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不一定是坏事,它是孩子成功的动力

前几天,朋友跟我说起她家女儿果果,这几天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几乎都不出来。

原来,是因为这次的期中小测验,果果没有考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成绩,由每次的全班第一名滑到了第四名。

虽然老师并没有批评果果,但果果心里难免会有些失落,自己更是感觉在人前都抬不起头来。

其实自卑是人类的本性,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长大后会变得自信满满,有些人则变得更加自卑呢?

1)孩子天生的缺陷

有些孩子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的部分缺陷。

也有些孩子是由于后天的原因,比如身材太瘦或太胖,个子太矮等,当他们在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时,便很容易产生自卑。

孩子“自卑”不一定是坏事,它是孩子成功的动力

2)学习成绩差

孩子在学校如果成绩不好,很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在这种环境下,经常遭受批评或者是异样的眼光,孩子会认为自己百无一是,进而受到沉重的打击。

3)父母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亲近的人,特别是在小时候,孩子对父母都有一种过度依赖,都喜欢在父母面前表现自己。

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进步会给予表扬和认可,但有些父母却认为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棍棒式的教育才能使其进步。

其实,正是这种太过于严厉的批评,有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到最后就干脆什么都不做了。

4)家庭经济条件或环境的差异

攀比心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尤其当孩子上学后,有的父母是开着豪车接送,鞋子都是品牌货,而有的孩子每天步行上下学,穿的也是普通衣服。


孩子“自卑”不一定是坏事,它是孩子成功的动力

这些表面现象难免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不平衡,而当这一情况被老师无所顾忌地当众说出来时,这种不平衡就会被蔓延开来,最终形成严重的自卑感。

孩子一旦产生自卑心理,就很难再变得自信。那么,自卑心理对于孩子有哪些消极影响呢?

1)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自卑感会让孩子感觉压力很大,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拒绝参与集体活动。即使是受到别人的盛情邀请,他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

2)不喜欢与人相处

自卑的孩子往往都是人们常说的“不合群”,当他们在与他人接触时,会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进而感到较大的压力。

一个人长大后要想成功,是离不开朋友的帮助的,而自卑心理正是阻挡孩子通往成功之路的最大障碍。


孩子“自卑”不一定是坏事,它是孩子成功的动力

3)害怕犯错

自卑的孩子做事情都比较小心谨慎,很怕犯错,这种状态会让他们的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而精神一旦高度紧张则犯错的机率会更大,如果没把事情做好,孩子又会陷入到深深的自责当中。

4)容易对生活失去希望

当孩子存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时,他们进而会走向抑郁的状态,对周围的一切丧失信心。

他们在生活中容易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甚至还会出现自残倾向。

凡事都具有双面性,自卑心理的确不好,但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如果能够善加运用,它也可能变为成功的动力。

孩子“自卑”不一定是坏事,它是孩子成功的动力

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可以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并战胜自卑的压力,取得更高的成就,而有些孩子则消极悲观,越来越差。

那么,我们该如何将孩子的自卑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呢?

1)稳步提升,获得关注

自卑的孩子可以明确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在哪儿,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自身的问题罗列出来。

在学校里,老师往往会更喜欢持续进步的学生,而那些本来就很优秀的学生,由于很难再进步,老师反而对他不再抱有更高的期望。

从这一点来说,自卑的孩子相对于那些优秀的孩子来说,更容易获得提升。

孩子“自卑”不一定是坏事,它是孩子成功的动力

2)利用对自我的认知,针对性弥补不足

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并不能清楚的描述自身的缺点,而自卑者之所以自卑,就是因为把自己的缺点看得太透彻。

所以,我们只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给予一些建议或锻炼,是极有可能帮助孩子变缺点为优点的。

3)发挥自身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缺点

在实际生活中,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解的指导。比如,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容易自暴自弃,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孩子“自卑”不一定是坏事,它是孩子成功的动力

其实,自卑心理人人皆之,只不过这些心理有大有小。作为家长,我们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自卑心理,并要帮助孩子正确的面对自卑,使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调节,定能将孩子的自卑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