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淡了!你觉得现在春节的标志是什么?

楚湖飞舟368


其实这方面的问题,不是年味淡和不淡的事,是因为平时的生活水平和衣食住行都已经得到了超前的满足,再加上有时候工作原因和家庭原因不能在过年时候团聚!


促统联谊会董文西


现在的春节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年味十足了,现在都是网络信息时代,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出门,都是在家看电视玩手机,现在鞭炮也不能放了,以前过年,串串门,走亲戚,朋友一起嗨,挂灯笼,贴对联,放鞭炮,年味十足,现在已经没有那样的年味了,时代在变了。


搞笑小作者


"拜年"是中国春节的标志性礼仪

过春节又叫“过年”

古代过年是在“蜡日”

就是现在的“腊八”

南北朝以后

把“蜡祭”挪到了岁末

民国改用阳历

才把阴历年叫“春节

按照农历的说法儿

正月初一古称

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

俗称年初一

还有上日、正朝、三朔、

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

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四九年的12月23日

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春节放假3天

把这一古老和隆重热闹传统节日

确定为休息的日子

起春节就得说“拜年”

熟人见面头一句:“

您过年好”甭问,

这就是北京人,

这就是春节了。

古时候“拜年”是为长者拜贺新年,

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

祝贺新年如意、问安道好。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是从家里开始的

年初一大早儿

晚辈就要先向长辈拜年

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也不白受

要事先备下“压岁钱”分给晚辈儿

在给家中拜完年

人们外出相遇时

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

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

“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儿

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

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练字之路


经济快速发展,是造成现在年味越来越淡的直接原因!

以前年味重是因为大家期盼过年,过年能穿新衣服,能吃好吃的,能玩好玩的,现在大家不缺吃不缺穿不缺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其丰富。交通发达了,回家的路就短了,口袋有钱了,办年货的感觉也就没有了,物流发达了,也就不去赶集了,环保了,就不能放鞭炮了,通信发达了,就不坐在一起聊天了,甚至发红包都用手机发了。

现在过年,大家统一的感觉就是:花钱、累、无聊。

建议:可以适当采用传统方式找回“年”的感觉,购置一些窗花纸,到一些欠发达地区体验他们过年。





马靖凯914913


随着时代的改变,大家越来越忙碌了,而我们的内心在呼吁春节的年味回归,于是新年俗在慢慢的形成,现在过春节,有了很多新的方式:

1、集五福,这是近几年支付宝推出的一个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了春节的标志性活动之一,每年都有数亿的用户参与其中。每当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扫“福”字的时候,你就知道,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虽然有时会笑骂忙忙碌碌到最后,不过是那几块钱,但是在大家都在热热闹闹地扫福、换福的时候,你还是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就这样,这一个每年具有仪式感的“大型群体社交活动”,在慢慢变成你的习惯,也在慢慢变成一个新的年俗。

2、看春晚。有人说看春晚之前也是春节的传统,而我们这说的是新年俗,看春晚不该列入新年俗。我想说的是,春晚虽然年年都有,但近几年看春晚还有“摇一摇,抢红包!”活动,吃完年夜饭,全家男女老少都拿着手机摇一摇,全当饭后消食了。

3、微信红包拜年,传统的拜年,是从大年初一开始的,小孩熟练地说着吉祥话,向长辈讨要红包,现在,可能还是大年三十的晚上,手机就在不停地提示你有新的信息,打开一看,都是平辈、甚至是小辈发来的新春祝福和新年红包。可能还会抱着手机,等着微信群里有人发一个红包,希望能抢到“手气最佳”,然后再发一个红包将这一份祝福传递下去。很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些红包金额不会很多,但是大家都会抢得很热闹,有时候可能很久不联系的好友,通过微信红包拜年,又重新联系上,这大概就是微信红包拜年的魅力吧!

