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要60萬兵,李信稱20萬滅楚,大敗而歸,秦始皇是如何處置的?你怎麼看?

AstroC


李信帶兵去打楚國其實是秦始皇自己犯錯的錯誤,當時秦國已經滅了四個國家,攻擊趙國受了點阻擋,其他國家根本沒來得及反抗就滅了

這時秦始皇心裡有點驕傲自大,他覺得秦國已經不可阻擋,沒有必要用六十萬去攻楚國,吃了敗仗後他也有點後悔沒有聽王剪的

後來主動去找王剪,承認錯誤請王剪出山,按照當時的秦國總兵數就是六十萬,全部給王剪帶出來,說明秦始皇很相信自己的將軍,不光是軍隊,王剪打楚國的時候不斷地和秦始皇要東西,就連王剪的副將都覺得過分了,秦始皇什麼都給,最後王剪不辱使命拿下楚國

李信雖然打了敗仗,秦始皇並沒有怪他,這種魄力出現在一個帝王身上,統一六國就不奇怪了。

看完給個贊喲!


搞史小乖


秦始皇並沒有因此處置李信,只是擼掉他的主帥,重新回去當升職前的那個軍團任軍團長。秦始皇認為,提案方是李信但是最終拍板決策的人是自己,所以自己應該承擔主要責任。這不得不說秦始皇真的是一個很英明的君主,任何人碰到這種君主都想要為他赴湯蹈火,也只有他才配得上千古一帝。

實際上李信稱的20萬滅楚並沒有吹牛,當時的楚軍上下也不過20萬人,以20萬秦軍打20萬楚軍並不吃虧,因為當時的秦軍戰力遠勝於楚軍。而且李信也確實是做到了,李信與蒙恬各領兵10萬呈南北夾擊楚軍,三戰三捷,攻入楚國腹地。不過呢,這時候出現了一場意外,當時的秦相昌平君叛變了(楚國公子熊啟),這是導致李信兵敗的主因。

昌平君念及故國舊情,不忍楚國被滅,便與楚軍項燕取得聯繫,裡應外合夾擊李信。由於昌平君的叛變,李信糧草被斷退路被切,還被包圍(楚軍得知昌平君叛變並截住李信後路便回身殺來),這時候李信不得不放棄繼續攻楚,先選擇突圍逃走,李信伐楚失敗了。

不過呢,我們實際上可以看出李信確實並沒有責任。昌平君本來就是李信的頂頭上司,李信總不能去懷疑自己的上司通敵吧;其次,李信部隊的糧草也由昌平君負責督辦供給。昌平君叛變不僅截住了他的退路還切斷了他的糧草供應,軍無糧草無法打仗。在這件事上面李信並沒有做錯事,一切錯錯在秦始皇用錯了人(誤把昌平君當心腹)。


優己


秦滅六國,最簡單的是韓國,最難的是楚國:滅韓國甚至一仗沒打,內史騰率軍在新鄭城下喊“戰或降”,韓國就降了;滅楚國,先後兩次出兵,第一次大敗而歸,第二次傾全國之力才完成滅楚大業。為什麼楚國這麼難打呢?原因有三點:其一、楚國地大人多,一個楚國相當於當時三分之一的中國;其二、楚國位居江南,水多林深,不利於秦軍作戰;其三、楚國的項氏家族崛起,其軍事能力不在秦國王氏、蒙氏之下。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記載: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李信率二十萬秦軍直入楚國腹地,一日行軍千里,秦國接收土地的速度都趕不上秦軍追擊楚軍的速度。李信大軍與蒙恬大軍會師後,被楚軍層層包圍,原來楚將項燕採用了誘敵深入之計!秦軍突圍而出,一日敗退千里,楚軍窮追不捨三晝夜,擊殺大秦七萬銳士,將秦軍全部趕出楚境。

按照秦國《軍功法》的規定:大將無端戰敗,喪土辱軍者,其罪當誅,有功之士卒無賞。秦始皇面臨一個嚴竣的問題,那就是按秦法規定,李信、蒙恬等將當斬;但是李信、蒙恬二將是秦始皇重點培養的年輕大將,一旦殺了他倆,秦軍中就沒有幾個能獨擋一面的猛將了。王翦七十多歲了,殺了李信、蒙恬諸將,王翦一旦早死,秦軍何人帶領?如果打了敗仗就殺將,久而久之大秦何將可用?

