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早搏時怎麼辦?早搏是心臟病嗎?

姜非子牙


門診來了一個姑娘,還有一個月就要高考。最近心慌,做了一份心電圖提示心臟病早搏,這可怎麼辦?孩子非常擔心。

詳細詢問後得知,小姑娘很辛苦,一直晚上11點後才休息,最近晚上為了提神,就喝一杯咖啡,最近一年活動也很少。


家長問吃什麼藥?嚴重不?

王醫生說:暫時不用吃藥,但需要好好休息,還剩一個月就高考,該掌握的也掌握了,不會的現在也很難在短期內掌握了,按照正常的學習節奏鞏固就行,不要熬夜了,有空白天抽點時間活動活動。

家長聽了放心多了,還補充說:孩子學的不錯,就是要求太高,壓力太大。

這個小姑娘也是早搏,嚴格說也算一種心臟病,但只是因為勞累引起的心臟反應,目前不需要藥物治療。經過休息調整後都能正常。並不是說所有的早搏都需要藥物治療,關鍵看原因。

早搏是什麼⊙∀⊙?

我們正常心臟比較規律的咚噠咚噠的一下一下跳動,當在某種情況或某種疾病下,心臟就可能不正常跳動,在正常跳動前突然提前跳動,這一次提前跳動就叫心臟早搏。常常導致心慌、心悸、氣短、乾咳等不適。


早搏怎麼辦?

遇到早搏我們首先得判斷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因為不同原因導致的早搏,對待的太態度不一樣。

我們首先得排除各種氣質性心臟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高血壓、心衰、風心病、肺心病等等幾乎所有的心臟病都會出現早搏,我們第一步就是先排除這些心臟病,排除這些心臟病的辦法就是症狀+心電圖+心臟超聲。如果是這些心臟病導致的早搏,那麼治療首先治療這些心臟病,在此基礎上,決定是不是要治療早搏,有時候原發心臟病治療後早搏就能得到控制。

如果沒有心臟病我們還要排除其他疾病,因為很多疾病也會導致早搏,比如電解質紊亂,發熱,炎症,腦血管疾病,甲亢等等臨床很多疾病都可能會導致心臟早搏,治療這些疾病後早搏就會消失。

如果我們排除了這些問題,我們普通健康人在某種刺激下也可能會出現早搏,比如勞累、熬夜、緊張、喝酒等等原因,就像這個小姑娘熬夜加喝咖啡都會誘發早搏。經過休息後如果早搏減少或消失,那是最好的結果。但如果早搏比較多,一天24小時幾千次,甚至幾萬次早搏,即使沒有原發心臟病,那也要考慮是心臟病,就是原發性心臟早搏,也需要積極治療。



總之,心臟早搏不能說一定就是心臟病,也不能說心臟早搏就不是心臟病,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認真評估後才能判斷心臟有沒有危險,要不要治療。

【有任何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的問題,可私信我,我會盡快回復您。】


心血管王醫生


  心臟早搏是常見的心律失常,早搏在正常人群中比較常見,早搏雖是心臟的不規則跳動,但並不是都由心臟疾病造成的。正常人群如果長期情緒緊張、激動、焦慮,過多吸菸,大量飲酒,喝濃茶等因素刺激都可能會引起早搏。多數人並沒有不適症狀,但是頻繁早搏,通常會有心悸、胸悶、疲乏等不適反應。

  頻繁性的心臟早搏可能與一些慢性疾病有關,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貧血、低血鉀、發熱等。當然各種器質性心臟病也會引起早搏,如風溼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心臟疾病。在較嚴重的心臟病基礎上,發生頻繁的早搏可能會引起心絞痛,甚至心力衰竭。

  出現心臟早搏時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出現心臟早搏時不必過於緊張,請醫生進一步檢查早搏原因,評價早搏的嚴重程度。對於沒有器質性病變的早搏,只要去除誘發因素,早搏便可逐步消除。偶發性早搏,一般不必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菸,不喝酒,不喝濃茶,不長期熬夜,保持放鬆愉快的心情等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早搏的發生。

  其次,對於頻發性早搏,尤其有心臟病基礎的患者,可能會演變為嚴重心律失常,或導致心絞痛,需要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如心得安、異搏停等。

  再次,對於藥物治療無效的頻發早搏,病人無法耐受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射頻消融治療。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心臟早搏我們經常提起,很多時候覺得心臟不舒服去看了醫生之後就會得到這樣的答案。事實上,“早搏”的分類很具體也很繁雜,同時針對不同的早搏類型及程度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我們用“有點早搏”來概括自己的症狀有時並不科學,甚至可能延誤治療。

