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安全”!为何还要买商铺?“原因”很现实

有人说: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越想着省钱越不能富有,因为钱是赚出来的,且不说这样的言论是对还是错,就目前来看,投资生钱在人们心中仍是公然事实,在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后,势必会考虑存银行还是用来“投资”。

随着房地产快速发展,老百姓对房子或者商铺的需求逐渐发生转变,从最初的排队抢购到现在基本回归平静,富裕了不少人,同理部分刚需至今卖不起高价房,商业地产作为实体行业的基础配套,该不该商铺投资成为现如今房地产中赤手可热的话题。但是现在的商铺也存在卖不出去、租不掉的现状,特别是在商业地产集中的城市,面对这样的商铺,人们是否还存在投资欲望呢?结果不得而知。为什么普遍人认为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安全”?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分析:

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安全”!为何还要买商铺?“原因”很现实

第一、购买商铺起点较高:高价格,高首付,高贷款利率!

与住宅不同,商铺的价格往往高于住宅数倍,购买门槛高于住宅,首付比例为50%,贷款年限为10年,贷款利率更高!

这些条件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只能望而心叹,所以购买商铺的群体大多是公司、中高收入人群等,为何商铺的门槛会这么高呢?主要还是由商铺的价值左右,一方面商铺属于经营性物业,具备投资效果;另一方面商铺相比住宅来说还较少,并非大众消费商品,只是会随着商铺数量不断增多,增值效果不再明显。

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对实体店的依赖程度较高,特别是服务配套物业,即使是投资门槛较高,也会有需求者,毕竟在他们眼中:掌握了地段优势,变相地掌握了未来财富增长!可见商铺的对于部分群体来说依然很受欢迎。

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安全”!为何还要买商铺?“原因”很现实

第二、投资商铺比定期存银行“增值空间”更大,但是面临的风险更高!

存银行的利率一般不超过4%,投资商铺的年投资回报率往往比银行更高,一般情况下都能达到6%左右,但是面临的风险同样不低,比如出租、返租、二次出售等问题。

所以针对投资商铺选择方面尤为重要,地段好的商铺价值更大,却不代表能绝对增值,取决于开发商让利程度和未来消费力。例如开发商在修建过程缺乏资金,需要资金回笼,商铺售价方面便不会定高,对投资者来说有更多增值空间,才能引起投资者兴趣。未来城市消费力水平同样影响到商铺投资回报率,一位生活在一线城市的朋友在05年买了一套商铺,因为当时价格便宜,短短10年时间便收回了商铺成本,对他而言后续的出租或者售卖都是纯收益。

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比存银行更高的风险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商业地产快速发展,商铺数量越发增多,按照供需机制衡量,未来商铺增值速率势必放缓,甚至对于特定商铺面临低于银行定期存款的情况,特别是难以出租的商铺,所带来的直接损失更大。

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安全”!为何还要买商铺?“原因”很现实

第三、开发商对商业楼盘的操盘能力越来越小。

市场上所看到的楼盘不景气,商业氛围越发没有过去浓厚,人流量作为投资商铺的重大指标,在业主眼中显而易见!

上半年国家对流入房地产资金的信托机构、银行等进行严密监管,控制资金被大量流入房地产中来,控制房地产“泡沫”持续扩大,可以说对开发商而言,“救命稻草”越来越少。一个同行在纯商业楼盘工作,随着这两年商业楼盘开发得越来越多,分化了不少人流,人们消费大多采用就近原则,开发商本希望通过招商、运营来促进商铺销售,却发现“入不敷出”一直在持续,直到所有物业全部抵押才觉悟,没有资金诸注入来打造商业形象,老商家合同也面临到期,后续招商越发困难,不得已将租金调低,进而改变商业“定位”。

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安全”!为何还要买商铺?“原因”很现实


在过去,开发商的操盘能力决定了商铺是否好畅销,现如今却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特别是对地段不好的商业综合体而言,缺乏人流量,再奢华的包装也不见得能产生很好的“效益”!

第四、全民经商“弱化”商铺重要性!

最为常见的是通过电商模式进行经商,可以说电商的诞生对商铺影响最大,即使很多实体店一直坚持不走线上渠道,依然选择走实体连锁模式,但创造的效益并不见得很好。

从购物中心平时的人流量即可看出,线上与线下结合才是零售新方向,垄断式经济终将不能长久,购物中心的新品牌不断孵化出来,甚至许多品牌从未见过,产品的销售价格却异常的高,比如在人均收入4000左右的城市,一件挂在购物中心的衣服都要几千元,这样的消费架构是否真能匹配上这个城市人们的消费力呢?即使是只做线下销售,也掩盖不了想垄断的事实。

不仅如此,全民经商时代已来临,无论卖什么都存在着分销模式,也被称之为分享经济时代,通过建立庞大的“感知”人群,扩大品牌宣传,从而捕捉需求者,一个从事零售食品的朋友曾感言:未来的商品,带货渠道决定者销售额。无论产品多么优质,老板都希望快速增加市场份额。单靠“固定”的商铺反而起不到绝佳效果。

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安全”!为何还要买商铺?“原因”很现实

针对这一现状,商铺的地段优势在电商面前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反而觉得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加“安全”!但依然有部分投资者选择购买商铺,为何对商铺依旧热衷呢?

  1. 商铺的价值倾向于“服务型”,买商铺以保值为导向,缓慢增值为目的。最受欢迎的当属社区商业,依托于固定消费群体构建而成,这类商铺依旧受欢迎。例如买社区商铺用于开餐饮店、便利店、药店、快递店、理发店等,这些业态对人们生活来说不可或缺,理发店需要现场剪发,无法在线上实施,快递店对线上需求者提供便利,无论是收件还是寄件都需要一个汇总点,使得商铺不能完全受到线上取代。
  2. “捡漏”心理,对“预期”充满希望,认为商铺未来能达到一定高度。这种现状并非购买者单方面造成,还受到开发商及销售人员主导影响。例如一个商业楼盘开盘时,会推出几套特价商铺,给购买者一个“捡便宜”的假象,实则并不能保证未来能达到多高投资回报率,甚至某些开发商为业主签订到期回购合同,以此来打消购买者的投资顾虑,从法律层面来讲,已明确了房地产禁止承诺、虚假宣传类营销,所以通过“诱导”的营销方式并不合法,为购买者营造较高预期最终也会被时间证实!
  3. 手里有钱,不知道投资什么更加稳妥,认为商铺好歹是一笔固定资产,放松了商铺投资的戒备心理。一位做了几十年物流配送的老板,手里有不少积蓄,便想着购买一套商铺作为养老的一笔资产,即使年投资回报率还达不到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也依然选择商铺,一方面他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年龄大了,精力也有限。另一方面买一套商铺,退休后可以自己经营,还能有笔持续收入!


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安全”!为何还要买商铺?“原因”很现实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没有预期的商铺便没有投资意义,过度注重“预期”投资在短时间又见不出效果,可见商铺投资并非简单购买与租赁,随着市场多元化发展,商铺投资还需因人、因地、因运营而异!

更多商铺投资讯息,可在今日头条APP搜索框内搜索“商铺投资”!


存银行比投资商铺更“安全”!为何还要买商铺?“原因”很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