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村家庭為了供三位大學生上學變得一貧如洗,是否值得?

lucky小默


我來給你講一個我弟弟家的故事吧,弟弟有一雙兒女,大的是女兒,小的是孩子。弟弟純粹農民一個,因為要照顧孩子,他們沒有出去打工,只在家鄉打零工,主要是跟磚瓦匠包工頭幹小工,收入微薄。

可是,兩個孩子都很喜歡讀書,從上初中開始,弟弟就有點想把女兒拉下來回家幫著幹活。不過我這大侄女從小就喜歡讀書,怎麼也不肯下來。我對弟弟的想法也是批評過多次,看到女兒成績很好,而且特別上進,也就不再動這個心思了。

最困難的時期,是從女兒和兒子一個高三一個高一那年開始的,高中收費比較多,這兩孩子,一節課都沒補過,而且,初中就是在鄉鎮中學讀的。因為鄉鎮沒有高中,高中只能到縣城就讀,這樣又多出了伙食費。

當時,我被借調到教育局,多次去高級中學,給兩個孩子說情延緩繳費,多次給兩孩子墊支費用。也多次把弟弟夫妻倆找到家裡做工作,讓他們堅持下去。

就在那一年,弟媳婦生病去南京做了一個手術,本來就沒有積蓄的家庭,簡直就是雪上加霜,他們這次真的打算放棄了。我堅決不允,千方百計為他們度過難關,千方百計鼓起他們的信心。

後來,孩子相繼考上大學,幸虧有助學貸款,圓了他們的大學夢,女兒還勤工儉學、做家教,讀完了研究生。男孩也本科大學畢業。這倆孩子,就業上從來就沒遇到任何問題,農村的孩子,能吃苦,學的又紮實,沒畢業就被簽了。

回想侄女侄兒讀高中讀大學時,他們家在村裡是被人嘲笑的對象,村上很多孩子初中沒畢業就出去打工掙錢了,他們家兩個卻一直在花錢。人家蓋起了樓房,弟弟家只有兩家邊房,連平房的住房都蓋不起。

然而,現在,事實正在打臉那些嘲笑過弟弟家的人,侄兒和侄女分別在兩家著名電氣企業做研發工作,那些初中出去混,積攢多年錢蓋的樓房,也就是侄女和侄兒一年的工資,換句話說,他們家如果想建房的話,一年可以建兩座小洋樓。

但是,侄女和侄兒都說不建房,他們會在杭州買房,讓爸媽一起過去,不再種田。僅從經濟收入上來說,當初的一貧如洗,也是值得的。更何況,兩個孩子地位,是那些混在農村的人無法相比的,他們已經成功地成為社會精英,脫離了社會底層。

故事講完了,一個農村家庭,為了供三位大學生變得一貧如洗,值不值?大家應該有了答案了吧。是的,我弟弟家的經歷,已經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當代師說


“供養一個博士孩子,生生把父親逼成了“野人”的新聞出來以後,可能很多城市人覺得有點誇張。我想說的是,“有錢人的世界窮人不懂”,同樣,“窮人的生活有錢人也不太明白”。對於大多數農村家庭而言,父母都是務農或者從事季節性農民工,一天不幹一天就沒錢賺,有時候生病停工,不但一天的工錢沒了,而且看病還要花錢,可以說很多農村家庭掙的每一分錢都血汗錢。這樣經濟條件方面本就捉襟見肘的農村家庭,再供養一個或幾個大學生,無異於雪上加霜。那麼,對於這些農村家庭為供養大學生導致家裡雪上加霜、一貧如洗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呢?對此,我覺得理清楚如下這三個關係,答案自然就有了:

一是理清楚“辛苦”與“心苦”的關係。

很多農村家庭,父母吃過了沒有文化虧、受夠了沒有社會地位的苦,稍有遠見的父母都能夠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與現實的物質享受之間,孰輕孰重?題目中所提到的這個家庭,正是父母認識到了孩子的讀書學習和長遠前途的重要性,才會在家庭本不富裕的情況下,哪怕是砸鍋賣鐵、哪怕是傾其所有、哪怕是一貧如洗,也要讓孩子讀書學習考大學。三個孩子也不錯,都很爭氣、考上了大學,我想這時父母為了供養孩子們上大學,雖然“辛苦”,但“心不苦”,父母是高興和滿足的。

