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孩子“两面性”的行为方式?


如何改变孩子“两面性”的行为方式?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说过,“如果你放任孩子不管,就会使他们的健康和生命遭到危险,使他们在眼前受到许多苦楚;但是,如果你过分关心,一点苦都不让他们受,就会使他们在将来遭受到更大的苦难。”

之前我们讨论了孩子在家里是“小霸王”,在学校却是“小腼腆”现象的原因,很多家长在后台给柠檬留言说自己家的孩子也有这样的现象,但是家长们应该怎样做去改变孩子“两面性”的行为方式呢?

首先,家长们可以在点滴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让孩子从自己收拾学习用具开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会自己成长的力量,增强适应新环境的勇气和能力。

在这一点上柠檬的朋友圆子做的就比较好。圆子的女儿晶晶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记得晶晶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一直离不开妈妈的怀抱,每次都要妈妈陪伴很久才能离开。但是圆子并没有因此责备女儿或者凡事都依着女儿,而是每次都耐心的陪伴着女儿,再耐心地向她说明“妈妈一直都会陪伴着你,不要害怕。我知道你自己可以做到的,对吗?我们试一试还不好?”用这种试探、鼓励的语气,帮助女儿逐渐迈出自信、独立的一步。现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晶晶,就像变了一个人儿似的,上次和圆子一起去接晶晶放学,晶晶竟然做起了领队队长的角色,再也不是那个总是依偎在妈妈身上、乱撒娇的孩子了。

其次,家长要跟老师沟通,请老师关注并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尤其在学习方面,受到表扬多了,孩子会一点点积累起成就感,行为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可以对儿童积极行为进行培养。它的原理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积极行为加以关注,并进行鼓励,会让孩子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会增加孩子出现积极行为的频率;同时,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消极行为不加以关注,那么孩子们的不良行为就会逐渐消退。

在家里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种场景:晚饭的时候,家人们都围在一起吃饭,只有孩子一个人一会儿躲在桌子底下,一会儿吃两口饭又跑来跑去。这时候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

很多家长会对孩子不安分吃饭的行为进行斥责或者批评,这反而会助长孩子调皮的行为,因为家长一直在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没有注意到孩子认真吃饭的积极行为。因此,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孩子回到桌子上认真吃饭时,就多多关注并加以鼓励,会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孩子认真吃饭的行为;当孩子不认真吃饭跑来跑去或者玩耍时,就视而不见,渐渐消退孩子不良行为。

如何改变孩子“两面性”的行为方式?

再而,家庭内部要达成共识,合力教育孩子。家庭内部的教育观念要达成一致,尤其家中的老人不能偏袒孩子。要订立行为规范,并坚持原则,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

核心家庭的家长,只有父母两人比较好统一战线,形成对孩子一致的教育方式。可是,往往大家庭的教育观念会发生冲突,隔代教育可能会出现溺爱的现象。在《妈妈是超人1》中董洁的家庭中,董洁对儿子顶顶的教育方式和董洁的父亲就会发生冲突。每次董洁对儿子不良行为进行教育的时候,外公出于对外孙的爱就会处处护着顶顶,把原因归结于调皮,并认为他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殊不知,很多孩子就是在隔代亲人的溺爱之下成长为不良人格,严重的还会触发法律条约。

最后,采用代币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应配合学校确立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采用代币法对孩子改进自己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

代币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强化,如对孩子的好行为给予小红花、五角星等,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例如,在家里,当孩子不用哭闹解决问题时,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在学校,如果孩子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就给他一颗五角星,从而逐渐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弱化,代之以积极的行为表现。

其实,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教育的一面镜子,也间接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用心程度和教育方式。如果“两面性”的孩子出现在你的家庭,用这些妙招赶快行动起来吧~

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对你挺有启发,欢迎关注订阅~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高的赞赏(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_- )

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书写粗心、计算马虎、写作业拖拉、成绩上不去....等一切关于学习、成长过程中问题,私信我,有问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