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不一定與“溼氣重”有關,分清內外因才好治療

溼疹不一定與“溼氣重”有關,分清內外因才好治療

溼疹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皮膚病,病因比較複雜,中西醫都在比較早的時候就認識到了這個病。不少人望文生義,認為溼疹就是所謂的“溼氣重”導致的。其實,“溼疹”更多的是反映出疾病急性期出現水皰、滲液等情況。

當然在某些部位,如乳房下、外陰等處,局部不易透氣,尤其是肥胖人士,不少部位皮膚直接相貼,持續有汗液產生而潮溼,也是容易出現溼疹的部位。汗液或潮溼確實可以誘發或加重溼疹,然而溼疹的實際病因要複雜得多。

中醫上,溼疹稱為溼瘡、浸淫瘡、旋耳瘡、奶癬、繡球風等,認為其發病原因主要與風、溼、熱三個因素失衡有關。根據患者病情不同,可辨證分為熱毒、溼阻、溼熱和血虛,或者溼熱交阻、脾虛溼盛、溼瘀互結等。

溼疹不一定與“溼氣重”有關,分清內外因才好治療

可以看出,即便按中醫理論,溼也只是溼疹發病中的一個因素,而且這裡的溼指的是溼邪,跟我們平時所說的溼氣也有不同。因此,患了溼疹不一定跟溼氣重有關,如果不按中醫辨證而用藥治療,不但不會治病反而可能會加重病情。

西醫則認為溼疹的病因比較複雜,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內因方面有遺傳、免疫功能異常、其他系統疾病引發等;外因有過敏原、化學物質刺激、病原體、環境因素等。通常溼疹的發病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此外,精神情緒因素也會誘發或加重溼疹。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幽蘭健康」,為您提供健康知識、健康檔案、健康諮詢一站式健康服務!

皮膚病學專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從頭到腳皮膚好》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溼疹不一定與“溼氣重”有關,分清內外因才好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