二是理清楚“眼前”與“長遠”的關係。

把有限的經濟條件,用於投資家庭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本無可厚非,但物質條件的改善是“短期”的。而把有限的經濟條件,用於投資孩子們讀書學習上大學,等孩子們有了更高的學歷、有了更強的生存能力,對於家庭物質條件的改善將是“長期”的。題目中的這對農村父母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情願犧牲自己“短期”的物質享受,用來為孩子們的“長期”發展做努力,最終換來的也必將是家庭“長期”的美好未來。

三是理清楚“精神”和“物質”的關係。

“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是人生兩種不同層次的追求。家庭的追求不同,帶來的家庭發展方向和孩子們的發展前途也是不同的。有一些家庭,把眼前的物質生活看得很重,不願意為孩子們的長遠前途做出犧牲,只顧著和眼前的生活苟且。對於這種家庭,面對的將“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要面對一輩子的苟且。”而題目中的家庭,再辛苦兩三年,等三個孩子大學畢業,父母不管是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上都將是豐餘而富足的。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哲學和辯證法,只有真正理清“舍與得”“長與短”等諸多方面的辯證關係,才能在關係人生與家庭的重大問題上,做出正確的選擇。可以肯定地講,題目願意付出家庭一貧如洗代價的父母換取三個孩子美好人生的父母,與那位把自己逼成野人換取孩子讀取博士的父親一樣,都是值得受人尊敬的。

個人見解,不免有失偏頗,不對或不適當的地方,歡迎好友們留言批評指正和探討交流。


晨爸在線CBZX


一個農村家庭為了供三位大學生上學變得一貧如洗,是否值得?

當然值得,三個大學生哪,太值得了啊!

我們農村人的出路在哪裡?幾十年以前,農村的孩子們可以當兵入伍,可以學手藝,可以承包山地湖水,可以讀書,出路還是算可以的,也算是比較公平的。

現在呢,似乎除了讀書,已經別無他路了。要不就早早出去打工,過一輩子的打工仔生活,要不就還是先去當兵,兩年退伍回來後再出去打工,另外還有別的好出路嗎?

你們一個農村家庭,居然供讀了三位大學生,真心不容易。真心為你們家感到驕傲,向你們家表示敬意。

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農村人、農村家庭,就應該具有你們家的這種精神和力量,也只有具備了這種精神和力量,義無反顧地把孩子送上讀書、學知識的道路,才有可能改變一家人祖祖輩輩貧窮的命運。

當然,我也明白,為了供讀三位大學生,現在家裡已經一貧如洗,目前的日子肯定不太好過。但請相信,這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一家人共同把這段最艱苦的時光熬過去,在不久的將來,等三位天之驕子都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家裡的一切都會大大改觀的,家裡的日子也一定會好起來的。

想當年我們家也一樣,哥哥妹妹也都挺聰明的,也都是可以成為讀書的料的。可是,家裡實在是太窮,窮到一個番薯幾兄妹分開來吃的地步。為了供我讀書,哥哥妹妹們都放棄了學習,早早都跑到外面去打工掙錢。

最後還好,我終算是沒有辜負全家人的希望,從農村走出來了。可是,兄弟姐妹們卻依還在農村。等大家都長大了、成家了,等我們現在都開始慢慢變老了,你始終還是會覺得,那是一份非常非常大的遺憾。只是那份遺憾,平素裡,兄弟姐妹們都留在心裡不說出來、心照不宣而已。

所以,你們家把三個孩子都供到了大學,這是很幸運的一件事,現在再窮也值得高興,未來,一家人也不會留下任何遺憾。


深秋曲豆


我就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父母農民,家裡還有兩個弟弟,到今年我們兄弟三個都上了大學,父母靠打零工養家。我小學初中在村裡的學校(村裡沒高中),高中在隔壁縣,大學是211、985。分享下我一路看到的東西。

