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美国的土地是私有制,在征地和拆迁上很困难,因此基础和城市发展慢,你怎么看?

顺其自然206220570


个人认为,拿美国跟中国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两国国情相差太远。

首先说土地面积,我们印象里,中国跟美国差不多大,其实不然,美国可以利用的土地,是远远大于中国的,因为美国西部是山区,而东部、中部、南部几乎都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而中国,平原面积是非常可怜的。

其次说人口密度。当前,中国以腾冲黑河线为界,东部适合居住的地区,人口密度高达300人/平方公里。相比之下,美国要好的多得多,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带,人口密度也每平方公里三四十人而已。

第三说耕地。中国耕地约1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很多的山区、丘陵地区的耕地,可以说,中国几乎没有再开垦的余量了。美国则不同,因为是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山区、丘陵地带,美国人几乎是不开垦的,更不要说美国有众多的国家公园等等,都可以开垦。即便如此,美国的耕地约167万平凡公里,世界第一。

第四说利用。中国的土地,承受的人口压力非常大,我们人均也就一亩多地,可是,城市化还需要土地,发展工业需要土地,发展服务业需要土地,本来就不富裕的耕地正在被大量消耗,这就逼着中国去高效利用土地。美国人可以到处建别墅,可是,在中国,你看到的到处都是高层建筑,其实,高层建筑并不环保,甚至可以说是高耗能建筑,但是,规划部门批的最多的,就是这种高层。别墅,只能是少量的批,而且大多还不是在适合建设的地方,归根结底,我们的土地不富裕,人均太可怜。

以上四方面原因,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政府考量不同。美国土地私有制,有些建筑,你不让我建,我换个地方建就行了。中国则不行,这里需要这个建筑,例如高速公路、高铁、学校,我人口就集中在这附近,我没有别的合适地方,只能考虑拆迁征地,把平房改成高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所以,从法律上去寻求这些没意义,还是分析分析国情再说吧。

未来,随着中国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庄会消失,改造留出更多的土地,这是大势所趋,至少中国人口减少之前,都很难逆转。如果中国人口只有当前的一半,我相信,中国拆迁矛盾绝不会如此的激烈。


深林里的青苔


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和城建问题,根本不是拆迁原因,而在于四大因素。

我在北美居住过一些日子,也有些了解。初期对这个问题也很好奇,发达国家的城市,有的基础设施残缺,有的高楼破旧,有的人行道地砖也不整齐美观。说真的,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发展成就巨大,就城市颜值来说,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比美国及加拿大的城市强多了。

但是,它们的城市面貌为何这样?主要有四个因素:

1、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民生。发达国家的国民福利高而且稳定,比如医疗、教育、养老等,按时足额,不会拖欠。因此,城建预算服从民生。

2、老旧大楼外观破旧但并不是危房。这类大楼建筑质量过硬,没必要推倒重建。在美国和加拿大许多城市,上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不少,外观不美,但内饰讲究。走近一看,大楼的砖、水泥和钢材木料等材质,并不输当下。而结构设计也是超前的。高楼陈旧,但绝不是危房。

(本组图片:纽约中央车站的外观和内部大厅,至今仍在营运。)



3、有的老建筑具有文物保存价值。发达国家重视古建筑的留存,更重视人文资源的旅游开发,因为大楼历史长就有故事,这就是文化沉淀。比如纽约著名的景点中央车站大楼,建筑历史一百余年,外观看似很破旧,但室内大厅很洋气。这个车站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枢纽,至今每天仍有近50万乘客进出。



4、基建投资,谁也无权拍脑袋决策。欧美国家的决策体制不同,市长用钱必须按议事规程进行,决策投资或维修一个项目,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因此,在审议表决程序过程中,往往因阶层集团利益等因素,赞成票达不到要求而放弃。

当然,也许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但土地私有化影响拆迁绝不是主因。从决策效率角度讲,我们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是自信的一面。


大千看点


先说结论,美国是实际上的土地国有制。虽然美国的法律规定土地产权私有,但是却要求占有土地的人每年上缴大量的土地税,就加州而言,每年的土地税在土地价值的5%左右。

如果你购买了土地,但是没有能力上缴土地税的话。土地所有权会被美国政府收回。这个很容易看明白,实际上你购买的并不是所有权,而只是类似租赁的模式,交不出租金(土地税),则地主(美国政府)将会收回土地所有权。请注意,不是叫你变卖土地还税,而是直接收回土地所有权。