最終秦始皇下了《罪已詔》,將第一次伐楚失敗的責任歸於自己,認為伐楚失敗的主要責任在於朝廷決策失誤,過於急功近利。秦始皇又表示,赦免李信、蒙恬諸將,有功將士依法賞賜,是自己在學習先祖秦穆公赦免孟西白三將的故事,希望留李信、蒙恬諸將留有用之身,再建功業。最終秦始皇親自出馬請王翦掛帥出征,舉全國六十萬精銳二次滅楚,通過持久戰逼楚軍出現破綻,一舉攻滅了楚國。


大秦鐵鷹劍士


說起王翦來,大家應該都知道他是誰。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在秦國比王翦有名的將領,恐怕也就是白起了吧。說實話王翦對秦國的功勞,比起白起來,是絲毫都不差的。

畢竟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王翦的功勞。

但是,說起李信來,大家可能有點陌生。

不過,若是說李信的一個後人,可能大家多少就對李信有一個定位了。

李信的後人之中,有一個叫李廣的名將。李廣正是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的飛將軍。

只要說起李廣來,恐怕是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吧。

李廣的祖上,正是題目裡所說的這個李信。

李信也是秦始皇時期,一個年輕有為的將領。在秦始皇統一全國的時候,李信也打了很多勝仗。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先是滅掉的韓國,魏國和趙國。

本來滅掉這三個國家之後,秦始皇是想滅燕國的。

燕王喜很害怕,但是,燕王喜是個無能的主,對於秦始皇的統一戰爭,他是絲毫沒有辦法。反倒是他的兒子太子丹,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太子丹想了一個辦法,假裝投降,刺殺秦始皇。

這個故事就是荊軻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經都知曉了,最終荊軻失敗了,燕國也將遭受滅頂之災。

但是,就在秦始皇的大軍要碾壓燕國的時候,燕王喜秘密的把自己的兒子太子丹給殺了,然後,把太子丹的人頭獻給了秦始皇。

秦始皇暫時放了燕國一馬,燕國畢竟是個彈丸之國,秦始皇看在燕王比較聽話的份上,就先饒恕了他。

這時候秦始皇把眼光放在了強大的楚國身上。

因為當時秦國最著名的將領是王翦。

所以,秦始皇想讓王翦去滅楚國。王翦說我要去滅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必須要給我六十萬大軍。

否則,是沒有辦法打敗楚國的,,當然了重要的是,沒有六十萬大軍,自己也是不會出兵的。

要知道當時秦始皇的總兵力,也就是六十萬,若是都給了王翦,誰來護衛秦國的安全呢?

秦始皇不想給王翦這麼多士兵。

就在秦始皇舉棋不定的時候,李信站出來了,他說王翦將軍老了,滅掉一個楚國,何須六十萬大軍,給我李信二十萬,我就能滅掉出國。

秦始皇大喜過望,他誇李信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於是,秦始皇就給了李信二十萬大軍,讓他去滅楚。

要知道能令王翦忌憚的楚軍,那可不是李信吹吹牛就能搞定的。李信太過於自信了,他並不知道面對的楚國有多麼的強大。

楚軍之所以強悍,是因為楚軍裡有名將項燕。

李信剛開始進攻楚國的時候,確實很順利,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他中了項燕的計,最終,李信當然是大敗而歸了。

李信因為失敗了,所以不得不逃走,他還是全身而退了。

至於李信回去後,秦始皇有沒有處罰他,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史記》裡沒有記錄。

不過通過之後李信參與的滅燕和滅齊之戰,我們可以看出,李信應該是沒有受到處罰的。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人家失敗一次,就處罰人家。

要麼誰還肯為秦始皇賣命呢?你說對不對?

