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上的自罚三杯,为什么不是一杯?古人说出原因,看完涨知识了

中国是一个酒文化非常成熟的国家,喝酒也是很有讲究的。在喝酒的过程中,有的朋友对酒桌上的礼仪不是太明白,我们都知道,敬酒的时候连敬三杯,而罚酒的时候也是连罚三杯,比如说,朋友聚会或者同学聚会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迟到了,那个人就会说“我先自罚三杯”。

为什么不是敬酒一杯,罚酒一杯呢?这个“三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为什么流传至今还能被大家推崇?

酒局上的自罚三杯,为什么不是一杯?古人说出原因,看完涨知识了

在古代的时候,三和九一般都是被认为是最大的,而且,皇家都是以九为大的,自称是九五之尊。而民间呢,是以三为大,很多事都是以三来界定的,像“事不过三”“约法三章”等等,所以喝酒也是以三杯为限。演变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如果用“三杯”的话,也就是说足够表明心意了。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接着往下说。

酒局上的自罚三杯,为什么不是一杯?古人说出原因,看完涨知识了

首先,第一杯

古人喝酒,讲究以“三爵杯”为礼,开场的时候,主人会向大家敬酒,表示对各位的欢迎。作为主人一定要在客人喝之前喝,这一杯叫做“献”。主人先饮,这也是一个礼节,暗示着“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这就是咱们说的第一杯酒了。

酒局上的自罚三杯,为什么不是一杯?古人说出原因,看完涨知识了

然后,是第二杯

在双方相互喝完第一杯之后,接下来就是“酬”了。就是说等主人喝完,客人出于礼貌感谢,回敬主人,客人需要回饮一杯,这个礼节叫作“酢”也称作“报”,这就是第二杯酒了。

酒局上的自罚三杯,为什么不是一杯?古人说出原因,看完涨知识了

最后,是第三杯

接下来,第三杯,主人为了能够劝客人多喝一点,自己就得先做出表率,这个就叫做“应酬”。所以,酒过三杯,就是应酬了,这也是很多地方喝酒时,有一个“头三杯”的讲究。

在《礼记》中,有一个记载说: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已退。这里就是“头三杯”最好的一个证明了。

酒局上的自罚三杯,为什么不是一杯?古人说出原因,看完涨知识了

其次,我们再说一下,连罚三杯。酒局上说错话、做错事、或者迟到了等等,都会主动的说“我自罚三杯”,这样大家就不会计较太多,无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会一笑而过,这酒局有一个圆满的结尾。

酒局上的自罚三杯,为什么不是一杯?古人说出原因,看完涨知识了

我们现在参加酒局的时候,之所以觉得很和谐,气氛很好,这也跟这些礼仪有一定的关系。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酒桌上三敬三罚的规矩,虽然很多人不知道它真正的来源,但是在酒局上依旧愿意传承。

这就说明这个规矩对大家有用,传承这么久依旧不被摒弃,说明它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酒局上的自罚三杯,为什么不是一杯?古人说出原因,看完涨知识了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敬三杯罚三杯”这样的说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