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劉牢之,南北朝時,江蘇徐州人,東晉名將,生於武將世家,祖父劉曦官至雁門太守,父劉健官至徵虜將軍。

劉牢之,則因西晉末期八王之亂,引來的五胡亂華,追隨晉庭,舉家遷徙南方,後因謝安、謝玄叔侄二人以"北人"為主,組建"北府軍",劉牢之趕往應徵。

因為是將門之後,謝玄對其格外重視,不久就擢升其為參軍,可以帶領一支小部隊,單獨作戰。

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小試牛刀

謝安組建北府兵,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北方人的強悍的戰鬥力,組建一支足以抵禦北方區域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南下襲擾。

劉牢之,在參加北府軍初期,只是參與了一些小規模戰鬥和地方性的平叛與剿匪的戰鬥,並無太大的功績,但是卻積累了相對豐厚的戰鬥經驗。

至公元378年,前秦大將句難率軍南侵,謝玄率軍從正面迎敵。

劉牢之則率所部兩千餘人,迂迴到句難側後,襲擊其糧草輜重部隊。

句難軍,見糧草被燒,軍心大亂,謝玄一戰擊潰。

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擊潰句難

此戰之後,劉牢之,備受重視,又被擢升鷹揚將軍、廣陵相。




淝水首功

公元383年,苻堅舉傾國之兵,南下攻晉,想要一統中原,建立一個繼秦漢晉之後的第四個大一統的王朝。

謝安、謝玄在此時,臨危受命,以區區八萬北府兵,迎戰苻堅的八十萬前秦軍,史稱"淝水之戰"。

在大戰前夕,雙方各派先頭部隊搶佔有利戰略據點。

苻堅派其弟苻融率軍進佔壽陽。

而謝玄則派大將胡彬駐守硤石,與其對峙。

苻堅又派大將梁成率兩萬步騎兵進駐洛澗。

謝玄這時,問到劉牢之"你可有膽量破敵?"

劉牢之回答"大丈夫生於天地,國家興亡於一身,豈有不往之理?"

於是謝玄派給他五千北府軍,前往迎敵。

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劉牢之到了洛澗之後,並沒有耽擱,直接率部渡過澗水,尋高處駐紮,並派奇兵順淮水而上攻佔前秦軍渡口。

梁成見狀不敢耽擱急忙出戰,卻中了劉牢之的埋伏,被劉牢之陣斬馬下,此戰,劉牢之攻殺敵和俘虜一萬餘人。也是淝水之戰首役。

淝水之戰,苻堅戰敗後,劉牢之隨謝玄主力部隊一路掩殺,攻佔譙縣、彭城等重要關隘。並因功再度被擢升為龍驤將軍,食邑五百戶。

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次年,因苻堅兵敗,前秦太子苻丕在鄴城戍守,遭到另一位排名更高的後燕名將慕容垂的圍攻。(就是《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祖先)

於是,苻丕向東晉求援並稱臣,謝玄便派劉牢之率軍救援,慕容垂見劉牢之的北府兵來勢洶洶,不敢與之對陣,率軍北還。

劉牢之一路掩殺至河北臨漳境內,發現慕容垂為加快撤軍速度,盡棄輜重而走。於是,劉牢之的部隊便開始了爭搶"戰利品",隊伍逐漸陷入混亂狀態。

哪知慕容垂早已設下伏兵,正好趁亂衝殺過來。

劉牢之全軍覆沒,僅以身免,只得退守彭城,召集殘部。

後,又因後燕攻打東晉,高平太守徐含遠向東晉朝廷告急求援。劉牢之以"兵力不足"為由,未於救援,致使高平陷落。劉牢之也因此被罷官,貶為庶民。

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一叛王恭

直到公元497年,劉牢之的另一位"伯樂"王恭出現,當時的王恭是排名超過諸葛亮的另一位名將和名相王猛的孫子,也是東晉朝廷的外戚,因為受到當時掌權的司馬道子和王國寶的排擠,憤而起兵"清君側"。