李信失敗之後,秦始皇趕緊去王翦那裡道歉,然後給了王翦六十萬人馬,最終是王翦把楚國給滅掉的。

不過,通過這件事,也可以看出秦始皇的胸襟來。

你看他知道錯用李信之後,去給王翦登門道歉,這樣的秦始皇,肯定可以成就一番霸業的了。你說對不對?


史學達人


李信大敗而歸,秦始皇對此的處置,充分的體現出了他成熟的政治素養和廣闊的胸襟!

歸責於己,寬恕李信;

始皇二十三年,秦始皇召集文武商討滅楚大計。但是老成持重的王翦認為此舉非六十萬大軍不可,而李信卻說二十萬人足矣。於是,秦始皇大喜,遂命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結果,楚國名將誘敵深入,最終反殺二十萬秦軍。秦始皇得知秦軍大敗的消失後,大為震怒。

不過,秦始皇並沒有將此次伐楚戰爭的失敗,歸罪於他人,也沒有嚴懲戰敗的李信,而是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親赴頻陽,請王翦出山;

之後,秦始皇便快車奔往頻陽,親自上門向歸隱的王翦致歉。他對王翦說:“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秦始皇誠懇的態度,也再次打動了王翦的心。但此時的王翦,還是堅持必須要六十萬大軍方能滅楚。而秦始皇對於王翦所提的出兵要求,也都統統答應,將六十萬秦國大軍全都交到了王翦的手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王翦統兵出征前,向他提出“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大軍出關前,又三番四次的向他求賜美田。對於,王翦種種“貪得無厭”的行為,秦始皇也並沒有在意,而是領悟到王翦此舉的深層用意,更加信任王翦。

而王翦滅楚凱旋後,秦始皇不僅沒有像劉邦、朱元璋那樣,做出“飛鳥盡、良弓藏”之舉,反而對王翦大加賞賜,讓其得以安享晚年......

過去,我們的史書上,總是將秦始皇刻畫成窮奢極欲的暴君。但秦始皇一生,卻並沒有濫殺一位功臣,而且也能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的胸襟足以值得後世敬仰!



這些歷史要讀


公元前222年,秦軍打敗燕軍,俘獲燕王喜,燕國滅亡,在滅燕之戰中,李信的勇猛表現深得秦王政的信任。韓、趙、魏滅亡後,秦王把下個目標鎖定楚國。

秦王政先問李信,伐楚需多少兵馬,李信回答說二十萬就可以了,秦王又問王翦,王翦回說需六十萬。秦王政笑說:“王將軍老了,變的這麼膽小,還是李將軍果敢啊!”於是派李信領二十萬大軍攻楚,李信與蒙恬分兵兩路,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丘,大敗楚軍,隨後李信又攻下了鄢郢,但之後的戰勢卻被逆轉,楚國大將項燕引誘秦軍深入,積蓄力量突襲,大敗秦軍,秦軍七名都尉戰死,李信敗逃。



李信失敗後,秦王政馬上去找王翦,請王翦領軍攻楚,於是王翦帶領六十萬兵馬到秦楚前線,只是王翦一反李信作戰之勢,到平與後就安營紮寨,堅守不出。足足駐紮了一年之久,楚軍屢次挑戰皆無功而返,於是揮師東去,王翦見時機已到,趁楚軍轉移之際,率軍尾隨追擊楚軍,楚軍大敗,項燕戰死,楚國於公元前223年被滅。

為什麼李信當時那麼自信只要二十萬兵馬伐楚,而做為戰國四大名將的王翦卻要六十萬大軍了?



