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子的《道德经》中(老死不相往来)应该怎么理解?

青辰zq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小,民寡是理想的社会形式。因为人少,即使有可供千人使用的器物而不需要。有舟有车,可行远地,但没人愿意去。虽然有盔甲兵器,但都放之高阁,因为没有战事可打。不需要多少文字记录,仅仅结绳就能够满足日常所需。像这样治理国家,就是达到社会最高的境界。自己生产的食物都是好的有益的,自己做的衣服也是美的舒服的。房屋可能简陋,但住起来舒服。风俗不一定多高尚,但大家都觉得很好。国与国之间离得很近,站在高处都能看到别国的情况,还能听到那边的鸡犬之声。但他们都各自都安居乐业,不羡慕贪图别人家的好,而乐于自己的满足。所以,直至老死,国家之间都不会发生战争,甚至连交流都变得没有必要。

现在许多人看来,这种生活状态,太过原始,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浪潮,是一种倒退,一种自我封闭。但,其实,如果认真思考,这些很有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理想社会形态。

古代国的概念其实与现在的国家是不同的,古代的国是指诸侯国,诸侯国有大有小。小的可能更像现在一个村的规模大小。一个村,不足千人,人人安居乐业,那不是很好吗。

另外,中国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人人平等,不仅在法律面前平等,在收入,各种权利和相应的义务都变得平等。目前,为啥说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间还长,一方面是说,生产力没有完全解放。所以,我们当前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不得不进行社会分工,训练专业的人才。如果,等到生产力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大家不需要每天奔忙为了钱也能安居乐业。那么,人人都可以每天有空余的时间,去旅行,去学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直到,跑遍了整个地球,想在一个地方定居,那就居住起来。左邻右舍都是类似的情况,同样的人。大家都乐于自己,而对外物没有太大的兴趣。纵使有供千百人使用的礼堂,大家也不去使用。有飞船,飞车,因为没有想去的地方,也没人坐。衣服看起来很平常,但是高科技可以随心意变化,食物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住的地方,像没装修一样,但一按电钮,什么都有。在家里使用虚拟现实,什么都可以做,隔壁村有什么情况,也不需要去看。老死不相往来,有什么关系。



离火天临


这句话出于《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我的解释:

国家小人民少。

令有各种器具不去使用;

令人民看重生死而不远离;

虽然有船只车辆不必乘坐;

虽然有军队武装不必用于打仗。

令人民回复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

等到国家治理好时,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邻国之间可以看见,鸡犬叫声可以互相听见,人民从生到死也不需要往来。

我的理解:

先读一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国寡民”是中国历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世外桃源。陶渊明这篇《桃花源记》,正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

对于向往挤到大城市居住现代人,可能会感到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为何如此“矫情”。

根本原因是在农耕文明社会形态,知识分子对统治阶层腐朽糜烂不满的时候,只有退居足可以自给自足的最小生活圈里。

人类早已经进入工业文明社会,或科技文明的社会。在既得利益集团控制下的社会形态,人群需要越来越集中,经济圈子越来越大,“小国寡民”早已不复存在。因此现代社会的人们为了某些原因而逃避的选择,是到另一个国去。这跟历代知识分子追求“世外桃源”是一样的道理。但逃到另外一个国度果真是“逃避”了吗?


计冠光海老KK匹兹堡宾州


“老死不相往来”语出《道德经》第八十章的最后,和后世的含义有极大的差别,并且也因为字面含义,让人对道家产生了些许误解。

在这一章里,老子提出了他对于治国的策略方法以及预期效果,是道家思想中极具现实意义的一次表述。

要想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需要清楚两方面内容:

  • 原文语境下的具体解读,不可断章取义;

  • 《道德经》中提及的其他治国理念以及方略。

第一、原文释义,误读辨析

《道德经》第八十章内容并不长,如果对一些古代常识有些许了解,很容易看懂: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唯一不好理解的大概就是“什伯之器”了。

什么是“什伯之器”?其实就是兵器。

据《后汉书·宣秉传》的注释:

军法五人为伍,二五为什,则共其器。

“伯”指的是百人卫队,在《周书·武顺篇》中有所提及。

知道了这一点,这段话就非常好理解了。

小国寡民是背景,老子设定了这样一个范围。

在这样的国家里,百姓不随意迁徙,没有战乱,回归到远古时朴素的生活状态里。

食物甘美,服饰舒适,居住安定,风俗淳朴。

邻国之间太平日久,彼此百姓直到生命的尽头也不用有太深的牵扯。

这里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 其一,小国寡民下结绳而用,指的是生活的状态,不是生活本身。