王恭認命劉牢之為司馬、輔國將軍兼晉陵太守。這把劉牢之的官職和權利從之前的龍驤將軍一下提升了好幾個"段位",這樣的封賞不可謂不豐厚,按道理,劉牢之應該對王恭感恩戴德才對。

事實上劉牢之也確實是這麼做的,自從王恭重新啟用了劉牢之之後,一路勢如破竹,直殺到京城附近,東晉朝廷迫於壓力,只得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了王國寶,並將其斬首示眾,以洩王恭之憤,保全了司馬道子。

怎奈王恭天生一副高貴像,根本看不起劉牢之這樣行伍出身的軍人,"吃完飯就罵廚子",對劉牢之並無禮遇,並且時時刻刻流露出一種看不起的態度,這令劉牢之很是不滿。

東晉朝廷中早已有人看出二人間的矛盾,便派人說服劉牢之"只要你殺了王恭,他現在所有的一切,朝廷都給你。"

劉牢之二話不說,直接殺了王恭,東晉朝廷也確實沒有食言,封劉牢之為兗、青、冀、幽、並、徐、揚七州及的諸軍事。

如果說,劉牢之之前軍功所得官職在二樓的話,王恭啟用他給他的官職相當於到了五樓,而在他殺了王恭之後,晉庭給他的則是,直接坐上了火箭,讓他有了爭天下的實力。

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鎮壓孫恩

公元399年至400年,孫恩以"五斗米道"之名,發動起義,攻陷會稽郡等重要城池,劉牢之受命,率軍平叛。斬殺孫恩軍十餘萬,孫恩最終也是兵敗自殺。

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二叛晉庭

公元402年,一個紈絝子弟、糊塗蛋——桓玄發動叛亂,晉庭派劉牢之前去平叛。

劉牢之自知已經功高震主,如果再消滅了桓玄,朝中的司馬元顯等人未必能容得下他,畢竟"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誰都是懂的。

於是,劉牢之並沒有急於進攻桓玄,而是率軍駐紮在長江邊,與桓玄對峙。

桓玄一方自然有高人看出了其中的奧妙,便給桓玄出主意——派人去遊說劉牢之。

來者就是劉牢之的舅舅何穆,看這名字就很和睦,三言兩語就點中了劉牢之心中的死節"如果消滅了桓玄,你何以自處?"

劉牢之認為有理,便同意了桓玄的條件,又一次倒戈,跟隨桓玄造反。

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其實,如果單純看當時晉庭、劉牢之和桓玄三方的實力對比的話,可以說即使晉庭和桓玄合在一起,劉牢之也是分分鐘就可以把他們消滅掉。但是這時候的劉牢之不知道為什麼,腦子裡始終想著"自己的頭上必須有個主子才舒服。"所以投降了桓玄。




三叛桓玄

而好景不長,桓玄很快收了劉牢之的兵權,認命其為徵東大將軍、會稽太守,將其調離了一線戰場,脫離了自己的老部隊——北府軍。

劉牢之一見,自知末日將近,與兒子劉敬宣商議說"剛剛投靠過來就削了我的兵權,之後必然要對我下手,我們需要早做打算。"

於是,劉牢之調集北府軍舊部將領,與其商議再次謀叛桓玄之策。

北府軍將領紛紛因其屢次倒戈而心存不滿,紛紛離去,自此,劉牢之已經是眾叛親離,無奈之下只得自縊而死。

桓玄得知消息後,命人將其屍體斬首,暴屍於城門。

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得知消息後,立即潛逃,不知所蹤。

中華百將譜,第98名,北府軍第一猛將,東晉版三姓家奴——劉牢之




縱觀劉牢之一生,征戰無數,少有敗績,巔峰之時可謂權傾朝野,卻無篡位之心,也算是一個"耿直BOY"。

但是,其先叛王恭、再叛晉庭司馬元顯、後又要叛桓玄,所謂人無信不立,像劉牢之這樣叛來叛去的人,恐怕其信用早已蕩然無存了,所以才導致跟隨其十餘年的部將也都紛紛離去。

看來,忠誠,對於任何人都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了忠誠,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亦或是對手,都會對其投來鄙夷的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