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絕句》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感情?

用戶1983545020574


杜甫的《絕句》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感情?

安史之亂爆發後,中原處處是戰爭動亂,詩人也經過了一系列的顛沛流離。到了晚年,他躲避戰亂,到了成都,終於獲得了相對安定的生活環境。這首《絕句》大概寫於760年春天,借成都草堂的環境描寫,抒發了寧靜愉悅的情懷。

原詩如下——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通體對仗,句句入畫,寧靜溫馨,又極為壯闊,可謂想落天外,視通萬里。

尤其“窗含西嶺千秋雪”的“含”,“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泊”,兩個動詞的運用,不僅昇華了練字的境界,也似乎給人感覺:草堂高居雲端,空曠無比,“西嶺千秋雪”成了“窗含”之景,“東吳萬里船”成了“門泊”之象。

說到這裡,想起當年我們在山西運城的博文圖片:壁掛公路“管窺”井底村。

“管窺”二字就是“含”與“泊”的模仿性運用,仔細體會,自然能發現箇中奧妙。


傻吃悶睡871


杜甫,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唐玄宗開元年間,他曾遊歷吳、越、齊、趙等地。其後困頓長安,官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天寶十四年安史亂起,他顛沛流離,為叛軍所虜,後逃至鳳翔,唐肅宗署為左拾遺。因施救房琯,貶華州司功參年,乾元二年,他棄官西行,舉家經泰州,同谷,歷盡艱辛,入四川,住成都,他的好友嚴武鎮守西川,任他為節度使府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代宗大曆三年,攜家出峽,漂泊鄂、湘一帶。後死於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杜甫的絕句《戲為六絕句》就很著名,他開創了以詩論詩、品評作家作品的先例。他的前三首是作家論,後三首是藝術論。

《戲為六絕句》之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

這是一首杜甫對前輩的點評。

《戲為六絕包》之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戲為六絕句》之三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於漢魏近風騷。

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兩首都是對唐初,四傑的評價,前首,雖有文才,而浮藻淺露。後一首,緊承上一首,同樣是對,四傑,作出歷史的評價,其意就是,即使是,四傑,的詩文,趕不上漢魏作品,不像他們接近風騷的傳統和精神,但他們創作的能力和水平,你們是瞠乎其後,望塵莫及的。

《戲為六絕句》之四

才力應難跨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這首指的是,才力, 感嘆當時還沒有出類拔萃的詩人,還沒有跨越前賢的作家。

《戲為六絕》之五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主。

意為,今人愛慕古人,不宜菲薄,前人的清詞麗句,亦直擷取。

《戲為六絕》之六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這首為總有性的論述。

還有,杜甫,寫於唐代宗大曆元年的《解悶十二首》,在此我只說其中的一首

《解悶》之一

李陵蘇武是吾師,孟子論文更不疑。

一飯未曾留俗家,數篇今見古人詩。

這是一首評論孟卿雲的詩,肯定了孟卿雲的詩歌理論和創作。

杜甫的《戲為六絕》寫於唐肅宗上元二年,當時他已經五十歲,而《解悶十二首》是他五十五歲所作。他的詩多數真實地反映了唐代社會經安史之亂,由極盛而走向衰落這一轉折的重大的歷史事件,因而也稱為,詩聖,譽為,詩史!🐴🌺🌺





飛天ZY漫雪


杜甫的《絕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安史之亂後,杜甫回到了成都的草堂。經過大亂流離的詩人,終於可以過上安定的生活,心情大好。《絕句》正是在這環境安定的境況下所作。詩中濃濃的透露出詩人對安定生活的滿足和幸福。

秀麗的江山在春天柔和的太陽下生氣蓬勃,花花草草在溫暖的春風中散發出芬芳。凍土融化溼泥柔軟,燕子忙著銜泥做窩,沙地被太陽曬得暖暖的,鴛鴦在溫暖的沙土上閉目曬太陽。

一幅多麼優美的春日圖景。詩人以遲日、春風、燕子、鴛鴦的各種形態,描繪出春天的美好、溫柔,正是詩人的愉悅心情和對安定生活嚮往、滿足的寫照。


8232354703122老三屆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這首詩是詩人杜甫經過兩年的流離奔波回到草堂之後,面對浣花溪一帶的春光而作。