老子并不是让当时诸侯国分裂成小国进行统治,而是假设了一个很弱小的国家。以这样国家的实力都可以完成的事,大国自然也能做到。

“结绳而用”是代指生活的淳朴,小国寡民,社会落后,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要学习的是这种回归到原始的状态,而不是将生活水平倒退至落后的水准。

  • 其二,“甘”、“美”、“安”、“乐”是统治者要完成的义务

统治者要让人民生活变得美好,而不是让他们安于现状的生活条件。从汉初道家以黄老治国的方略来看,都是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

  • 其三,“老死不相往来”不是指不交往,而是对前文的总结

这一点很多人认为是将不同国家的百姓隔绝起来,各自管理各自的事情,这样就不会有冲突。

其实不对,结合语境来看,鸡犬之声都能相闻,人之间又怎么可能没有交流呢?这是在呼应上文,让民众不会去随意迁徙流动。

第二、道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道家虽然有一些比较“玄”的观念,但说到根本上还是要落在实地。

诸子百家都是为了解决乱世而产生的,也都有自己具体的办法,《道德经》当中也不只一次地讲过如何治国的问题。

比如第六十章中就明确提出:

治大国若烹小鲜。

其思想是和本章“小国寡民”相通的。

还曾多次反对儒家所提出的“道德观”,比如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些都是道家具体的治国方略。

值得注意的是,诸子百家所有的学说都是贵族学说,其提出者都有贵族身份,而其实践的方式也都是自上而下的改良,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保障。

所以本章的内容同样是针对统治者所言的,要求其通过“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方式使得百姓不随意迁徙,使得国家之间不发生战争。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措施,而是一种理念,道家要求统治者对民风进行塑造,回归到“结绳而用”的淳朴状态下。

要达成这一目的,方法就是让百姓“无欲无求”,这才有了对统治者的具体要求。

“老死不相往来”,除了可以看做各国民众之间不随意迁徙,也可以引申为不互相羡慕、索求。各自都满足于各自的生活,没有更多的欲望、诉求,不必互通有无,那么各国政府、百姓互相交往,自然也就平安无事。

老子的这种构想很美好,有点像“桃花源”,或者“大同”世界,但在当时的境况里是无法实施的,只能作为一种构想存在。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老子的《道德经》中(老死不相往来)是第八十章“小国寡民”论述中的言论句【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大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第八十章。

这章节生动描述了老子“理想国”社会模式。为了更好理解(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就要对《道德经》中(小国寡民)这一章节,老子的言论要有充分的理解,为此解读有以下几点:

一,“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是从原始社会山村的宁静,自然的生活中的启发而联想。缩小国土,减少人口,是多么宁静悠然的景象。老子用描述社会的和谐气象来反对战争。反对用武力扩大自己的彊域,侵略别国,对俘虏民众行为不滿。一个国家如果都能像原始社会一样就不会有战争,民众可过上和平安宁的美好生活。

二,“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民重死而不远徙”。

这是老子用淳朴的语言站出来为广大民众呼唤,希望和平安宁,远离战争。广大民众也就不会去当兵打仗,也不需要什么武器装备。广大民众都会看重自已的生命,是不愿出兵征战的,是没有朝远方迁徙心愿。

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这就是老子真正追求,真正向往和平安宁的“理想家园”,广大民众觉得甘甜,觉得安宁,觉得快乐,就心滿意足。虽然食物不丰厚,服饰不精美,居处简陋,但是只要人人都回归自然淳朴的本性,就会有甘甜,美好,安适,快乐的感觉,就会回归到和谐,清静的精神家园,心灵的世界。这也就是老子告诉全社会的人们要有自然而然的思想境界,倡导社会秩序,伦理关糸,道德习俗都是自然,本真,和谐的。

为此,“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综上所述明知。老子的真实思想,是用反向思维方式,回到原始部落时期那样和谐社会状态,表明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如果用战争手段来扩展自己的国家,广大民众就永远不得安宁。还不如做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为好。其实老子是要构建“小国寡民”和平安宁的国度,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总之,当今社会文明进步,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可是人生的烦恼却在增多,幸福指数反而降低,为此,就需要用老子的思想来开导人们,回归心灵的“桃花源”是多么好的选择。世界定会变成美好人间!