这种法律美化和包装的土地制度,在很多欧美国家都存在。其中最夸张的是英国,在英国宪法中,英国的所有土地,河流,野生动植物,全部属于英国国王。

回到问题本身,美国的基础建设之所以缓慢,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美国政府没有钱,修不起,钱都在资本家手上。而资本家没有动力去投资基建这种烧钱多,但是回本要几十年的买卖。所以美国没有人投资基建。

第二,美国的地方自治非常严重,地方主义非常泛滥。一条路要修,经过的城镇会投票支持,而不经过的城镇会投票反对,凭什么经过你那不经过我这里呢?所以各个议会成天吵架,一条路吵了十年,从哪过都定不下来。

回答完毕。楼下那些不要太以为外国多么好,有空多去念点书。意淫多了没有用的。


汤三十


不仅仅是美国,基本上现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都赶不上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去巴黎的地铁站看看吧,脏乱差的程度已经影响到了世界文明发展了。

我们回归正题,美国的土地是私有制的不假,但是每年都得上缴土地税啊,另外,美国土地私有制不是影响美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美国宪法的要求,美国宪法明确表示:没有公正的补偿,私有财产不得为公共使用而征收。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美国政府给予补偿,可不可以征收?当然可以。

所以说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土地私有制,而在于财政收入的优先权,在于纳税人。

美国和我们中国不同,他们每个州有高度的自治权。我们举一个例子,如果美国要修建一条铁路,横跨的两个州由于使用情况不同,可能另外一个州并不觉得修建这条铁路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便利,这个州的纳税人也不同意,投票肯定通不过,这样一来一往,好几年就过去了,还修什么铁路。

另外,美国财政预算优先于民生,美国人最先考虑的是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福利,基本的城市建设,如果没有到那种危房的地步,预算不充足的情况下,一般都通不过。美国纽约的地铁,去过的人都知道,和巴黎的地铁站不相上下,同样的脏乱差。那里不需要征地吧,这么多年依旧没有重建。

所以说,美国城市建设发展慢,和美国土地化私有制关系不大。

最后一点,美国政府最大的开支在哪?是军费开支,看看这么多年,美国在全世界的驻军有多少,光这么军人的开支就有多少?哪还有其余的钱来征地搞建设。

当年马云在美国接受记者采访,美国人说中国人抢了美国的工作,导致美国人大量失业,中国制造在美国随处可见,美国的制造业根本没有了生存之地。马云一针见血的回答了问题的本质:当年美国将所有中低端制造迁出本国,美国这20年中西部基本没有发展,原因就是美国没有把钱用在支持中西部的发展上边来,都用在了战争和军费上边。如果美国抓住这20年中西部的建设,美国现在的制造业绝对不会是现在的状况。

同样的道理,美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慢,主要是美国政府的中心不再这上边,我们中国是一心一意搞建设,但是美国所有的初衷,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霸权


椰子熟了


六七十年代,美国强拆黑人区的时候,鸡飞狗跳的,拆也不也就拆了。

为了经济发展,在美国强拆可以不可以?答案是:可以。

什么情况下可以强拆?按照美国宪法

没有公正的补偿,私有财产不得为公共使用而征收

那么有了公正的补偿,是不是可以强拆了?是的。

公正的补偿是谁说了算?法院。

美国是案例法国家,那么有没有类似的案例?有,比如说凯洛案。


新伦敦市是美国的一个小城市,经济状况不好,1998年,辉瑞公司决定在新伦敦市建立研发中心,市政府授权市政府控制的新伦敦开发公司对于城市进行规划,以辉瑞公司为核心实行招商引资。

规划里面包含酒店,会议中心,公园以及一些居民楼,规划区内的房子应该拆迁,在被划入规划区内的115个家庭中,有15家不肯卖房子,市政府强行征收了这15家的地产。


这15家业主把市政府告上了州立法院,所引用的就是宪法第五条

没有公正的补偿,私有财产不得为公共使用而征收

如果是因为军营,公共道路,桥梁之内的,这官司打都不用打,市政府一定会赢,但是这个征地实际上是为辉瑞公司的,而市政府是打算利用辉瑞公司来实现地区振兴计划,所以问题来了:为了经济利益,算不算公共利益?


