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黄金”红薯干喜结“脱贫果”


广西龙胜:“黄金”红薯干喜结“脱贫果”

为了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金坪村第一书记龚长义和村“两委”班子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坚持走绿色生态产业与创造就业机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正视困难、直面矛盾、敢于创新、迎接挑战,引领当地贫困群众培养“脱贫奔小康当先行”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以强有力的担当作为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广西龙胜:“黄金”红薯干喜结“脱贫果”

图为红薯干家庭作坊。

金坪村是“十三五”时期的贫困村,位于龙胜县西北部,距乐江镇政府12公里,距县城37公里。由于地形限制,当地群众大多以种植杉树、柑橘、罗汉果等传统农作物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通过2015年精准识别及动态调整后,全村贫困户65户239人,其中退出户20户7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62人,贫困发生率20.2%,主要由交通条件不便、发展动力不足等因素引起致贫返贫。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金坪村党支部通过土地入股、产业优化、小额信贷多方面帮扶,实现61户22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36%,金坪村于2018年底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2018年,在第一书记龚长义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建成第一家红薯干家庭作坊,探索总结出新型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经验,年销售额突破50000元,利润达25000元。2019年,群众从犹豫不决变成斩钉截铁,决定在相短组荒地上新建村集体红薯干大烘房。“看到群众主动出让土地建设村集体大烘房,我感到非常欣慰,这说明脱贫成效显著,群众开始形成“团队意识”,发展村集体经济才是硬道理。”龚长义很是惊喜。建村集体大烘房的想法虽好,却也让他在寂寥的场地上不知所措—— 经预算资金投入概算需要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才5万元,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甚至寝食难安,深夜开会研究筹措方案更是家常便饭。

广西龙胜:“黄金”红薯干喜结“脱贫果”

图为烘干的红薯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龚长义志在研究总结红薯干家庭作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以大带小”( “大烘干房带好小家庭作坊”)和“两个万”( 贫困群众“双项收入‘上万’巩固脱贫” ,加工红薯干成品实现2万斤)的“红薯干产业链”发展思路,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后盾单位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江滨医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的大力支持。经过短短6个月,新建4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完善基础设施和购置设备,总投入资金60多万元,严格把握红薯干生产的标准和流程,每日投入1200-1400斤鲜红薯,产出200多斤红薯干,日产值5000元,确保“大烘干房带好小家庭作坊”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双项收入‘上万’巩固脱贫”,加工红薯干成品实现2万斤,仅此一项,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增加10万元。

“来这里做工,收入提高又稳定,近家又方便照顾家人”贫困户粟远香扬起笑脸说道。今年自己已经45岁了,能在烘干房工作赚到自己的生活费,感到很知足。以前在龙脊景区做清洁工的工资也就2500元/月,如今烘干房开了之后,月收入提升到3000元以上,可以在忙完家里的事情之后再来烘干房工作,家庭工作两不误,她笑着如是说。龚长义介绍,目前,村级烘干房熟悉掌握技术的有9户农户,其中贫困户5户,每天收入100到150元,工作时间8小时,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

广西龙胜:“黄金”红薯干喜结“脱贫果”

图为村民在加工红薯干。

目前,村集体烘干房经济效益突显,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订购2600件红薯干,营业销售额达26万元,龚长义也有自己的想法:下一步将增加家庭作坊的数量,这样一来村民可以尝到自己当“老板”的甜头,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队伍中,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里路”。(图文来源:广西扶贫网 秦文婕)

广西龙胜:“黄金”红薯干喜结“脱贫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