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福利丨美食丨探店

一个让你占尽便宜的平台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辣椒产自美洲,明朝末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绝对不曾想到,屹立世界东方的华夏子孙,能把辣椒演绎的如此惊天泣地,丰富多彩。全国辣椒栽种面积超过3000万亩,产量超过4000万吨,已经是全世界,辣椒第一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毫无悬念地把中华民族,铸就成了一个“迎辣而上的民族。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在中国,对口味的认识早就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共识”,也自然形成了一个“辣不怕的省份——湖南”和一个“怕不辣的省份——四川”,他们都有一个代表性人物开国领袖毛泽东、二代领袖邓小平。“无辣不欢的两省人民都具有一种在辣椒刺激下而产生的辣椒精神叫“迎辣而上,勇往直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民族精神”和两个省交界的其他省份受其影响和同化较多,比如:云贵两省受四川的影响就较大,但是对辣椒的辣度的要求就相对平和。以云南为例:滇西,滇南人喜欢吃小米辣,与柠檬相结合的酸辣味,大多数食物都是酸酸辣辣的,比较适口,有其明显的少数民族口味特征。而滇东北人,则固执地喜欢一种辣味,叫做糊辣味,辣度平和,回味绵长,也体现了滇东北人温和、善良的一面。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这个糊辣味与河南的胡辣味有所区别,前一个是辣椒的辣,后一个是胡椒的辣,辣度与辣的感觉都不一样。

糊辣这种口味说来比较简单,较为高级的吃法,就是把干辣椒,利用草木灰的余热,捂出香味后,抹除草木灰,趁辣椒还有脆感时,用手揉搓成碎片后,加入食盐后备用。(草木灰中含碱,遇到辣椒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辣香,就是糊辣味)而相对普及的做法,则可以用烤箱烤,炒锅干焙,烤或焙出香味后,冲碾成辣椒碎后备用(也可加入葱,姜,蒜等调其他调料一起吃)。

糊辣味,在味蕾中可以表现成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闻着糊辣的香味,期待的心总是迫不及待,第二层,入口的那一瞬间,糊辣爆口的感觉,会随着口腔的温度,产生一股浓烈而浑厚的辣的香味,它不是狠辣,非常适口,本身带的那个糊辣香会从鼻腔慢慢的带岀,第三个层面,会从每一个毛孔散发出来变成一身细密的汗珠,让人的满足感特别的强烈。

乌蒙高原,山高水长,早些年,无论走到哪个村寨?家家户户的火塘边,总会有一个土陶烧制的器皿,叫“双耳罐”,一个罐体放食盐,另一个罐体则是糊辣椒面。早些年,我们滇东北汉子,把干酸菜汤泡包谷饭,再加上一勺糊辣椒面,就是每天解决“无穷力量“的源泉。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云南第一菜——蘸水苦菜,那是“人见人爱”的一道美食,是云南人无论老少的命根子,淡汤是基础,糊辣椒面蘸水的好坏,决定这道菜的成败。全牛汤锅、全羊汤锅生意要畅销,全靠糊辣子蘸水的好坏,离开火烧糊辣子蘸水,基本上就没有了灵魂。

曲靖名菜,糊辣鱼,表现的也是那种看着想、闻着香、吃着爽、让人唇齿留香,余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思思念念的情形。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糊辣牛肉、羊肉米线,是哄滇东小女人最好的武器,云南人三天不吃米线就会想,尤其是牛羊肉米线,再加上一大勺火烧糊辣子面,那绝对是滇东北人味蕾最好的催化剂,也是一天好心情的催化剂。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还有一道糊辣味感爆棚的马龙县名菜“鲁石鸡”,大凡达官显贵到马龙,接待任务中必定有一餐“鲁石鸡”,大碗的糊辣椒面融入“深沟鸡”鸡汤中,美妙的程度,不亚于下雨天遇上了彩虹。鲁石鸡演绎的是一种粗旷与豪迈,苗家人的豪放气概。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滇东北的老百姓,对糊辣味的钟爱,大抵如北京人离不开麻酱,四川人离不开花椒,贵州人离不开酸汤一般,都是从娃娃开始抓起的。

曲靖吃探

持续给你带来美食资讯

关注我们

一起嗨皮

云南人吃辣的基础口味—糊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