在经历周立法院以及联邦最高法院的审理下,美国最高联邦法院认为:

该市确已非常仔细地制定了开发计划,相信能给社区带来可评估的利益,这个利益包括,但不局限于,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税收-------------判决原文


可见在美国征地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难,其实各国都有类似的法律,美国的基建问题并不是因为征地问题导致的,比如说纽约的地铁已经脏乱到全世界文明了,根本不需要征地,现在就可以解决的,但是直到现在依然没有翻新。


李建秋的世界


从短期绝对速度上,土地私有制的所有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市政都是发展“慢”的,但从长期的发展效果上看,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发展却是“快”到你必须用几十年上百年去追的。

比如,巴黎的地下管网建设已经一百多年了,高效运行;纽约中央火车站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火车站——最关键的是,这些百年建筑虽然在不断的维护、更新,但都没有大规模的翻建、改建/扩建!

对比我们很多城市的拉锁马路,对比国内很多投入使用没几年就超设计负荷运转的交通枢纽,就能发现,我们因为征地拆迁“容易”而带来的规划随便、建设随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有多么的严重。

快和慢永远是相对的,不仅要根据到底“需要多快”这个客观标准来衡量,更需要根据成本、投入产出来衡量。

西方基督教文明里,挥霍浪费也是被鄙视的行为。所以包含政府在内的、可以被民意左右的机构,都是严格杜绝可能产生浪费纳税人财富的政策和行为的。

不随便征地拆迁、不随便规划市政建设、更不轻易改掉规划(改动规划就意味着以前规划不合理的规划者要负责、或者改动规划的改动者承担责任),这是他们不轻易征地拆迁的原因。

征地拆迁容易并非好事,很多说干就干的大规模建设也并非真的是发展的快,一切都要按效果来评判,而评判的时间长度至少应该是20年以上!

长途旅行者,从来都不会选择跑的方式。


理得心安


美国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发展慢,的确和它的土地私有制有关系,但不是唯一的关系,也和美国的发展战略及民主共和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关。

美国制度表面上看似民主,一人一票的选举总统,实际上不论谁上台,美国政府背后都是被军火集团和大型财阀操控,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太注重发展国内民生。特别是2001年911事件以后,美国打着反恐的名义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耗费了几万亿美元,再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己没有多余的财政发展基础设施。

再加之阶级利益和土地私有制度,发展基础设施就更难。比如德克萨斯州,比咱们四川的面积还大,居然没有一条客运铁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德州政府计划修一条客运轻轨,在论证阶段,航空公司不同意:客运轻轨修成了,那坐飞机的旅客就少了,影响航空公司的利益;旅馆业也不同意:旅客坐轻轨当天就回家了,没人住旅馆了,影响旅馆业的利益;轻轨沿线的居民不同意:噪音大扰民;离轻轨站远的居民也不同意:车站离我那么远,我为什么要为之纳税?只有车站附近居民高兴,房价会升值。但大部分人不同意,轻轨也修不成,所以20多年了,这客运轻轨还在纸上。这就是美国的市场精细分工制度与我国的大协作制度的最大不同。


沁河渔夫


某些人还愚蠢的认为发展就是起高楼,建商场,铺马路,这些是人家玩过的初级版的所谓发展。深层次的发展体现在无形的东西上面:人文素养,教育,社会保障……有些城市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可是一场大雨下来就显了原形,他们的下水道还不如别人一百多年前的。


图说西洋Andy


我不是怎么了解美国🇺🇸的拆迁,但我听别人介绍,美国在鼓励发展铁路的时候,只要你把铁路修到哪里,铁路两傍一定距离范围的土地就归你开发!导致在不长时间内修建了六十多万公里铁路,后来不得不拆掉了二十万公里!所以美国现在的铁路就是中国的三倍多!我想表达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弱点!

所以如果现在要把原有的铁路修建高铁,那个征地难度有多大,加上航空部门的蛋糕也不愿意分给你高铁部门,高速公路部门也难得协调!美国的很多个地方法院很难协调一致处理强拆!

加之两个党派各自代表一部分资本家的利益和选民!

在众议院,参议院,法院,检察院,美国政府及各个州政府都渗透了党派色彩,很难统一!


综改1


1、相对国内来说,在美国拆迁肯定困难的多。只是基础和城发展慢并不代表美国人不满意不幸福,国力不强大。

2、反过来说,国内基础和城市发展很快,但普通人的幸福感和发展速度却不成正比。

所以快慢其实都一样,国内认为基础和城市发展高于一切,那肯定着重发展此道,美国认为基础和城市发展应该放在其它事务后面自然也有他们的理由,至于好坏就各自体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