1、學費及父母態度。

目前小學高中收費都很少,學費對於農村家庭來說不是一個很重的負擔,所以只要孩子願意上學,父母都不會主動讓孩子輟學,相反,是很多農村父母勸自己的孩子繼續讀書。而且,農村裡相對富裕的家庭更是捨得花幾萬的贊助費讓孩子去更好的學校。

大學的費用稍微有點頭疼,像我一年學費+住宿費(大約6000)+10個月生活費(7000)-助學金(3000)=10000。(這個已經是相當少了,正常大學生一年花個2W不要太輕鬆,我自己要兼職補貼自己生活)。父母打零工每年能存下20000不到(農村經常出現父母一方無工作,那就更加少),一個農村家庭供一個大學生勉強還不算很拮据。

綜上:對於農村家庭,大學以下的學費不太需要擔心,父母也支持孩子上學,但是大學的費用就真的是要省吃儉用也不一定能省出來。

2、農村孩子的情況。

在我就讀的農村學校裡,6年級開始就已經有學生打算退學了(不是升不了初中,只要你想讀初中,就一定有,是學生自己不想讀了),到了初三,你明天上課可能就發現周圍少了一個人,一問,不讀了,打工去了。到初三結束時,學生自己輟學的達到10%~20%左右,當然還有很大部分上課也不學,上課就搗亂唄。

你一定奇怪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孩子主動輟學,他們都去哪了?

大部分輟學的孩子是因為讀書對他們沒有吸引力,讀書能幹嘛?初中讀完讀高中,高中讀完讀大學,大學讀完呢?不知道,沒有人告訴過他們,周圍也沒有大學生,沒有,這裡考出去的大學生都不會回去的,包括我。

大部分人去打工,在親戚的公司,或者路邊的工廠,相比兜裡一毛錢都沒有地去上學,去工廠打工每個月有幾千塊錢的收入,能去網吧上網,能吃能喝,還不被學校老師管著。你體驗過16、17歲兜裡沒有一毛錢的感覺嗎?

3、教育資源的匱乏,學習的樂趣。

來一個農村學校教書的老師,本身是什麼水平不言而喻,特別是英語和語文老師,完全就是瞎教。(我初中的時候,老師的教學對於我就已經沒有意義了,只能靠自學),教師只是一份養家餬口的職業,反正這所學校每年都這樣子,每年都沒有一個學生考上本市最好的高中,一些教養不好的學生甚至欺負老師。老師水平+態度,決定了教學的質量。

在這樣的學校上課註定是無聊乏味的,能吸引多少的學生呢?還不如輟學打工賺錢去網吧實在。另參考:孩子嫌任課老師長得太醜不願意去上學,怎麼辦?

4、農村孩子的成績水平。

因為3的原因,農村孩子中考的時候成績就已經處於很大劣勢了,然後如果你在我們學校排名前20(一屆200人),恭喜你,你就被縣城一所很普通的高中錄取,再努力點,考上2A,極個別能上1本。

令人絕望的是:這基本就是正常情況下我所在的村子的學生在學習上付出最大努力,所能夠達到的極限,這個成長路徑是你自己再努力也無法改變的,這麼多年來,基本如此。(除了我等特例)。

5、城鎮孩子對比農村孩子。

城鎮的孩子享有的教育資源使得其在成績上很輕鬆碾壓農村同水平孩子,並且基本沒有可能在高中前輟學,因為沒地方去。即使成績不好,沒關係,因為城鎮的孩子有各種改變命運的途徑。

1、請家教,哪科不行補哪科,從小學補到高中,至少能保證及格,基本能考個中等。2、中考考砸了,沒考上市裡前幾的公立高中,沒事,交贊助費,託關係,硬上。3、交贊助費託關係也上不了公立高中的,上私立學校,學費貴點沒關係。4、最終還是考不上,咱考個託福什麼的出國唄,回來就是海歸,一口英語就是TOP2的大部分學生都比不上。

總結:

