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早期欧洲宗教与皇权

1.举步维艰的传播

自公元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人的王国—墨洛温王朝以来,由于墨洛温王朝的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暧昧不清、半信半疑,即使在获得了墨洛温王朝统治者名义上的信仰的情况下,基督教在欧洲社会的推广也并未取得巨大的进展,在对西欧社会的原始多神教的信仰攻势中,基督教也没有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在对世俗政权的影响上,较于中世纪盛期也是非常轻微。但是在墨洛温王朝的统治下,基督教作为一个区别于传统多神教的一神教信仰,好歹在西欧社会站稳了脚跟。

中世纪早期欧洲宗教与皇权

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

中世纪早期欧洲宗教与皇权

克洛维


2.篡权者带来的转机

“矮子丕平”一个著名的权谋家,也是“丕平献土”的当事人,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担任了墨洛温王朝的宫相,大权在握,几乎将墨洛温的国王玩弄于股掌之间,到了丕平,他继续接过父亲的职位,担任墨洛温的宫相。实质上,经过了几代人的架空,此时的墨洛温国王,已经是一个被拥立的傀儡,毫无权力可言,而野心勃勃的宫相丕平,则想要取而代之,由一个权相,变成真正的国王。丕平急于寻找一个合理的借口,尤其是来自宗教的支持,来为自己日后的篡权行为正名,同时也需要宗教的力量来增加自己权力的合法性,于是,丕平遣使找到了日益遭受伦巴第人威胁的罗马教皇说到“法兰克国王虽属王族和称王,可除在公文上签名外实际没有任何权力。”罗马教皇自然明白丕平的暗示,他此时也需要掌握法兰克大权的丕平的力量来对抗占据着意大利的伦巴第人,并借此抬高宗教的地位,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公元751年,罗马教皇圣匝加派大主教来到巴黎为丕平加冕,向世人宣示着丕平作为法兰克国王的合法性质。自此,墨洛温王朝结束,加洛林王朝开始。自此之后,欧洲世俗君王的合法性,除了是否遵照《萨利克法典》之外,还需要来自宗教的承认,这也为后世宗教与世俗的纷争埋下了祸根。

中世纪早期欧洲宗教与皇权

矮子丕平

公元754年,应罗马教皇邀请,法兰克国王丕平进军意大利,击败盘踞在意大利的伦巴第人,并强迫伦巴第人将拉文纳等地区交由教皇掌管,自此教皇国成型,史称“丕平献土”。

新建立的加洛林王朝与旧的墨洛温王朝不同,加洛林的统治者放弃了对基督教的暧昧态度,转而成了基督教的坚定支持者,在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下,基督教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历代加洛林皇帝的支持下,基督教信仰逐渐取代了西欧社会的原始多神教信仰,成为了主流。相对于10世纪之后的欧洲,加洛林时代的欧洲世俗政权与宗教势力之间的关系较为和睦。

3.“罗马人的皇帝”

丕平死后,其子查理与卡洛曼继承了法兰克王国,查理统治西部,卡洛曼统治东部,公元771年卡洛曼死亡,查理继承了哥哥卡洛曼的领土,成为了全法兰克人的王。查理在位期间,在原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大力扩张领土,征服了萨克森,征服了伦巴第,与阿瓦尔人作战,在伊比利亚半岛抗击穆斯林,最终使法兰克王国成了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再次统治大部分欧洲地区的势力。查理在被征服的异教徒国家,强制性的推行基督教。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将查理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自此意味着西方世界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不再是独立的,而是屈从于教会的。

中世纪早期欧洲宗教与皇权

查理大帝

在加洛林王朝结束后,为了加冕成为“罗马人的皇帝”,欧洲的君主们与教会做了长达500余年的斗争,直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得到了教会的授权,自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后,“罗马人的皇帝”不再必须由教皇在罗马加冕,自此后世俗权力才慢慢占据上风,并在30年战争后战胜教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