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这些行为,正在摧毁孩子的自信

一、对比式教育

这是最常见的做法,期待用别人的成功来激励孩子,希望他能变得更好。

“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考了满分,你才这么点分”

“你看人家的孩子就从不玩手机,比你自律多了”

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如果你的另一半拿你和别人对比,说你没人漂亮,没人身材好,你可能都不开心了,更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呢。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在听到父母把自己别人对比的时候,在孩子看来你对他是否认,并不是激励。

这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因为连他最亲近的家人都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

真正让孩子自信的办法,不是比较式的打击,而是他们内心的自我认同感。

而这份自我认同感,会在父母的打击下消失。

二·、强调物质匮乏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如何看待父母不要比吃穿,就比学习的想法”。

答主@胖可丁提到,有时候孩子并不是在和别人攀比,而是衣服磨烂带来的羞愧,需要用省吃俭用买衣服带来的一丝丝尊严感来弥补。

需要好好学习,也需要衣服完好的尊严感,因为羞耻心真的能让一个人白天黑夜的不开心。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很多父母经常跟孩子哭穷,希望能以此来激励孩子努力上进。

“你不要攀比,年纪小小要什么好看”

“我们家买不起,你不要整天想着攀比”

其实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他想要的并不是“攀比”,他只是自然而然的产生欲望。

喜欢玩具的孩子,会想买各种玩具;喜欢美丽的孩子,会想买衣服鞋子。

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他没有足够的辩知能力,这种欲望是天然的,就像渴了就需要喝水一样。

父母如果错误的以为,孩子想要一件东西是出于攀比,就是歪曲了孩子的意愿,打压了孩子的信心。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最伤孩子的不是没有新玩具,新衣服,而是父母一脸的不耐烦与对穷的强调,那种强调会在孩子心里埋下种子:我喜欢的都不配拥有;从而让孩子产生匮乏感、自卑感和愧疚感。

三、给孩子贴标签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标签效应”,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那么他就会对号入座,做出和标签一样的事情。

也就是说,孩子会觉得他就是别人口中的那种人。

“你怎么这么胆小怕事”

“你真是个笨蛋”

“你什么都比不上别人”

常常听到这一类沮丧话的孩子,真的就会觉得自己胆小,笨,没有别人好。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美国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说过:“自信必须从幼年开始培养,成年后再做补救往往事半功倍。”

而一个人自不自信,是由内而外决定的。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就需要父母从小内外兼修,帮助孩子塑造自信心。

什么样的家庭,一看就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2-塑造孩子内在的家庭

一、爱和鼓励

父母的爱和鼓励,会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在《妈妈是超人》中,大麟子在下午的幼儿园拳击比赛中输给了小伙伴,于是晚上就在床上无精打采的躺着。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妈妈邓莎穿上了他最喜欢的奥特曼套装,和大麟子玩起了睡前打怪兽的游戏,逗大麟子开心。

在妈妈的陪伴下,大麟子不再愁眉苦脸,但还是藏有心事。

邓莎开始主动开导儿子,告诉他,我们不害怕怪兽,也不害怕比赛,更不害怕失败,下次在遇到拳击比赛,也能勇敢参赛,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大麟子立刻找回了自信,开心的承诺自己下一次一定会做到更好。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其实父母的鼓励和爱是最强大的力量,能让孩子在跌落低谷,信心丧失的情况下,还能重拾勇气,重新上路。

孩子的自信心的建立,往往是建立在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上,而父母给予的这份安全感,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认同。

二、培养兴趣爱好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一旦孩子对某件事有兴趣,他就会投入100%的精力进去。

这个兴趣不一定是报兴趣班培养出来的,只要是他感兴趣的,我们都可以让他多花时间。

不论是爱画画,还是爱做饭,又或是爱研究玩具,爱写小作文,都是可以的。而且,我们可以让孩子用爱好和朋友们相处的更好。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可以鼓励他给班上的同学画肖像画,或者鼓励他创作一些班级活动的画作展示给同学们看看,比如同学们一起做游戏的话,同学们一起踢足球的画等。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因为孩子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往往会赢得周围的掌声,从而给他无穷的力量。

这些自信会让他内心燃起火花,变得开朗乐观,能从那份喜悦中汲取能量和勇气。

三、正确的财富观

一个自信的人,不会因为富裕而自负,也不会因为贫穷而自卑。

在孩子年纪尚小的时候,恰好是教育他们正确的财富观念的时候。

无论家境如何,都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把“我们家有钱,随便买”或者是“我们家买不起,不要老攀比”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不处处满足孩子提的每一个要求,养出骄纵的小霸王,也不会处处打压孩子,养出不敢提出自己想法的孩子。

-3-正视孩子外在的家庭

一、不攀比但得体

无论家境好坏,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对于孩子来说,的确不需要追求名牌、贵重衣物,但是穿衣打扮是需要得体的。

很多大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觉得孩子小,于是对穿着草草了事,衣服破洞了,鞋子磨破了也不管。

殊不知,无论是多小的孩子,对美和丑都是敏感的。

国外有一个实验,让一个6岁女孩分别穿上整洁的衣服和邋遢的衣服,走进入同一家餐厅。

当她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时,餐厅里的人热情地跟她聊天,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而当她穿上破旧的衣服后,所有人都变了一个态度,没有热情和亲吻,却是嫌弃。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女孩不再自信满满,而是抹着眼泪跑了出去。

总以为孩子不懂,其实他们懂。

外表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知,影响他们在别人面前的表现。

而干净的衣服,合脚的鞋子,整洁的外形,就是孩子自信最初的来源。

所以,我们不必不攀比,但也要做到得体。

二、认可自己的长相

很多人的不自信源于对自己相貌的不认可,很多孩子会因为觉得自己长得没有别人好看,觉得比不上别人而心生自卑。

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教育他认可自己的长相,并告诉他,人的相貌是天生的,是父母给的,美和丑决定不了一个人的未来,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广东东莞的一位5岁男童东东,全身长满毛发,刚开始父母以为是胎毛,满了周岁会自己掉,结果满了周岁还是没掉。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东东的父母觉得奇怪,于是带着他到正规的大型医院检查,结果让他们出乎意料。这是一个先天的多毛症,并不是一种病,成年以后才可以接受激光脱毛的治疗。

妈妈告诉他:“你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我们做真实的自己就好了,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

东东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要积极,所以即使在面对着别人的嘲笑时,也能欢快的“反击”:“你头上不也长毛嘛,谁不长毛嘛。”

东东乐天的性格很让人喜欢,学校里的孩子很喜欢和他玩,老师也很喜欢他。

评论里有人说,这个孩子是幸运的,他有着父母最正确的引导,才给了他足够自信乐观的态度。

内心充满坚定,学会正视外表,对生活充满热爱,这样的孩子没有理由不自信。

李玫瑾教授推荐: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自信的孩子?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同样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更是如此。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