1、城鎮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太多的糾錯程序,就像企業非常完善的內控制度一樣,除非執行的人水平實在是不行,要不總能維持正常的運作水平。(這種模式我看過很多,也接觸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就不舉例了)

2、教育確實是一種投資,但是講的是城鎮的孩子,跟農村孩子沒多大關係。

6、以我的例子,說說我理解的所謂“教育是一種投資”。

中考的時候,按理說我也應該是要走上我所描述的那條路,然後最多考個1本,211、985做夢都不敢想,而且當時那所學校免了我所有的學費(大約1500一個學期),要不是我舅舅的原因,我肯定就去了。舅舅也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當時我外公斷絕他生活經費試圖讓他回來經商,但舅舅還是堅持讀完了大學。舅舅承擔我學費讓我去隔壁縣一個私立學校就讀,一學期學費抵得上我一年大學學費(而這僅僅是全額學費的一半)。進去的時候成績排名在班裡300/1000.如果我維持這個水平,我就能上一所一本稍微偏上的學校。(這時候你知道什麼叫“教育是一種投資吧”,同樣的人,只是因為報了不同的學校(花更多錢),一個努力能上一本,一個維持了就是一本偏上)。也是在這裡,我見識到部分一年贊助費10萬進來的土豪,才知道“教育是一種投資"到底代表著什麼。

============================================================不補充具體的地理位置主要考慮到:

農村的父母基本沒多大見識,可能這輩子都沒離開過本市,甚至本鎮,不可能具備多遠大且堅定的教育理念,即使有,這種理念只能在很小程度上影響農村孩子(人是受利益驅動的,農村讀書這麼窮,無聊,不自由的生活連去血汗工廠打工都不如),我已經說了,即使那些渴望讀書並付出努力的孩子,最終的成就也非常有限,而最重要的物質支持,全國所有農村應該都處於大致的水平。(補充,我這邊是粵東,可能條件還稍微好點)============================================================

繼續補充一點關於“農村父母不太可能具備多遠大且堅定的教育理念”:

農村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態度,是“無所謂和搖擺不定”。如果孩子成績好,父母很可能支持,如果孩子成績不好,父母就說你去打工吧。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能給父母長臉,幾戶人家碰一起很快聊到你家孩子的成績,甚至於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的獎狀貼在大廳,成績好的孩子的父母會有一種虛榮感(儘管這跟他們很可能沒關係),成績不好孩子的父母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選擇讓孩子去打工,這樣家庭的收入就有了很大的提升,以此來消除挫敗感。(城鎮就無法如此)

Wilson䵼吃冷芝士


看到這個深有感觸的問題來回答一下,非常值得!拿本人來說吧,身處農村孩子爺爺腦血栓十多年,辦完喪事後經濟上捉襟見肘,兩個孩子同時上大學,壓力變動力吧,記得最清的是2013年夏天,有30多個高溫日,就靠這種無形的力量,在工地上一天沒歇挺了過來,一門心思攢錢供倆孩子上學。我兒子讀研期間勤工儉學,再加上獎學金,一家人共同努力現在畢業都工作了。女兒任教幾年了,兒子進了國企。雖說剛開始起點低,但學歷是敲門磚,知識是無形的財富!不再像我們這代人,背井離鄉顛簸流離了,也為下一代奠定了基礎。所以我認為很值得!


顧蘭芳3


我家一兒雙胞胎倆女,倆女本科兒身有疾,小孫是我一手帶至這上六年級全天候服條,吃穿住行作業樣樣離不開我,這就說天下父母心,把一生所有精力體力錢財都注入兒女孫身上,這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無私獻,身心皆疲還感到天比的高興和榮耀。


W雨亭


當然值!苦也就是這幾年,學成後家裡的環境就會改變。不供他們出來,可能就得窮一世。我也是農村的孩子,我父母供我們姐弟倆上大學也是家徒四壁。我畢業工作以後和我父母一起供我弟弟。等我弟弟在畢業工作我們家裡現在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想脫貧靠教育!


