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厂(元老)王老爷子

工匠精神|茅台建厂元老——王绍彬茅台集团从昔日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今天中国飘香世界的一张名片,而这张“有底气”的名片背后,是由一个个不懈奋斗的“茅台工匠”所创造的。今天的主人翁王绍彬便是其中一个。

//

0 1·

茅台酒厂(元老)王老爷子


- 人 物 简 介 -

王绍彬,又名何幸秀,1912年出生于仁怀市交通乡一个农民家庭,父母早逝,12岁便当起了雇工,18岁进入“荣和烧房”当学徒,学得了一身酿酒技术。1951年,他进入茅台酒厂任制酒一车间二班酒师,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至1983年担任茅台酒厂副厂长,1958年被聘为酿造工程师。

//

0 2·

王绍彬入厂初期,厂里的生产条件非常艰苦,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完全靠手工操作。工人们凌晨4点便开始下河挑水烤酒,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但他始终不怕苦不怕累,全身心扑在工作上,脏活重活抢着干。他勤学苦练,对传统工艺进行探索。经过不断实践,1958年他总结出了“以酒养糟的酿酒经验”,并一直沿传到今天。

备注:“以酒养糟”指的是:指在制酒生产时,除投料、润粮加水外,全年不再加水。下窖时在窖底、窖壁、酒醅内和做窖底、窖面时喷洒尾酒,用以调节酒醅的水分。另外,尾酒的作用是:在窖内再次发酵增香,供给乙酸菌、甲烷菌等微生物的碳源及香味物质的前驱物质。

因王绍彬吃苦耐劳、贡献突出,1956年,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是年5月,在北京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

0 3·

王绍彬是一个以厂为家的人,他任副厂长后,他的办公室就在车间、在班组。到了1975年,他还一直在二车间厂房边的简易工棚里吃住,每年只有大年三十下午才回家与家人团聚,吃过年饭,丢下碗筷又往厂里赶。除开会、值班和厂部找他商量问题外,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班组和车间工人一起研究分析生产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边指导生产边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直到今天,茅台酒厂四十岁以上的老员工对王绍彬还留有深刻的印象:穿着土布对襟衣,憨厚和蔼的笑容,经常混迹在工人中铲糟、背糟。

茅台酒厂(元老)王老爷子


20世纪70年代初茅台酒品评酒,右起:王绍彬、郑银安、李兴发、许明德、余吉申

王绍彬性格刚毅,认定要办的事,只要有利于生产,就会坚持干到底。他主张坚守传统工艺,并广带学徒,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年轻人传授技艺,很多技术骨干都是经他培养出来的。

有一段时期,由于气候影响,高粱品种不好,主管部门下达的水分标准不准确等原因,导致茅台酒产量连续下降。为提高产量,厂提出了增加产量的急救措施。王绍彬根据多年的制酒经验,认为违反操作规程,片面提高产量的措施不妥。他说:“改变操作规程,这不行。重产量不重质量,这样指挥生产,我不干,领导要我干,我是党员,要服从组织,不过请厅里和厂里直接给我下文。”另一边,他积极主动带领职工查原因、找问题,终于使茅台酒质量稳步上升。

王绍彬好学,他认识到,在生产实践中,没有文化寸步不行,所以他下决心要向文化进军,他每天晚上都自学到11点以后才休息。经过刻苦学习,王绍彬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成了厂文化学习的标兵。职工们给他编了一首打油诗:“王支书学文化,全厂职工人人夸,平时晾堂创高产,空时不是读来就是划,生产学习齐跃进,月月戴上大红花!”

茅台酒厂(元老)王老爷子


1977年8月,茅台酒厂新老领导合影(前排左起:周高廉、刘同清、郭景德、张善乐。后排左起:邹开良、樊茂轩、窦洐昌、李兴发、王绍彬

他在担任副厂长期间,除管生产外还兼管劳动工资科,在调资、调动、晋级等工作上,始终坚持按政策办,从不为自己的子女、亲戚朋友、徒弟谋利益。他病倒在床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仍不听厂领导和家人的劝阻,坚持住在厂里,只要能拄着拐杖起来,就会到第一线指导生产。他生病近两年,却从不住院,始终没有因为家庭生活、家居安置问题向组织提出过一点要求。

在那个年代,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在茅台酒厂像王绍彬这样的工匠还有很多,每一位劳动者都是主角,他们都是工匠精神的传人。我们向他们致敬和学习,学习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学习他们“执念细节”的态度,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的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