按我的看法,李信當時的自信來源,一是此前王賁曾與楚軍作戰,攻陷楚十多座城池,可見楚軍作戰能力。二是李信善於打閃擊戰,在攻打燕國時,李信就以閃擊戰大破燕軍,要打閃擊戰人馬當然不能帶太多,而且二十萬大軍也不算少了。



而王翦要六十萬大軍的考慮,則是對楚國優弱點的研究,當時楚國已呈弱勢,只是楚國根基尚在,幅員遼闊,人員充足,在當時秦滅各國情況下,楚國人自然是心有慼慼,一聲號令下,動員百萬之眾不是沒有可能。而秦國國力大盛,糧食充足,且糧道暢通,而且此戰的目的是要滅楚國,非舉國之兵不可,所以王翦就要求秦王給他六十萬兵馬。而王翦到前線後按兵不動,一是養士氣,出征的人沒仗打,整天就是投石子,到打仗的時候自然是憋足了氣,而防守的人整天崩著精神,攻又打不進,守又耗糧食,就這樣被王翦的拖字決拖跨了楚軍的精神與糧食,最後楚軍被迫東移,陣線出現鬆動,王翦趁機出兵,大敗楚軍,不久後就滅了楚國。



孫子云:“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看勝”。意思是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會被敵方戰勝,然後捕捉時機戰勝敵人。王翦此戰也是深得兵法。


草堂有春色


王翦是戰國時期秦國的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他身為四朝元老,秦國曆任的多位相國,都對他十分尊重。他與兒子王賁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王翦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李信也是戰國時期秦國著名的將領,與王翦同朝為官。他在滅燕國時立下了大功,後來領兵20萬攻打楚國,被楚將項燕打敗。後來才換成王翦帶兵出征。那麼,當初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秦始皇又是如何處置的?

關於滅楚,李信與王翦的意見不同,秦王採納了李信的意見,王翦告老還鄉。

在秦始皇滅六國的過程當中,楚國是他第五個攻打的國家。

雖然楚國在之前與秦國的對峙中,丟失了大片的土地,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以前“家大業大”,在當時仍然是東方的一個大國,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

秦王嬴政很重視這場戰爭,為此,他將秦國的著名將領全部召集起來商討作戰方案。秦王嬴政問道:“消滅楚國,需要多少人馬?”李信搶先回答:“最多不過20萬人。”

嬴政又向王翦詢問看法,王翦說:“需要60萬,否則不可輕言滅楚。”

60萬人幾乎達到秦國可以動員的全部兵力。秦王嬴政認為楚國早已沒落,不需要這麼多的兵力就可拿下。王翦見自己的建議沒有得到採納,便請求告老還鄉。秦王嬴政批准了他的請求。

李信帶兵大敗,秦王嬴政非常憤怒,感覺自己之前的決策存在失誤。

公元前226年,李信被任命為伐楚總司令,蒙武為副將,領兵20萬,大舉進攻楚國。

楚王派將軍項燕率軍抵抗。項燕見秦軍氣勢正盛,便避免與秦軍正面交鋒,而是把戰線拉長,分散秦軍的兵力。李信只好左右突擊,補給線也拉得很長。李信擔心這樣下去,遲早要被拖垮。

慎重考慮之後,李信決定後撤。而此時,卻遭到楚軍的大舉反擊。項燕所率的楚軍佔領秦軍的兩座營壘,斬殺秦國的7名都尉,秦軍大敗。

李信的大敗使得秦王嬴政大為震怒,同時也讓秦王認識到楚國雖然已經衰弱,但畢竟地廣人多,仍具有一定的實力,並非輕易可滅。

嬴政屈駕去請王翦復出,擔起滅楚的大任。王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慘痛的教訓使得嬴政明白,看來滅楚一事,還得要王翦出來才行。為了統一大業,秦王嬴政親自到王翦的家鄉請他復出。王翦見秦王嬴政屈尊前來,心裡早已明白前線的戰況。