早搏,專業來講稱為“期前收縮”,分為房性期前收縮跟室性期前收縮兩種。前者是由於心房部的異位起搏點造成的心臟節律異常,在60%的正常人中也會出現個別的房性早搏;後者是心室部位的異位起搏點異常放電造成的,少數正常人會出現,但更多的是在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才會發生,因為節律異常的部位在射血功能更為重要的心室,所以影響更大,出現的更頻發的話應及早就醫治療。

房性期前收縮通常無需治療。當明顯症狀或因房性期前收縮觸發室上性心動過速時,應給予治療。吸菸、飲酒與咖啡因可誘發分性期前收縮,應勸導患者戒除或減量。治療藥物包括鎮靜藥、β受體阻滯劑等,亦可選用洋地黃或鈣通道阻滯劑。房性早搏主要的就是要預防進展成為房顫,房顫一旦出現,症狀可能會突然加重,血栓相關事件發生率升高,嚴重影響生活治療。因此,多數房早雖不需特殊治療,但也應引起注意。

而對於室性期前收縮,在發現後可以針對性的保守治療,藥物基本同上。如果症狀明顯而對於心悸、胸悶氣短等症狀明顯的患者,並且holter檢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顯示24小時內抓取到15000-20000個室性早搏時可能需要進行射頻消融手術治療了,但射頻消融手術目前來看有一定復發幾率,達到手術指徵的患者如果有手術意願建議專科就醫詳細諮詢。另外,出現室性早搏時建議檢查心臟彩超,除了判斷心臟功能,檢查是否有心臟結構性病變外,評價左心室是否有進行性的增大,對於室性早搏的治療有決定性的作用。

至於說早搏是不是心臟病,應該說它是提示有器質性心臟病的一個直接的臨床表現。但並不是所有早搏都是心臟出了問題,或者需要治療。但及時干預控制進展是必要的。

以上是對房性及室性早搏的簡單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心血管守護者貢鳴說


醫學上稱為期前收縮,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早搏也叫期外收縮或額外收縮,是起源於異位起搏 點而與當時的基本心律中其他搏動相比在時間上過早發生的心臟搏動,故實際上是“過早異位搏動”的簡稱。期前收縮按其起源部位可分為室性、房性和房室交界性,其中以室性 最為多見,房性次之。房性和房室交界性統稱為室上性。期前收縮是最普通的異位心律 與不整齊的心律,也是所有心律失常中最常見的一種。期前收縮常發生於竇性心律中, 也發生於心房顫動或其他異位心律的基礎上;可偶發或頻發,可以不規則或規則地在每 一個或每數個正常搏動後發生,形成二聯律或聯律性期前收縮。

期前收縮可發生於正常人,但心臟神經官能症與器質性心臟病患者更易發生。情緒 激動、精神緊張、疲勞、消化不良、過度吸菸、飲酒或喝濃茶等均可引起發作,亦可無 明顯誘因,期前收縮可無症狀,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暫停感。頻發的期前收縮可致乏力、頭暈等症狀,因心排血量減少所致,原有心臟病者可因此而誘發或加重心絞痛或心力衰竭。

對於早搏該如何治療呢?應根據患者是否有無器質性心臟病,是否影響心排血量以及發展成為嚴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而決定治療原則。無器質性心臟病基礎的期前收縮,大多不需特殊治療。有症狀者宜解除顧慮,由緊張過度、情緒激動或運動誘發的期前收縮可試用鎮靜劑或 β 受體阻滯劑。 頻繁發作、症狀明顯或有器質性心臟病者,宜儘快找出期前收縮發作的病因和誘因,給予相應的病因和誘因治療,同時正確識別其潛在致命可能,積極治療病因和對症處理。


中華醫學科普


早搏也分很多種,是指非竇房結髮出的過早衝動引起的心臟跳動。早搏按其起源部位可分為房性、房室交界處性和室性三種,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見。早搏是一種常見病,幾乎所有的人都會有早搏,可見早搏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所以,對於單純的早搏,沒有特殊情況的早搏,我們是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的。

二、早搏就是心臟有病嗎?

引起早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常見的生氣著急、焦慮、失眠等情緒障礙,以及吸菸喝酒、刺激性飲料、加班熬夜等也可以引起早搏;其次非心臟性疾病也會引起早搏,比如甲亢、甲減、消化道疾病、電解質紊亂等等。所以,早搏的出現只是一種反應,並不是早搏就一定代表有心臟病。當然,心臟病也是引起早搏的一個常見原因,比如風心病、冠心病、心衰等心臟疾病,都會引起早搏。

三、發生早搏時怎麼辦?

