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桂平:浓淡两相宜,“什锦菜”-关于桂平酒席的美食记忆

吃在桂平:浓淡两相宜,“什锦菜”-关于桂平酒席的美食记忆

荷兰豆炒鱿鱼

(去吃席,但是菜品没拍几个就被一扫而光了,不好意思。不过街坊又不会好介意。)

桂平街的酒席

桂平城不大,从识事起到如今,旧城区几乎没什么变化。老话说“桂平城东西七里三,南北三里七”,保持这个样子已经有百多两百年了吧。非要要说变化那就是旧房拆了盖新楼。那是指新街和招待所的地方。南江车排,四穿楼,西街,县府街和北江街这些老街巷几十年没什么变化,任凭桂平往南还是往北扩展。这就是威记的桂平记忆!如今滨江路正如火如荼地日新月异,不知道会给老城带来什么样的颠覆!

桂平城小,美食却多多。但是,酒席却是几乎一成不变,因为那时候,承办的就那么几家酒家,大众口味,浓淡两相宜”,这是正宗桂平的味道。清淡的有,重口味的有, 虽然也有酒家推陈出新,但是老菜却依旧稳占一席之地。比如这个荷兰豆炒鱿鱼, 从小到如今都成油腻大叔了,这口味就没变过,蚝油,生抽,咸鲜韧香,配料不是荷兰豆就是西芹,或者酸菜,鱿鱼永远是水发鱿鱼。虽然说现在市场里冰鲜鱿鱼都泛滥了。但是,干鱿鱼的那种香韧,是鲜鱿鱼不能比拟的。再说,这可是很多老桂平人吃到的第一道海鲜菜肴,对于海洋的味道,这道炒鱿鱼功不可没!

吃在桂平:浓淡两相宜,“什锦菜”-关于桂平酒席的美食记忆

花生腊味拼盘

烧腊拼盘~酒席上的熟菜除了白切鸡,下来就数它了,这个菜深得小朋友们的青睐!

在桂平,烧腊档有“四大天王”:烧鸭,叉烧,盐焗鸡[亦](白切鸡),烧腊排骨。

每家都有自己的配方,尤其是烧鸭。烧鸭就是烤鸭,但是和北京烤鸭不是一个意思。北京烤鸭是片皮肉蘸甜面酱用荷叶饼裹着吃的,桂平的烧鸭是把料汁灌鸭腔里,用钢针封口,然后烤熟,倒汁出来,斩件,料汁浇上吃。口味也是五花八门,风味独特。有南乳味,冰花酸梅酱,酱香味……汁里加上紫苏,花生……那叫一个美味!小时候,威记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没有之一。能和烧鸭拼一高下的就是叉烧了(改天单另写)。

吃在桂平:浓淡两相宜,“什锦菜”-关于桂平酒席的美食记忆

五柳鱼~酸甜爽口!不像外地很多地方,一说糖醋鱼就只是知道用番茄酱。

在桂平的酒席(红事)这个糖醋鱼是少不了的。酒楼饭店都自己炸,在市场里也有专门炸好的菊花鱼卖,只要是卖炸好的鱼的档口也是必有鱼泡(一种非常美味的像豆泡的东西一般做汤,火锅),

吃在桂平:浓淡两相宜,“什锦菜”-关于桂平酒席的美食记忆

今年二师兄高升,在酒席上的这盘扣肉就抢手了,两三下就只剩这个模样了。“无扣不成席”,哪怕二师兄上天,酒席里这个菜是不能少的。您说不喜欢吃,不好吃,没关系,多的是喜欢吃的人!当然,威记是不会去抢的!因为不喜欢吃肥肉,哈哈。

吃在桂平:浓淡两相宜,“什锦菜”-关于桂平酒席的美食记忆

这是最近吃席的菜单,里面的菜式已经变化很多,菜单上的意头菜,“全家福”已经不见,“全家福”,是当年酒席上的一道汤菜,让威记记忆深刻!

小时候,觉得酒席的菜最好的吃法还是“一镬熟”(大杂烩)的吃法,桂平人叫它--“什锦菜”,就是把酒席吃不完的菜(通俗说就是剩菜)统一打包,第二天加热吃。各味混杂,真的超级美味。有人会说不卫生什么的,现在都提倡“光盘行动”,在那个八九十年代,能吃饱第一,能吃好第二,哪有现在这么多的矫情!威记记得小时候哪家主人办酒席,都会让来宾打包这样一份什锦菜回家,加上寿桃发糕,或许这也是热情待客的一种方式,虽然说在现在看来不是那么的好听,但是,在那个年代的那个时候,这可是真真正正的诚心实意!

如今,新式的酒席菜也推陈出新,让人选择多多,口福多多,但是,只有这些老菜才能打开美食的记忆。才能唤醒家乡的记忆。因为外来的的菜品外地一样有!而老菜那是专属桂平人的记忆!不知道您还能记得酒席上的哪道菜呢?有难忘的吗?

如果您到桂平来有幸吃到酒席,那么可是要好好品尝哦!

吃在桂平:浓淡两相宜,“什锦菜”-关于桂平酒席的美食记忆

这里是桂平!发现美食,有时候只需要有一张好吃的嘴,而已!

头条独家首发! 出品!更多的美食请阅读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