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古城镇的“鸳鸯饼”与郑板桥有这样一段渊源

一碧青葱肉中藏,

二面千层口中香。

三生犹得佳肴味,

四季鸳鸯美八方。


鸳鸯饼:

俗称"肉锅饼",历史名吃,因常成对售卖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朔至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长久以来,凭借其“面皮筋道、馅香味美”的特点而深受大众的喜爱。

鸳鸯饼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说起鸳鸯饼名字的来历,相传还有一段与郑板桥有关的佳话。

乾隆七年至乾隆十年即1742至1745年,郑板桥到山东范县任县令,那时,范县的地址就是今莘县古城镇所在地。一日大雪过后,政务不忙,郑县令上街视察民情,街上冷冷清清,不见有人。

县令信步走到一户人家,见男女主人正在做饭,热情的夫妻留客人吃饭,客人吃到了一种从没吃过的美味面食,一种很薄的蒸肉饼。主妇告诉县令说,这种蒸肉饼,是当地改善伙食的小吃,名叫肉锅饼。由于做工繁琐,材料要求精准,乡民们不常做,偶尔做来打打牙祭。

莘县古城镇的“鸳鸯饼”与郑板桥有这样一段渊源


来年春暖花开,县令又去走访这对夫妇,却遍寻不着,在原址上空留一破屋。他问一老者这对夫妇的去向,被告知已去他乡讨饭。郑县令心中一惊,想到那妇唱夫随的温馨场景和鲜见的美味,那饼子应该叫“鸳鸯饼”才符合其实。从此,古城肉锅饼就有了个文艺名字“鸳鸯饼”。

莘县古城镇的“鸳鸯饼”与郑板桥有这样一段渊源


又一日,范县大集,郑县令上街视察,见一村妇胳臂上挎个篮子,正在低声吆喝出售什么,仔细查看,知道正是留他吃饭的村妇,篮子里正是那鸳鸯饼。村妇说,他丈夫正卧病在家等着钱抓药,没人买饼子换不来钱,好愁人。闻听此言,郑县令立马回到县衙,写了“鸳鸯饼”三个字,落了款号,由侍从做了招牌递给村妇。村妇举着招牌买饼子,被路过的一外乡客人看到,那客人立即包圆了她的饼子,并打听这字牌的来历。客人循声找到了郑板桥,原来这人是他的一名故交。

莘县古城镇的“鸳鸯饼”与郑板桥有这样一段渊源


从此,那村妇通过卖饼子治好了丈夫的病,夫妻二人携手做鸳鸯饼,这门手艺传承下来,发扬光大为一项著名的民间名吃。鸳鸯饼的美味也通过郑县令接交的文人墨客越传越远,声名远播。

如今的鸳鸯饼内外七层,内加葱花肉丁,做法特别讲究,其制作技术秘不外传。鸳鸯饼“参加了“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成为“莘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名小吃”。

鸳鸯饼承载了让每一位古城人感动的浓浓家乡气息,品味的不仅是熟悉的美食,还有远在他乡对家的思念,吃上一个鸳鸯饼,回想着美好的童年。

鸳鸯饼两两相扣,寓意美好圆满,传承两百多年的美食一次又一次征服人们的味蕾,传统技艺保留的不只是美味,还有寄托着思乡的气息。如今,远在他乡的齐鲁人仍对这味美食赋有想往。


图片及文章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