其實大多數早搏不需要特殊干預。如果頻繁出現早搏,而且早搏引起了相關症狀,影響了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或者早搏引起了心臟結構功能異常,那麼我們就需要加以干預了。早搏的治療首先是去除誘因,比如口服藥物引起的,還是不良習慣引起的等等,去除誘因是必要的治療。其次是口服藥物治療,針對不同的情況,選擇藥物也不盡相同。最後就是如果這些情況下患者的早搏依然不能控制,而且數量較多,影響了心臟功能和結構,那麼就需要進行射頻消融治療了。

親,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早搏也分什麼情況下的早搏,情緒激動,焦慮,在劇烈運動情況下都會引發早搏。如果是沒有器質性病變的功能性早搏不算病,如果是有心臟病引發的病理性早搏,那就是需要特別注意了,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什麼是早搏?

心臟引發的早搏,又稱“病理性早搏”,心臟全天沒有休息,隨時都在跳動,跳動的頻率就像是一首有節奏的音樂,一首音樂都有特定的規律節奏,心臟早搏的意思,就像音樂突然停止,沒有聲音了,或者是突然音樂變快了,或者是突然音樂沒有節奏了。患有心臟病的人,更容易發生早搏,病理性早搏容易引起心臟病發作,嚴重的話人體會感覺到突然失重、眩暈雙眼發黑、心率過快導致渾身無力呼吸困難。

心臟病引發的病理性早搏發作時怎麼辦?

在早搏發生的情況下,不要著急,過於焦慮或者緊張的情緒會讓早搏加重,首先要確定患者的早搏嚴重程度,如果只是輕度,可以讓患者平躺,躺不下的可以找個能倚靠的位置,患者是可以溝通的,找到早搏的原因,如果是情緒問題就安撫情緒,如果是體力問題就好好休息,輕度早搏是不用醫生介入治療的。

如果心跳過於嚴重的話,可以服用藥物,然後保證周圍通風,呼吸冷空氣,條件允許的話,如果還沒有緩解,那就抓緊時間到醫院進行治療,心臟問題不是兒戲,不能存在僥倖心理。大家都知道心細胞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心臟發生嚴重損傷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傷。

早搏的嚴重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礎心臟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只靠單一的判斷是不合理的,如果患者有基礎性心臟病,在發病的時候最好還是到醫院進行救治才是萬無一失的選擇。


羅民教授


早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一般來說,單純性的早搏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是如果早搏併發其他心臟疾病的時候,應該先治療原發的心臟疾病,如果早搏比較嚴重,可以考慮通過射頻消融術進行治療。

好消息:您想更加健康長壽嗎?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橙醫生心腦課堂每日為您送上實用、靠譜的心腦血管科普知識。


橙醫生健康課堂


什麼是室性早搏?

在竇房結衝動尚未抵達心室之前,由心室中的任何一個部位或室間隔的異位節律點提前發出電衝動引起心室的除極,稱為室性期前收縮,簡稱室早。

早搏有哪些?

根據不同來源分別區分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前兩者來源於心室上部,又統稱為室上性早搏。單獨一次早搏稱為單發性早搏。連續兩次的早搏稱之為連發性早搏或成對早搏。連續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早搏則構成異位心動過速。連發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早搏來自心房或房室結的分別稱為 房性心動過速,結性或交界性心動過速,統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來自心室的稱為室性心動過速。 臨床上室性早搏最常見,房性早搏次之,交接性早搏居第三位,竇性早搏極罕見。

可見於那些人?

早搏可見於正常人,或見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常見於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見於奎尼丁、普魯卡因酰胺、洋地黃或銻劑中毒;血鉀過低;心臟手術或心導管檢查時對心臟的機械刺激等。

室性早搏暗藏危機

功能性早搏一般為良性早搏,次數少於5次的為偶發早搏,一般不會影響心臟的血液排出量和供血,對健康影響不大。如果早搏數目大於1萬次/24小時或10次/分為頻發室早,長時間頻繁發作,可引起心臟結構改變,心臟擴大,心功能下降,嚴重者引起心力衰竭。所以一旦出現上述症狀應到醫院檢查確診。

溫馨提醒:

對於平時有心悸、胸悶氣短等症狀的患者應做一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對於有室早的患者應給予重視,千成不要大意,應積極尋找室早的病因並及時糾正。

