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美是什么?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盒饼干的包装、一件衣服展示的设计、一首诗甚至一个故事等等,对美的感觉触点发生在任何一个瞬间,都是我们肉眼能够直接断定的美与不美。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说起美的理念呈现,已经有众多名家的哲学观点来支撑。艺术的本质,美的寓意....包裹着高冷、深奥的哲学外套。


对于个人而言,我最喜欢蒋勋老师一本书上的说法:美是人类的向往与创造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回忆小时候,居住的城市有着令人着迷的蓝色天空,轻松愉快的放学之夜,幸运的时刻,驻足就能一瞥星星闪亮摇曳的身姿。

说来惭愧,我竟从来没有在天文馆的投影穹幕里欣赏过银河之美,只是后来在马来西亚兰卡威的码头坐船上岛,与一片绝美的星空不期而遇。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我想起一部电影,名叫《星际穿越》。它呈现出科幻电影的诗意美感让我至今难忘。那是大荧屏下呈现出的太空里太阳光晕和真空环境下的无声视觉美。


在电影中,最难忘的当属主演安妮海瑟薇的一个镜头,那种孤独坚毅的执著眼神带着一种悲壮感,让人动容。原来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美,来自头顶这片神秘诱人的遥远天空。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提出:“美是物和你,客观的存在,加上审美的眼睛,才能看到美的存在。”

在我肉眼所见到美的事物时,美也成为了我心中的一种感受,一种心灵的创造。思考美,于是拉近自己与美的距离,美的心灵之念在脑海中似乎越来越清晰。美不是想象,不是框架,也不是模版。美的本质是一种独立思考,美是可以创造的,美几乎是所有人类的向往和共情。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浅显读过一些谈美的历史书籍,深知美在经过传承和积淀以后都将以文化的符号流传后世。


在西方或者东方的美学传播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呈现表达艺术背后的美学观念,一边继承发扬,一边告诉世人,懂美,于历史和当代的意义所在。见解朴素的谈美谈文学的文字往往更能剖析出美的本源。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在日常生活中,众多华丽的辞藻皆可以形容美带给我们的感觉。但是美不仅限于存在文字之中,它在社会历史进程的演变中成为了生活与艺术的最终结合。于是,生活美学应运而生。


生活美学的概念出现带着一股全新的审美浪潮席卷而来。这是人们对美的思考,正如那句众所周知的名言一样,“没有美,没有沉思,成就不了文明。”美于当下社会,成就了人们的精神向往和追求。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当人们为了自己心中的生活与向往产生憧憬时,脑中才会有关于美的雏形。生活与艺术的结合,离不开历史的依托、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更不能缺少人类的劳动与技术的更新进步,却也逃不脱感官与思维的主观论断。

美也不仅仅是技术,美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漫长的心灵传递,美可以是思考的起点。我们需要沉思于美,沉思于历史,才能触摸到文明的厚度,并以此观照我们当下的精神世界。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我渐渐明白,美或许代表着一种理想,代表着这个尘世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会始终心怀向往的理想。这一种美的诞生,自由、决绝、而悲伤。

文末尾声,献上我比较喜欢的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文化有根、有气、有脉,只要来过就播下了种子。抢走了一位文化大师,却抢不走这里已经形成的文化氛围。”美的历程离不开文化,文化是历史的脉络,因为有美,我们可以砥砺前行。


冬日遐想,美的沉思



•图片来源:弘益茶道美学图库及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