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寫照,飛燕的繁忙蘊含著春天的生機勃勃,鴛鴦的閒適則透出溫柔的春意,一動一靜,相映成趣。

表達了飽經離亂漂泊之苦的詩人在相對安定和平的環境下喜悅的心情。


愛汕美食


杜甫的詩中絕句有不少首,但最知名的當屬"兩個黃鸝鳴翠柳"這首,初中時都學過,故一般講杜甫的絕句,應指的是這首。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也避難往梓州,第二年安史之亂平定,再後一年,嚴武還鎮成都,杜甫得知這位故友消息,也回到成都草堂,此時他心情極好,情不自禁,寫下即景小詩,興到筆隨,未擬題,乾脆以絕句為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上聯一組對仗句,首句新綠柳枝有成對黃鸝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次句藍天成行白鶯飛翔,兩句一連用黃.翠.白.青四種鮮明色彩,織成一幅絢麗圖景,再加上首句有聲音描寫,表現出歡快的心情。下聯又是一對仗句,上句寫憑窗遠望西山雪嶺,用一個含字,此景就彷彿是嵌在窗框中一幅雪景畫,下句看到門外江岸邊停泊的船,船本常見,但萬里船就意味深長,因連年戰亂,交通阻絕,現戰亂平定,才能看到東吳來船,詩中萬里船與千秋雪相對,空間之廣,時間之久,詩人身居草堂,視通萬里,思接千載,何等開闊的胸襟。全詩四句,一句一景,而構成統一意境的是詩人內在情感,一開始草堂春色,詩人情緒是陶醉喜悅的,隨著景色轉換,視線遊移,江船的出現,應是觸動了鄉情,四句景語很好的表達了詩人複雜細膩的內心活動。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這首詩,頭腦會浮現四幅畫面,但畫終不是詩,畫鳥畫不出鳥鳴,畫雪畫不出千年雪,畫船畫不出萬里船,詩畫有別,各有其長,但還是想選幅畫,看名家是如何以畫表達這詩意的,陸儼少著名的杜甫詩意冊頁中的這幅,可能是能找到的最好的詩意圖。






瀚墨尋夢


杜甫題為絕句的詩有不少,詩人有時面對動人景物,有感而發,隨口吟誦,一時可能並不擬題,信手用詩的格式“絕句”作為詩題。比如,有“絕句二首”(五言),有“絕句四首”(七言),還有“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等,不知題主具體指的是哪一首?這些絕句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均是杜甫在流寓四川成都時所作。安史之亂爆發以後,杜甫攜家帶口流落到四川,在朋友嚴武等人的庇護資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茅屋數間棲身。並在此居住數年,度過了他人生中難得的快樂時光,這期間他的詩也一改沉鬱悲涼,體現了難得的歡快輕鬆、清新明亮。比如這首: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前兩句中,“兩個黃鸝鳴翠柳”,是近景,“一行白鷺上青天”,是遠景,遠景近景相互對應配合,形成立體的景象描繪,使這首七絕開篇就境界闊大雄渾,詩的立意從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的景物中,飛躍升華,顯得卓爾不群。“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兼顧時間和空間,在兩方面都拓寬了深度與廣度,也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千秋雪”極言時間悠久,西岒指成都以西的眠山,頂峰常年積雪,天氣晴朗時,在藍天白雲斜陽的烘托映襯下,氣象萬千,雄視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天上白雲蒼狗,而西嶺卻亙古不變;“萬里船”卻言空間廣闊,而“門泊東吳萬里船”是虛寫,以點帶面,吳地富庶繁華、商賈發達,但安史之亂中,百業調弊,民不聊生,隨著平叛戰爭的推進,吳地等廣大地域也在逐步恢復元氣,重現生機,這讓一向心繫家國、掛念蒼生的老杜心情明朗歡愉起來,這句也可算是“便下襄陽向洛陽”的鋪陳。