刘梦辉1445414400581


《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来往,是老子提出的社会管理结构模式,要理解老子这段话,就需要了解老子想解决什么问题,老子生在战乱不断的春秋年代,他提出的社会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他认为能够避免战乱,人民能够安定生活的社会结构模式,老子话中说的小国寡民就是把社会分割成很小的一块块区域来管理,每块区域小到能够听到相邻区域的鸡鸣狗叫相,即两区域的距离是很近的,由于每个区域面积很小,人口自然也就很少了,所以叫寡民,老死不相来往是指相邻区域的人一生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区域中,距离很近,连鸡犬声都能听到的相邻区域的人,从出生到老死互相间都不要来往,老子的想法是,人少互相间自然就很熟,纠纷自然就少,也好解决,管理就会简单,也不会闹出大事情,这就是老子提出解决社会动乱战争的解决办法。人与人互相少来往的条件是,必须要做到人人能够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中国历史形成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就是受到老子思想影响的。老子提出的这个社会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力低下,当人口增长时,由于生产力低下无法养活增加的人口,最终导致社会动乱战争,中国历史的分分合合也印证了老子提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根本解决不了他想解决的问题。


龙一欧


“老死不相往来”,出自《道德经》第八十章。原文是这么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老子在形容一个美好的生活状态,说人们吃的食物感觉很可口,保暖遮羞的衣服呢也感觉很漂亮了,没什么好比较的了。居住的地方呢,也是非常的安静祥和,住在这里的人,也都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喜欢这里的风俗。与其他地方的人们,可以互相看见,其他地方的鸡啊狗啊,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叫声也非常清楚。但是呢,就是这样的接近,他们呢,也活到老,都不需要去互相往来,彼此各自安宁和谐。

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也就是说大家都安居乐业了,不需要去过多的追求什么,不用去互通有无,也已经是很满足了。

这是老子认为,最符合道的天下的生活状态的。不过,这样的状态,虽然好,但现实人的社会中,大概很难做到。换句话说,它,就像世外桃源一样。这是一个梦想吧,或许有一天,会达成。


命理师陈一宏


“老死不相往来”一句,出自《道德经》第八十章。这句话六个字,字义虽浅,听起来很是简单明了,但是,话里有话,话外有音。文中之意,与当下之世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现实意义。那么,“老死不相往来”,究竟应该怎么理解?我们需要结合这一章所讲的内容来分析,才能了解得更透彻。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老子给世人展现的是一个纯朴的世界。在一个很小的国家,人民都过着纯朴和谐的生活,大家安居乐业,人人相安无事。有舟车大家也不愿意出远门游玩,有武装的兵器也不知道放在哪里,人有才华也用不着,人民吃着粗茶淡饭觉得很香甜,穿着粗布衣衫觉得很华丽,风俗习惯也觉得很快乐,与相邻的邦国互相远望,都觉得很友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也觉得很调和,人们生活很满足,就是这样活到老,也没有怨言,也不愿意搬家——这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本意。

而当下之世,大家都愿意搬到大城市去住,过着背井离乡,奔波、劳累、紧张的生活,虽然吃得好、穿得好,但是,日子过得很累,生活并不幸福甜蜜。为了升官发财,需要学会各种本领,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一个楼栋住着,呼噜之声相闻,碰个对面也懒得说话,与邻居在“猫眼”互相偷窥,都觉得别扭——这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这个世界不再淳朴,变得复杂而难以琢磨。

但愿普天之下,人民心地淳朴,大家安居乐业,不再为了生活,四处奔波……


一真讲堂


老子《首德经》第八十章有这么一句话:"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说,和邻国距离很近,相互间可以望得见,所得到彼此得鸡鸣犬叫,但是人们从生到死,一辈子也不相互往来。而"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今天也往往被用来形容相互间有了很深的芥蒂或隔阂,而一辈子再也不原意交往。

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这句话有什么智慧呢,难道老子的智慧就是拒绝人际交往吗?其实不是,这句话的提出是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我们可以三方面来解读。首先,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大动荡时代,国与国,君与臣,人与人,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呈现出不可调和的矛盾,相互争斗,人际关系非常的复杂。老子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在对现实做出深刻反思后,说出的这句话。是相对于当时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出的一种内心对淳朴简单的人际关系构想。

人类的人际关系本来是非常简单的,比如在原始农业社会,自给自足,人和人之间最多的经济交换关系。但是人类越发展,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就比如现代社会,尽管各种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空前发展,但是国与国,人与人的关系反而变得更加复杂化。

所以老子描写了一个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人际关系,也就是"乌托邦"或者是"世外桃源"。这里的"老死不相往来"我想老子的意思并不是说相互之间不来往,你不理我我不埋你,而是指没有经济,利益这些方面的往来。相互之间没有利害关系,不争,不斗,不恋名利,不贪财物。这种人际关系,其实也是后来很多人都向往的,陶渊明的桃花源又是多少人向往的人生。

但老子不是一个空想家,他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以他知道想要改变现实,就要清醒地面对现实,要把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理解透。这也是老子和庄子不同的地方,庄子思想是天马行空,完全脱离现实,一会庄周梦蝶,一会鲲鹏水击三千里,一会逍遥游太虚。老子固然也有道家的飘逸洒脱之风,但是读他文字,你又常常看到从书中走来一个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一个脚踏实地的老子!

