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武功漆水河——轩辕黄帝出生地

沮、漆二水在远古时代,已经是炎帝姜姓与黄帝姬姓的居住之地。文献中就有“姜姬二水汇于有邰”的记述,而且考古学家们又从另一个方面做了诠释新石器时代,炎帝姜姓沿沮水而住,黄帝姬姓以漆水而居,两大部落的先民在武功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事农、牧、鱼、猎活动,为炎黄民族大融合大统一作出了贡献。据文物考古队从漆水、沮水流域武功段的台地上,发现的四十多处新石器时期遗址和先周遗址,以及出土少量的陶、石、骨器评释,距今五千年前,人类已在此休养生息。

专家还就浮沱村新石器遗址发掘中震动世界整个史学界的陶屋和赵家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窖藏谷物与泥拌麦草,以及郑家坡先周古邰城发掘的器物阐明得出,只有姜姬先民才有如此之高的智慧与文明。姬水该当就是武功的漆水,因漆姬读音非常邻近,才招致了一字之讹,这些新石器遗址和先周遗址均与古籍中纪录的以“姜水成,姬水成”的炎黄部落有关。而《诗经》称:“姜水为沮水”。《帝王世纪》载:“炎帝成于姜水,水合而东经美阳县之中亭川水也。”的确,武功在历史上曾有被称为美阳县的年月,而中亭川便是武功的古县治所在。

渭河支流。又名漆水,古称杜水、武亭水、中亭水。在陕西省中部偏西北。源出麟游县庙湾附近山丘。东流折南流,经麟游县、永寿县、乾县 、扶风县,至武功县白石滩入渭河《水经注》:“漆水出扶风杜阳俞山东北,入于渭。”全长167公里,流域面积383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4.3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65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36亿立方米。自然落差1013米。流域多山丘陵。河道曲折多大弯。上游支流短足,成羽毛状河型。中游干河河道上建有羊毛湾水库。下游河道纵横,河网交错。 汇入主要支流有湋河、大北沟(漠裕河)、董家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