4、春节旅游,如今旅游过年也慢慢在变成一个新年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春节假期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有的选择年初出行,有的甚至选择边旅游边吃年夜饭。据说,春节旅游的主力军是90后,一个是难得的长假,一个是想避开很多年轻人都头疼的“走亲戚”这一传统年俗。

5、看电影,随着冯小刚的一部叫《手机》的春节档电影上映,贺岁片就成了过年的新年俗。每年至少有四部贺岁片会选择春节档上映,从票房数据看,贺岁片也成为电影年上重要的一笔开门红,2019年春节档,从大年初一到十五,贺岁片的票房收入超过了100亿元,今年的唐探3、囧妈、夺冠、姜子牙、集先锋、紧急救援等,都有很好的口碑,我想超过去年春节档的营收应该没有问题。

不管是传统的年俗,还是新年俗,都是团聚,都是一家人呢在一起,因此,无论年俗怎么变,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是不会改变的,有的坚守传统,有的只是换了一种更为时尚的方式,但更多的人是两者结合,让年的味道更浓。

你会选择如何过春节呢?评论区一起分享吧!

关于作者:“逗町小厦”头条号隶属“逗町一厦”自媒体品牌,服务于全国3-12岁的亲子家庭,针对这一年龄段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元素“陪伴”,提出【珍贵童年,我在身边】的分享口号,为家庭分享高性价比的旅游景点、儿童乐园、亲子剧、亲子酒店、自助餐厅、生鲜优选、幼儿教育等各种丰富的亲子内容。

逗町小厦


年味儿的本质是人情味,年味淡的感觉与生活有关,以前交流难,电话费贵,写信慢,现在平时发个朋友圈,打个微信视频什么的,即使亲友很远,交流沟通还是不会耽误。

另外,往常的过年文化娱乐少,过年期间看场高质量的春晚就觉着很享受,现在文化娱乐平时就很多,手机电脑电视机,甚至现场的商演活动,欣赏品味越来越高。好像过年也没有什么的感觉越来越强。

其实,年还是那个年,亲友们摆开龙门阵,尽心喝几场酒,喝几天茶,畅聊几天,挺痛快的!


许新视角


其实,年味儿,还在大家心里,到底年味儿

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一起烘托出来的气氛,也是我们相聚的由头,更是我们拉近亲属,朋友距离的理由



飞儿公主百姓茶行


又是一年春节时。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年味究竟是什么呢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 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 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 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

 归乡

 

「回家」这两个字,

说出来的时候有多轻,

走过的那条路,

就会有多远。

心中想着团圆,

所见之处就都充满了年味。

 

 

 年货

大红的福字,

火红的对联,

精美的窗花剪纸,

被挂起来的红灯笼,

再来一串冰糖葫芦。

大街小巷都被红色映衬,

年味自然就浓了。

喜气诱人的炒货,

满载而归的市民 ,

来往穿梭的车辆,

街头巷尾人流不止,

家家户户都置办起了年货,

最是市井知年味。

 

 

年夜饭

 

坚果干货摆满盘,

热气腾腾的汤摆上了桌,

这个等了一年的日子终于来了。

对他们来说,

年味就是家里的饭菜。

 

团聚

一家人终于围坐一起,

那个平时严肃少话的父亲也挂起了笑容,

那个平时爱唠叨母亲也慢慢的听着,

我们诉说这一年来的心酸苦楚,

还有偶尔遇到的小确幸。

 

 

新年的夜晚,

空气是彩色的,

里头充斥着各种烟火味,

夹杂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是一种感恩,

也是一种希望。



张紫轩


用一首诗表达一下过年的观点

【拜年】

明代: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译文、

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贴。

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世人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



古月筱白


年味是游子回家过年的舟车劳顿

年味是千家喜迎新春的浓厚氛围

年味是万户阖家欢乐的辛福快乐

年味是春节准备年味的忙里忙外

年味是互道春节快乐的吉祥祝福

年味是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年血脉

年味是广大干部军警的坚守奉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