所以老子所说的:"老死不相往来",只是他所追求的国与国,民与民不争的理想境界,但他是个大智者,又明白必须要清醒地面对现实。其实老子《道德经》很多文字都能体现出这种思想,比如老子是反对战争的所以他提出了:"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意思是说铠甲兵器这些东西不都没用,因为用不着打仗,这是他追求的理想王国。但是他也知道那个年代,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也研究战争战术,他说:"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所以老子所言的"老死不相往来“并不是他对人际关系的漠视,而是在当时社会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对未来人际关系的向往和对当时人际关系的反思。


徐国华


《道德经》第八十章 ;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老死不相往来)原文并不是如此。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多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作长距离的迁移;虽有船只车辆,却没必要去乘坐;虽有兵器武备,却没必要去布阵打战。使天下回复到人民都结绳纪事的远古状态之中。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平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望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不知道提问者有没有了解道德经中原文是什么?只能说是人们的借用吧,如果放到整个篇章里面意思和把内容拉出来解释,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篇主要是讲治国经营的一个过程和结果。在此不过多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最后的结果,

可是要单独的来理解的话,也就是字面意思了,道德经中的原文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哦!


鬼谷子思想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请问老子的《道德经》中(老死不相往来)应该怎么理解?】

一:原文以及解析

这一句话是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之中。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意思就是说:

建立的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便有功效十倍百倍于人的器具也不使用,人们重视生命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也没必要去乘坐,有铠甲也没必要去冲锋陷阵,让人们恢复到用绳记事的远古自然中去。让人们能够吃上甜美的食物,漂亮的衣服,舒服的住所,和谐的风俗,邻国之间相互看得见,鸡犬声也能听到,但是直至老死也不相往来。

二:智慧解读

而在生活中,很多人提及“老死不相往来”的时候,总以为这是一种贬义句,认为人和人之间保持一个差劲的关系,直至老死都没有交集和来往。

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这一句话不能单从片面意思去理解,我们需要综合《道德经》整个篇章的思想以及内涵,来解析这句话。

在《道德经》中就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概念,就是以一种用无为的策略和思想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这一篇章的思想,就是对于这种生活完美的诠释。

因为老子身处的时代是战乱频发,当时战乱,压迫,饥饿,贪婪,许多状态呈现于纷杂的世俗之间,老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就塑造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

在这一篇章中,老子所设想的生活场景,就是他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老子认为建立国家小一些,人民少一些,不使用武器,不使用船和车,抛开急功近利的生活方式,也就去除了对欲望的无尽追求,回归到原始的淳朴自然状态中去,这样下去,人们就可以得到和舒适的衣食住行。

因为实际生活的状态,和这种“无为而治”的期望相违背。

人无穷的追求欲望,所以就有了贪心,自身也有了痛苦;君王有了贪心,国家之间更有了杀戮,更是民不聊生。

人生世俗的祸患与痛苦,也是因为自己过于精明,过度追求欲望而带来的烦恼,人的欲望难填。

但是换一种方式,如果以淳朴之心处世,整个时代都能抛开对于贪婪的追求,去除对于欲望的无限膨胀,那么这样一个社会,呈现的不就是一种美好吗?

老子希望将我们引领到一个没有压迫没有过度欲望的原始社会,那个时候自给自足,没有战争和掠夺,更没有欺诈和过高的欲望,人们生活简单而富足。

这样的理想状态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也并不是纯粹的妄想。

就好像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话:一群在原始丛林中生活的人被文明社会的人强行控制,想把他们打造成文明社会的人类,一个统领就对文明社会的管理者说:“自己之前的生活很富足,感觉很舒适,但是进入文明生活之后,却感觉自己贫穷,生活越来越快,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所以,理想的生活并非是靠外在快节奏的人生给予的,狡诈的心思也不能获取幸福和满足的,回归淳朴,淡然之心才是真正的最佳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