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演繹生死速 墊江首例“新冠”病人治癒的背後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昨(3)日,重慶市墊江縣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治癒出院,這背後,是墊江醫護人員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與死神較量的決心與堅持,一個個急促的時間刻度,一場場驚心動魄的角逐,記錄著成功的步伐,更刻印下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民的負責。

這樣演繹生死速 墊江首例“新冠”病人治癒的背後


這樣演繹生死速 墊江首例“新冠”病人治癒的背後

14個日夜 用無微不至詮釋醫者擔當

墊江縣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長譚亞玲一直奔赴在抗疫一線,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高某剛入院時,身體非常虛弱,吃喝全部必須由醫護人員幫忙打理,她們就輪流進行照顧,科室還特地和食堂聯繫,製作營養套餐。“剛入院時,擔心高某緊張,我們每天對她進行心理疏導,病人的心情慢慢緩解,隨著身體好轉,心情也越來越好。”

“進入隔離病區,只有換班時才會出來。”收治患者第一天,只有兩名護士進入隔離病區,兩人兩班,一班12個小時;第二天,增加至六名護士,一天六班,一班四小時。

這樣演繹生死速 墊江首例“新冠”病人治癒的背後

期間,雖然她們儘量少喝水,但一個班下來,全身是汗,背部、褲腳均溼透。

“少喝水,不僅僅是為了減少出汗,更重要的是節約防護物資和預防感染。”譚亞玲說,進病區之前,大家均要穿戴好防護服、護目鏡、三層鞋套等必要的防護裝備,若出來上一次廁所不僅要換一套防護裝備,造成醫療物資浪費,還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從確診到救治,再到治癒出院,14個日夜,不畏艱辛、不分晝夜。

“我連他們的臉都看不清楚 但她們對我照顧得特別精細。”高某對醫護人員這段時間的照顧非常感激,“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是黨和政府給予關懷,是醫護人員給予鼓勵和信心,這才堅持下來”。

艱辛又欣慰 “責任使我無畏病魔”

“剛住進來時,她有些緊張,但也積極配合治療。”感染科醫生李元生時刻都關注著病人的身體情況與心理健康,為了緩解患者緊張情緒,他帶著醫護人員積極向患者科普治療方案、診療指南,並一同探討病情,高某逐漸平靜、放鬆下來。

“面對新冠肺炎我們都怕,但穿上白大褂,那份責任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無畏生死、無畏病魔。”李元生說,高某的出院,讓全縣人民、全體醫護人員瞭解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可以治癒的,更大地激勵了全縣人民積極投入疫情防控排查救治中來的熱情和信心。

這樣演繹生死速 墊江首例“新冠”病人治癒的背後


這樣演繹生死速 墊江首例“新冠”病人治癒的背後

據瞭解,墊江首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市縣兩級多位專家共同努力、辛苦付出的結果。“治療過程中,市縣兩級專家開展現場會診,並與武漢相關醫院進行線上會診,確保治療方案科學合理有效。”全力保障、全力救治,成功的背後是無數人的艱辛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