秦王嬴政又一次賠禮,誠懇的請他復出,並說“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

意思是李信幹得不漂亮,讓秦軍蒙受恥辱;我也要負主要責任,因為是我不聽老將軍你的話,才導致了這樣的後果。

不料,王翦還是推託有病,不願意重出江湖。王翦其實也有自己的擔心。自統一六國以來,王翦與兒子王賁參與了伐趙、攻燕、破魏,功勳遠在他人之上。

該有的名譽都有了,功勞越大,權力越大,功高震主,就會令君王猜忌。

這時候秦王斬釘截鐵地說:“這事我決定了,將軍不必多說。”王翦見嬴政這樣說,只好答應,並再次提出:“要想讓老將出馬,非60萬人馬不可。”嬴政答應了王翦。

王翦與秦王嬴政同車回到咸陽。出征那天,嬴政送王翦到咸陽城外,辭別時,王翦再次向嬴政提出請求:“請大王多多賞賜田地和財寶,老將想趁現在還能打仗的時候為子孫多求點資產。”秦王聽後哈哈大笑,也答應了他。

王翦率大軍東進,在出關之時,先後五次派出使者請秦王落實封賞的事情。有的人很不理解,便問他:“將軍如此要求封賞,不是有些太過分了嗎?”

王翦回答說:“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部的兵力都交到我的手上,他心裡肯定很不安,怕我擁兵造反。我討取一些田宅作為子孫的家業,是表明我就這點志向,而沒有其他野心。這樣秦王才能放心啊!”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大軍抵達前線,取代李信獲得指揮全部秦軍的大權。

楚王聽說以後,下令調動楚國的全部軍隊交給項燕,抵禦秦軍。楚國多次向秦軍挑戰,秦軍始終不肯出戰。

王翦想的是,秦軍遠道而來立足未穩,而不久前又在楚國吃了敗仗,挫傷了士氣,所以不易輕易出擊。現在最重要的是養精蓄銳,然後伺機而動。

項燕自然也有他的考慮。他深知秦軍戰鬥力強,數量又遠超楚軍。王翦又是名將,極會用兵,打持久戰對楚軍並不是件好事,應該趁秦軍立足未穩,速戰速決,才是上策。

在王翦與項燕的智鬥中,王翦以“以逸待勞”把握了主動權,並漸漸形成優勢。楚軍求戰不得,時間一久,鬥志鬆懈。項燕打算率軍東撤。王翦見項燕轉移部隊,抓住時機,乘其不備,下令千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全線出擊,窮追不捨,大破楚軍主力。

項燕被王翦大軍圍困,沒辦法突圍,無奈自殺。秦軍乘勝追擊,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攻取了楚國大部分領土。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軍攻入楚國的都城壽春,俘虜楚王,楚國滅亡。楚成了秦國的一個郡縣。

我們又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一是說明嬴政的英明。

李信帶兵打了敗仗,雖然嬴政很生氣,但是卻沒有降罪於他,後來還重用他。果然在之後滅齊的戰役中,李信不負重望,立下了赫赫戰功。這說明秦王不以一時的成敗論英雄,有著帝王的胸襟與遠見。

開始滅楚吃了敗仗,嬴政沒有妄自菲薄,而是正確估計形勢,果斷採取應對策略,重新啟用王翦帶兵。他對王翦說的話,表明他有擔當,屬下犯了錯誤,他不是一味怪罪,而是善於從自身找原因。再者,他知錯就改的自覺性,是作為一代君王非常可貴的品質。

而且為了完成統一大業,嬴政屈尊親自去王翦的家鄉請他復出,並誠懇地說出自己的過失。這種禮賢下士的作風,也是十分難得的。

嬴政作為一個管理者,能夠正確識人、用人,而且出現錯誤時能誠懇地檢討自己,並及時改正。對於有識之士,能夠放下身段,禮賢下士。嬴政能夠成為千古一帝,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是說明王翦深諳“職場潛規則”,知進退,避鋒芒,保全了自己與家人。

王翦深知自己已經功高震主,於是藉故告老還鄉。在不得已復出時,他深知自己是帶著秦王的全部家底,秦王生性多疑,自己一定要讓他放下心結。因此他故意強調自己出徵為的是多得些田產、財富,讓秦王認為自己志向格局只不過如此,再也沒有更大的野心,不會對秦王的江山社稷造成威脅。因此秦王才不會忌憚自己,這樣,才能護自己及家人周全。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積極進取,並不是前面的風景有多精彩,而是我們已沒有退路!

