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謀幸福」 紅土地上耀“紅星”——走進東鄉紅色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清幽靜謐的王震舊居里,遊客漫步其中,從那一件件簡樸的生活用品中感受革命先輩的奮鬥精神;王震公園內,黨員幹部在王震雕像前高舉右手,重溫入黨誓詞,從紅色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王震紀念館裡,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參觀,聆聽王震爺爺的故事……初冬時節,走進東鄉區紅星墾殖場,處處可見紅色精神在這片紅土地上閃耀。如今,紅色精神深入人心,紅色基因在這裡不斷傳承。

「為人民謀幸福」 紅土地上耀“紅星”——走進東鄉紅色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黨員幹部在王震雕塑前開展黨員活動

對每一個老“紅星人”來說,

“王震”這個名字再熟悉不過,

王震的故事早已傳遍大街小巷。

紅星是一座在

荒蕪的紅壤丘陵山坡上築起的小城。


60年前,一批批轉業軍官、知識青年陸續來到這裡,他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南泥灣精神,開荒種糧,發展生產。1958年3月4日、1959年3月1日和1969年春夏之交,時任農墾部長的王震將軍三次來到紅星視察。1969年至1971年,正值“文革”動亂最甚的時期,王震將軍在紅星墾殖場蹲點工作。他把紅星稱為“第二故鄉”。在這期間,他尊重知識、愛護人才、關心生產力發展的遠見卓識;艱苦樸素、深入實際的高尚品德;平易近人、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被紅星人廣為傳頌。1971年,王震將軍回京後,22年間雖身任要職,卻不僅時時、處處關心紅星的建設和發展,還四次回場探親,給紅星人極大鼓舞。他提出的改造紅壤、建設牧場、發展奶牛、走食品加工的生態循環發展之路,成為紅星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為了將王震的精神不斷傳承,

紅星墾殖場修繕建設了

王震公園、王震雕塑、王震紀念館、王震舊居,

並不斷將王震公園改造提升。

紅星人的生活,也因此與王震息息相關。


今年64歲的徐妙婷是該場的一名退休職工,她告訴筆者,每天清晨,她和朋友們一天的生活就是從王震公園開啟的。九曲橋、東坡橋、湖心島風光旖旎,豐富形象的廉政文化設施點綴其中。怡人的美景和豐富的文化,讓徐妙婷格外舒心,前來參觀學習的遊客成為當地另一道風景線。


身為黨員的徐妙婷,還有另外一重身份。

今年,她被該場聘請為社會講解員,

為各地遊客講解當地的紅色文化。


徐妙婷向筆者介紹,王震公園以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公園活動的主旋律,王震紀念館、王震舊居內收藏了王震同志在紅星期間工作生活用品100多件,擁有圖片資料800多份,文字資料2萬多字。完善的紀念設施和大量的文物、圖片、文字資料,吸引了各地遊客參瞻憑弔。建園以來共接待全國各地參瞻賓客40多萬人次,舉行愛國主義專題教育100多場次,參加人數超萬人。目前,王震公園已成為集瞻仰紀念、愛國教育、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是撫州市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人民謀幸福」 紅土地上耀“紅星”——走進東鄉紅色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王震紀念館

王震的農墾精神激勵一代代紅星人“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紅星墾殖場正大力發展休閒農業、畜牧養殖業以及工業。目前,該場與中鐵中基(江西)農業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建設“萬畝獼猴桃產業基地”項目,其中種植項目預計總投資3.5億元,二、三產業配套項目預計總投資75億元。現有生豬養殖企業20餘家,建有三個畜牧小區。擁有集約化奶牛養殖場一個,存欄奶牛1000餘頭。此外,該場有變性澱粉企業十餘家,佔全國變性澱粉市場份額30%左右。


「為人民謀幸福」 紅土地上耀“紅星”——走進東鄉紅色革命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紅星墾殖場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紅星場部集鎮已形成了一個佔地2.8平方公里,人口過萬,各種功能設施完備,綠色生態,宜業宜居的新型集鎮,2017年,紅星墾殖場被江西省農墾事業管理辦公室、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授予全市唯一一家“江西省綠色生態家園標準化建設(試點)單位”

(王倩 何江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