想要了解更多的關於疾病健康的知識就請關注大象心健康微信公眾號並在你問我答欄目下面留言,我們將及時回答您的問題。


大象心健康


屬於心臟病的一種


13651244631


心臟的正常搏動起源於竇房結,如果由心臟其它部位發出,醫學上則稱之為早搏,早搏可分為竇性,房性,結性和室性四種,以室性最多見,其次為房性,竇性極少見,在臨床所見的異位心律中,以早搏最為常見,分為功能性和病理性兩類,功能性早搏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病理性早搏則需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可能引起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不僅是醫生,一般人都應當瞭解和掌握功能性和病理性早搏的鑑別知識,及時進行判斷,這對於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早搏分類。

1、功能性早搏。

常見於中青年人中,大多數查不出病理性誘因,往往是在精神緊張,過度勞累,吸菸,酗酒,喝濃茶,飲咖啡後引起的,一般出現在安靜或臨睡前,運動後早搏消失,功能性早搏一般不影響身體健康,經過一段時間,這種早搏大多會不治而愈,故無須治療,但平時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緊張和疲勞,思想樂觀,生活有規律,不暴食,過量飲酒,每天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2、病理性早搏。

患心肌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風溼性心臟病,甲亢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及洋地黃中毒時,也常出現早搏,這屬於病理性早搏,常見於下列情況:發生於老年人或兒童;運動後早搏次數增加;原來已確診為心臟病者;心電圖檢查除發現早搏外,往往還有其它異常心電圖改變,對於病理性早搏,應高度重視,及早上醫院作心電圖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治療,如果出現嚴重的和頻繁發作的早搏,最好住院進行觀察治療。

第二、早搏與心臟病。

從發病年齡判斷,病理性早搏多發於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年輕人發病很可能是由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而生理性早搏往往也多發於中青年人。如何判斷髮生的早搏是不是心臟病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鑑別:

1、早搏發生的頻率:早搏每分鐘5次以下叫偶發早搏,早博每分鐘6次以上叫做頻發早搏。病理性的早搏多數都是頻發的。

2、早搏發生的類型:生理性的早搏一般都是單一性的,而多源性的早搏多數是病理性的心肌損傷表現。

3、早搏受運動影響:生理性的早搏運動後常會消失,而病理性早搏運動後次數可能增加。

當然,以上區別並不是絕對的。疾病複雜多變,每個人的情況也不同。發生早搏不一定伴有症狀,不能單以是否伴有症狀來判斷疾病的輕重,但可以通過相關病史,進行初步判斷。患有慢性心臟病者往往容易出現心肌損傷而發生早搏;近期有感冒、發熱、腹瀉病史的,也有可能患有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1、治療原則。應參考有無器質性心臟病,是否影響心排血量以及發展成為嚴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而決定治療原則。無器質性心臟病基礎的過早搏動,大多不需特殊治療。有症狀者宜解除顧慮,由緊張過度、情緒激動或運動誘發的早搏可試用鎮靜劑和β受體阻滯劑。頻繁發作,症狀明顯或伴有器質性心臟病者,宜儘快找出早搏發作的病因和誘因,給予相應的病因和誘因治療,同時正確識別其潛在致命可能,積極治療病因和對症治療。

2、去除誘因。避免情緒激動,戒除菸酒,不飲濃茶,不要過勞,改善睡眠等;可疑洋地黃、奎尼丁等藥物中毒者立即停藥並積極做進一步處理;控制感染;電解質紊亂者要及時糾正。

3、治療基礎性心臟病。治療基礎心臟病是早搏治療中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早搏對患者的危害主要取決於有無心臟病基礎及心臟病的類型和程度。

4、抗心律失常藥物。除病因治療外,可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房性和房室交接處早搏大多選作用於心房和房室交接處的Ⅰa、Ⅰc、Ⅱ、Ⅳ類藥,而室性早搏則多選用作用於心室的Ⅰ類和Ⅲ類藥。

5、預防。

(1)情緒。避免過度興奮或憂傷,保持情緒穩定,消除思想顧慮。不要看緊張或有刺激性電影或電視。

(2)飲食。不吸菸,不飲酒,飲食不過飽,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喝濃茶或咖啡,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鍛鍊。適當參加文體活動,避免久坐少動。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可適當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體育鍛煉。

(4)休息。不宜熬夜,早睡早起,積極治療失眠。

(5)複查。在服藥期間,應定期到醫院檢查心電圖,以免發生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險。平時如感到心悸頻繁伴頭暈、胸悶者,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與治療,以免發生意外。

一旦確診早搏,應對原發病採取綜合措施。放鬆精神、穩定情緒是治療早搏的基礎,保證足夠的休息可以促進體能恢復,飲食清淡,不食刺激性食物,不喝濃茶咖啡,不吸菸飲酒都能減輕心臟的負擔,有利於早搏的消失。如果平時感到心悸頻繁伴頭暈、胸悶者,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必要時還需住院觀察;即使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也必須定期複查,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