其實現實中也有多少人,不懂得要適時得體地退出。

“激流勇退”“見好就收”何嘗不是一種人生智慧。人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相應的使命。

或許,一個華麗的轉身,一個旖旎的背影,更讓人懷念與珍惜!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李信是秦國後期有名的將領,年紀輕輕,作戰勇敢,深得秦始皇的信任。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王翦率領主力數十萬人進攻漳水、鄴城,派李信出兵太原、雲中,配合王翦共同包圍趙軍,一舉攻破趙國。

公元前225年,李信率軍在易水擊破燕國太子丹軍隊,與王賁一起滅了燕國。一系列的軍事勝利,李信在秦王政心中的份量越來越重,李信也越來越自信。再加上秦國在滅亡韓、趙、魏三國的戰爭中,進行得都很順利,秦始皇也有輕敵的情緒,所謂驕兵必敗。

所以,當秦始皇準備派兵攻打楚國,徵求李信的意見時,李信說最多隻要二十萬人,而問老將王翦時,王翦堅持要六十萬人不可。正由於李信的自信,再加上秦始皇贏政的輕敵,才造成了這一次錯誤的決策,讓李信領二十萬人攻打楚國。王翦因意見沒有被採信,就藉口身體有病,回到家鄉頻陽休養。

公元前225年,李信率軍攻打平輿(今河南平輿北),秦將蒙恬率軍攻打寢丘(今安徽臨泉),大敗楚軍。勝利之後,李信更加自信,輕敵冒進,被楚國將領項燕打敗,李信率軍大敗而逃。

秦始皇得知秦軍兵敗的消息,雖然非常震怒,但還是馬上意識到自己的輕敵情緒才是這次失敗的主因,於是親自前往頻陽,向老將王翦道歉,請求王翦復出領兵伐楚。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大軍大敗楚軍,斬殺楚國將軍項燕。公元前223年,王翦和蒙武俘獲楚王,楚國滅亡。

秦始皇在李信攻楚大敗後,重新啟用王翦,並答應了他要六十萬軍隊的要求,最終滅了楚國。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

其一,秦始皇做決策的思路還是非常清晰的。李信攻楚的失敗,本質問題不是李信作戰的失敗,而是自己輕敵決策的失敗,找到了失敗的原因,馬上改正錯誤,制定正確的作戰方案,請王翦復出,給六十萬人部隊攻楚。

其二,秦始皇還是有識人之明。李信攻楚兵敗,秦始皇並沒有就此斬殺李信,而是繼續讓他帶兵,後來在平定齊國的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李信年輕,作戰勇敢,適合局部攻堅,王翦老穩持重,適合統領全局,對此秦始皇看得很清楚,所以很快調整用人方略,用王翦換李信。

其三,秦始皇還是很虛心地接受部下的意見建議的。王翦提出攻楚非要六十萬人不可,秦始皇很快就答應了,並不是因為李信敗了,必須用王翦才答應他的條件,而是客觀分析了王翦的建議,認為王翦的分析很有道理:楚國土地廣闊、人口眾多,如果軍隊人數不夠,就會被淹沒在楚國的汪洋大海里,所以才同意派兵六十萬軍隊。

其四,秦始皇還是勇於承認錯誤。攻楚失敗,秦始皇沒有將錯誤歸咎於李信的作戰不利,也沒有將失敗的責任怪罪於老將王翦的稱病隱退,而是自己承擔責任,雖然沒有明說,但從他並沒有處罰李信,重新啟用王翦來看,他其實已經自己承擔了攻楚失敗的責任。