山野兔


當然值得,我一直堅信知識改變命運。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當年也是家裡三個孩子讀書,家裡也是以靠種地為收入,父母在集市上擺攤掙點買菜錢。

我有哥哥和姐姐,我哥哥大我7歲,我姐姐大我1歲。哥哥考上了重點大學,他考上大學那年我記得我上初中,他考上大學的同時也會經常寫信鼓勵我們,我高三沒有考上大學,哥哥把自己攢的3000塊錢給我復讀,最後我考上了普通的本科學校。姐姐初中沒有考上就上了中專。我大學也是拼命學習,拿過各種獎學金,然後當過班長入了黨,大四的時候去了法國公司實習,畢業留在上海的一家美國公司工作,工作兩年自己創業,創業四年積累大概300萬的家業,當然還是要繼續奮鬥,但是這些對農村小孩是不敢想的,都是通過讀書得來。我哥哥是以加外企主管,年薪也是60多萬。都是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姐姐因為沒有考上大學留在老家,生活還算小康,我計劃再多賺點錢幫她買套房子。

辛苦只是暫時的,將來讀書出來,再努力奮鬥,會加倍掙到錢,眼光要長遠一點,不要為了眼前的小的利益放棄讀書。


松哥教做題


仲年今年快70歲了,他是一個”老三屆”畢業生。因為自己當時沒能考大學,下決心要讓自已的三個兒女都上大學深造。那些年,仲年兩口子為讓孩子上學吃得苦多得數不清。不過現在好了,三個兒女都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老兩口完成了心願,兒女們也都很孝順。仲年心裡覺得自己一輩子做了最值得做的一件事。

心願

因為自己沒能考大學,心裡一直覺得遺憾。決心讓兒女們一定上大學。倒不是完全是為了改變兒女們的命運。仲年常說,讓孩子們上學唸書,就是讓他們做個明白人,讓他們多長些本事。能夠為國家為社會多做些工作。為自己的一生換個活法。

抱著這個心願,從小就認真教育孩子,嚴格要求孩子。誰的成績不理想,一定會苦口婆心的說服你,直到你成績上去為止。

努力

孩子們一天比一天大了,小學中學花錢很少,大學的花費可就多了。仲年給家裡定的辦法是開源節流。仲年負責開源,他讓妻子在家裡照顧老人孩子還有種地。自己到城裡打工,為了多掙些錢,他爭著幹髒活累活。什麼活掙錢多幹什麼。就這還經常加班加點,目的只有一個,多掙錢供孩子們上學。

妻子和其他人負責節流,儉省節約。吃穿用樣樣打算,不給人家攀比。孩子們也都學會了節儉的習慣。

就這樣,有時侯還湊不夠孩子們的學費。為了湊錢,仲年和妻子曾總賣了好幾次血呢!

收穫

孩子們也很爭氣,都用優異成績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參加了工作,實現了仲年的心願。仲年覺得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朱增林呀


父母供兒女上大學的事,我最贊成。可惜,我們孩子沒有上大學那根筋,想供都沒機會。父母供子女上大學,那是智力投資,回報快著呢,就是賣房子賣地也得供,值得。

我村的王美術兩口子十幾年前,就靠做小買賣,供兩個兒子上大學,錢不夠,就從孩子舅家借,借錢時就向舅爺子把醜話說頭,你們把借給我,是供你甥生上大學,得等你甥生畢業掙錢了再還你們,追著趕著要錢不行,我真還不起,現在腦袋屁股都是饑荒。舅爺子們聽完直笑,甭害怕,說啥也不要。兩口子勤勞地經營著幾畝地,賣點糧食錢也給孩子們攢著,賣幾頭肥豬錢也給孩子們留著,省吃儉用,終於,熬到了兩個兒子大學畢業,有了穩定的工作,聚妻養子。老兩口不僅還清了債務,還裝修屋子,添置了彩電,空調……老兩口子可享福了,坐飛機去上海,坐高鐵去石家莊,說走就走,花錢兩兒子供,敞開樂。這不就是智力投資的好處嗎?奉勸家長朋友們,只要你孩子,有上學深造的天賦,就是到處借找,或是打苦工,也要供孩子上學,千萬別把孩子耽誤了。這樣的投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