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偷襲陰平後孤軍深入,蜀軍精銳未失,劉禪為何不戰而降?

張樹煜


劉禪並非不戰而降,鄧艾偷渡陰平後,擊破馬邈駐守的綿竹,演義裡是馬邈不戰而降,魏軍獲得補給,而且後續不斷趕到。成都聞訊後,派出了由諸葛亮兒子諸葛瞻率領的最後一支隊伍阻擊,由於諸葛瞻部署失當,沒有儘快佔據要點,憑藉地勢據守。在野戰中被鄧艾擊敗,諸葛瞻與其子諸葛尚陣亡。

此時成都已拿不出象樣的軍隊,而且最重大的問題是君臣失諧,劉禪實際上已無法控制局面。當然,這是由於劉禪統治期間,寵信宦官,蜀地人才缺乏,經濟崩潰直接造成。在譙周的建議下,成都沒有抵抗,直接選擇了投降。蜀國滅亡。

天下之分合,國家之興蓑,其實在於政而不在於戰。


鍾陵安平


我覺得有三點。

一是打有準備之仗。偷襲陰平本來就在一個奇字,蜀國壓根就沒想到沒有路的陰平會出現魏軍,所以根本就沒有作戰略準備,一支奇兵從天而降,劍指綿竹,蜀軍慌亂,搞不清楚魏軍到底從何而來,究竟有多少魏軍。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美國軍隊慌亂的樣子就是例證。

二是軍隊無心打仗。自諸葛亮、姜維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連年征戰,戰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強大的經濟支持,多年的北伐導致國庫空虛,人民怨氣大,對當權者早已失去了信心,要求停止戰爭的呼聲很高,蜀國本已弱小的國力失去群眾支持。

三是本土勢力的排外力量佔據主導。劉備入川稱帝,說白了就是一幫外地士族搶佔了本土士族的利益,因諸葛亮治國有方,嚴明紀律,加上有秦嶺天然屏障,蜀國尚能維持,諸葛亮死後,本土勢力開始主導高層,如姜維外地駐軍,本土政治集團左右國家話語權,推翻當朝者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利益集團都形成了共識。

所以即便成都有精銳部隊,沒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蜀國開城投降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騰圖君


打仗打的就是經濟,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就依靠一小塊蜀地的財富稅收對抗兩個大對手不是以卵擊石麼!曹魏坐擁天下九郡中的六郡,在曹丕曹睿時期還打通了西域舊路,東到渤海,北到黑龍江,孫權東至扶桑,南至南越國,還有南沙海域,這兩個對手的經濟疆域都是蜀國不能比的,蜀國雖然天府之國,但是架不住諸葛亮十年七次北伐啊,還要分兵看著吳國,當時蜀國已經是人皆粗布麻衣,織出的蜀錦都是賣給黑市給吳國魏國,就好比伊拉克連衣服都沒得穿飯都吃不飽,你說美國人破了防線,薩達姆會不投降?打個什麼勁,底下的士兵只要聽到魏軍大喊一聲:投降不殺,管飯管衣管地,他還管你哪個當皇帝?不是劉禪要投降,而是底下當官的和當兵的要投降!就是魯肅對孫權說的那話,我依然可以做官,你就不能做頭了!


千里獨行特


打仗打的是經濟,軍事人才,蜀軍精銳在前線對峙,然後大本營被抄了,回防救援已然來不及,後勤被斷,面對前後夾擊,同樣敗局難逃。成都方面在諸葛孔明後人組織過一次抵抗慘敗後,已然軍心潰散,鬥志全無了,而且也沒什麼軍隊可以用了,面對鄧艾的虎狼之師,即使繼續抵抗結局也一樣。蜀國文武大臣內心其實很希望戰爭結束,誰當皇帝他們都一樣活命,這時候已經不會替蜀國賣命了。而劉禪本無大志,又見證了多年的戰爭給蜀地帶來的苦果,權衡之下不如降了,犯不著魚死網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史的車輪誰也擋不住啊


冒得搞咯


阿斗宅心仁厚,慈物愛民,不忍百姓被戰火殃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