其五,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國家的重大行動,特別軍事行動,高層的決策是最關鍵的因素,是成攻或失敗的根本原因;其次才是戰爭本身的指揮和兵略。


晨風曉月趣歷史


誠邀,秦始皇問李信,我想攻打楚國,你看要多少人才夠?李信說“不超過二十萬,秦始皇問王翦,王翦說“沒有六十萬不可能取勝,秦始皇說“王將軍老矣,怎麼膽怯了呢!於是派李信和蒙恬帶兵二十萬南下攻打楚國,王翦推辭說有病,辭官回到故鄉頻陽養老,李信和蒙恬在城父會師。楚軍順勢尾隨秦軍,三天三夜沒有休息,大敗李信的軍隊,秦軍敗逃。秦始皇聽說這事,十分生氣,親自驅車前往頻陽,




見到王翦後道歉說“我沒有采用將軍的建議,李信果然使秦軍受辱,將軍雖然有病在身,難道忍心不管我嗎!王翦說“大王非要用我,沒有六十萬人就不行,
秦始皇說、好就聽將軍的,於是王翦率六十萬大軍出發,秦始皇親自送到灞上,王翦臨走前,請求賞賜良田,豪宅,園林池塘等很多,秦始皇說“將軍快走了,怎麼還擔心貧窮哪?王翦說“在大王還信任我的時候,我抓住時機請求些園林池塘最為子孫的產業罷了,始皇大笑,王翦到了函谷關,又五次派人回國請求賞賜良田,有人說“將軍乞求財貨,太過分了,

王翦說“秦王抽調了秦國所有精銳交給我指揮,我不多求良田,難道反過來要讓秦王懷疑我嗎?王翦取代李信攻打楚國,一年多以後,俘虜楚王,完全平定了楚國的土地,設置為秦的郡縣,接著向南征討百越,同時王翦的兒子王賁,與李信攻佔和平定了燕國、齊國的土地。


365小強讀歷史


秦始皇的處置方式彰顯了一代帝王的風範,也從另一個側面回答了為什麼可以是秦朝統一了六國,而秦始皇可以是中國封建王朝中第一位皇帝:

一、並沒有過分責罰李信

李信帶領二十萬士兵伐楚,這件事是因為之前秦始皇嬴政在選擇誰去的時候問過老將王翦,王翦說非六十萬不可,這邊年輕氣盛的李信說只要二十萬。嬴政自己感覺可能是王翦老了畢竟,李信近期表現不錯,屢立戰功,說不定二十萬人真的可以戰勝。

從嬴政的角度出發,如果他認為二十萬軍隊可以,也實在沒有必要派六十萬軍隊。於是就派李信領兵二十萬去打了這一仗,結果可想而知,二十萬將領幾近全軍覆滅。李信回來,自然要受到責罰的。

但是帝王就是帝王,秦始皇並沒有過分責罰李信,更不想其他人所想的用李信來祭旗。他只是一頓說教,讓其自我反思去了。更多的,嬴政是在找自身的問題。

二、向老將道歉,請老將出馬

秦始皇自覺是自己的決策出現了問題,並且是自己否定了老將王翦的正確提議。他就親自去向王翦道歉,說是自己的問題,沒有聽取他的建議實在是不對,諸如此類放下身段的話。並邀請老將出馬,讓王翦親自帶兵攻打楚國。

其結果就是,王翦帶兵作戰,屢戰屢勝,並最終活捉了楚王,楚國滅亡,為一統天下邁出了一大步,我們的敗將李信也受到使用,並立下戰功。

三、秦始皇就是一代偉大的帝王

不論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做了哪些讓歷史記載人們詬病的殘暴的歷史事件,都無法掩蓋他實在是一代英主。

從李信事件中,我們就可以得出,秦始皇嬴政並不是一個一意孤行、剛愎自用的人,相反,他很理智,並且能反思自我的行為並積極地改正。說英明一點也不為過,真不愧為一代帝王始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