全詩點面結合,遠近結合,動靜結合,色彩鮮明,時空交錯,增強了意境的立體感,有著油畫般的亮麗,更有水墨山水的意蘊,宛若一幅咫尺萬里的壯闊山水畫卷,同時,節奏音律歡快和諧。詩人身在浣花溪畔,思緒飛揚千載,視野睥睨天地,胸襟開闊萬里,語言沉雄豪健。全詩四句二十八字,千錘百煉、句句對仗,簡直是結句煉字、格律對仗的教科書。總之,這首詩境界廣闊,寄託高遠。既有杜詩一貫的氣韻沉雄,又舒暢明快,體現了杜甫難得的好心情。





曉行凌波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深居榕城,對春光美景發出感嘆,這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泓碧水灣,柳浪翩翩,黃鸝鳴唱,白鷺上青天,遠處的西嶺山頂積雪終年不化,水邊停泊著可以遠行的航船,這讓詩人無限開懷,於是即景作出這篇千古絕句。

杜甫一生作詩無數,流傳千古,他的作品大多數表現出作者對民間疾苦的感懷悲憫,對自身境遇的不平,像《絕句》這樣的浪漫主義作品其實不是很多,這首詩之所以被千古流傳,與作者高度的文字功底分不開,寥寥數語就讓一幅美景躍然紙上,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鄞粵強


杜甫的絕句存世的七言五言共一百三十餘首,不知你問的是哪一首,如何作答?總不能給你全答吧?


雲鶴166082174


杜甫是唐代最箸名的詩人之一,在中國的詩壇上譽為。他是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詩。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堪。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理念,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社會的腐敗,現實環境中的黑暗給予批評與揭露。他的詩歌創作始終圍饒人民的困苦,對國家的沒落產生了詩人豐富的情感。

說杜甫居草堂,唐上元二年四月,梓州刺史段子璋叛,自稱梁王。由節度使崔光遠率兵征討,部將花敬定斬段子璋,大驚東蜀。因而崔被罷官,而花恃功自傲,縱情聲色。杜甫覺得這社會驕橫實才令人難於忍受,作了一首頌揚中寓有諷意的絕句。詩云: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人江風半人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意思是說:宴會上的音樂之美,可比天宮之樂。其實弦外之音是對花將軍的花天灑地,縱情聲色,進行諷刺。將狠批花將軍的淫樂無度,奢侈腐化。楊慎對詩評是,"花將軍恃功驕恣,杜公此詩譏其僭用天子禮樂也,而含蓄不露",摘。此語雖求之過深,但安史之亂後玄宗入蜀,帶去了一批宮廷樂舞人,後來散落民間,因此在蜀也能聽到宮廷音樂。又此詩風格在杜甫絕句中別是一格,具有盛唐風韻。仇兆鰲讚道:"此詩風華流麗,頓挫抑揚,雖太白,少伯無以過之"。

這是杜甫諷刺抨擊社會的不良現象,但他也有真正頌歌社會的。如七絕,詩云:

秋風嫋嫋動高旌,玉帳分弓射虜營。

已收滴博雲間戍,欲奪蓬婆雪外城。

好了,話說得太多,還是讓詩友們細細咀嚼,品出美味佳餚。不妥見諒。





冰路化工


杜甫的(絕句)二首!遲曰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註釋:…指的是春天的太陽。這句是說燕子街泥作巢穴,飛來飛去。因為沙地暖和,所以,鴛鴦貪睡。這四句描寫景物。詩人那種愉快的心情能夠體現出來了。春天的陽光明媚和煦溫暖,大自然一片生機勃勃的美麗影象。春風吹來,帶著花草的清香,河灘上冰雪融化,泥土變得潮溼而鬆軟,引得燕子飛來含泥築巢,溫暖的沙子上迀偎依著一雙雙的鴛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