?

核心資產遭暴擊

今年2月至5月份,以5G、芯片和工業大麻為代表的題材概念點燃了市場做多的熱情,8月份豬肉價格上揚則催生了牧原股份這樣的短期大牛股,但是這些題材概念場面熱鬧,真正獲利難度極高。實際上,今年市場的主角是機構一直鼓吹的核心資產。

關於核心資產,市場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溯源簡單粗暴的理解為優質白馬成長股。就是這些受到機構百般寵愛的核心資產,近期頻頻成為股指下跌的罪魁禍首,一反常態的大幅殺跌。通策醫療10月30日業績不達預期,一根巨大的陰線宣告籌碼開始鬆動,隨後雖頑強創出新高,但最近7天單邊下跌,累計跌幅超過12%。

機構眼中的核心資產,為何近期頻遭重錘,大幅殺跌?

通策醫療

截止上週五,貴州茅臺、恆瑞醫藥、通化東寶、愛爾眼科、山西汾酒、牧原根粉、長春高新等跌勢洶洶,茅臺大跌4%,恆瑞跌逾5%,愛爾眼科跌近5%。

核心資產高臺跳水,短短7個交易日,整體市值縮水近7000億。分別來看,貴州茅臺市值蒸發1418.886億,長春高新市值蒸發98.19億、牧原股份市值蒸發298.08億,恆瑞醫藥市值蒸發467.194。

為什麼近期核心資產近期被機構拋棄?

核心資產近期的走勢,有機構投資者認為市場最終都會出現均值迴歸,目前估值較高。但是同時也有一部分機構認為,對於核心資產的投資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如果公司持續盈利能力足夠好,那麼獲得相應高估值是合理的。A股市場上,真正優質的公司是有限的。但是溯源認為,目前核心資產就是泡沫,近期的下跌是以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第一:今年機構投資者賺的盆滿缽滿,臨近年關,市場可預期的利好較少,同時基本上並不支撐該類個股再次大幅上揚,考慮年底獎金問題,兌現利潤,調倉換股,其證據在於破淨股近期的異動。

第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核心資產實質還是我們常說的績優白馬股,今年不過是機構投資者換個說法重新炒作而已,換湯不換藥。2015年,互聯網加概念和互聯網金融全民吹捧,這些今天的核心資產那時更應該是核心資產,為何沒有被機構投資者吹噓為核心資產喃,同時也證明了國內的機構投資者特麼是偽價投的本質。

第三:核心資產目前估值泡沫明顯。雖然這些核資產都屬於各細分行業的龍頭,理應享受一定的龍頭溢價,但是這個溢價已經超出了合理的溢價範圍,其上漲明顯屬於資金推動。例如

機構眼中的核心資產,為何近期頻遭重錘,大幅殺跌?

茅臺估值

貴州茅臺,歷史平均PE31.32倍,最高PE近40倍,最低PE22倍,上週五收盤PE為34.9倍,遠遠高於均值和中位數,估值偏高明顯。換言之,投資者如果今天買入,其實質是買入的是2021的貴州茅臺。

第四:核心資產股票的大幅殺跌,往往預示著市場或將迎來巨大的轉機。核心資產股票籌碼幾乎全部被機構投資者持有,這就決定了其短期股價的彈性較差,往往在一輪牛市中漲幅遠遠落後於小盤股、題材股。而且歷史無數的事實證明,績優白馬股的下跌證明機構投資者一致的預期有變,其兌現的資金也常常轉移到題材小盤股上面來,故此滬深兩市或迎來上漲契機。

資訊溯源說

1、11月份,製造業PMI為50.2%,連續6個月低於臨界點後,重回擴張區間;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處於4月份以來的高點。很顯然,9月以來的逆週期調控初現效果,後期經濟是否就此進步較長週期的上升通道,還需進一步的觀察,但利好市場無疑。

2、 要積極打造航母級頭部證券公司,支持國有資本注資等方式做大做強,這個消息表明,國家支持券商做大做強的意圖非常明顯,利好投資券商。但是上週券商板塊拉昇疑是提前反應,小心利好兌現,短期買套。

3、即使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趨近,我們也應堅持穩中求進、精準發力,不搞競爭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寬鬆政策。更加重視發揮積極財政政策在優化結構、減稅降費方面的重要作用。

4、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5、中信證券:歲末年初最佳策略就是“貓冬”,建議降低收益預期,大類資產上增配債和黃金,股票配置上延續對低估值板塊的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