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選擇在市場最好的時候拋售國內的物業,是什麼原因呢?

茶與布朗


無商不奸,只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錢多不是他多麼聰明,李老闆只是一個投機取巧的人,發財了能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做貢獻的人有大愛才能名揚千古,這種人才是大智慧,發財了為富不仁,見利忘義,也就一凡夫俗子,


用戶5914626520635


李嘉誠撤出內地的爭議是從2014年開始,但是早在2014年之前,李嘉誠就已經開始拋售內地的物業,對李嘉誠拋售內地的物業,2015年,由新華社旗下的撩望智庫,發表了一篇標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指責李嘉誠大量拋售內地物業,據不安全統計,李嘉誠拋售的內地物業,總額達到3000多億,李嘉誠為什麼拋售內地物業,真正的原因也只有李嘉誠自己最清楚,但是我們能夠從李嘉誠的資金的運用情況來作出判斷,從2010開始,李嘉誠花費資近千億美元在英國買買買,號稱已經掌控英國60%的通訊、30%的電網、28%的客運鐵路、25%的天然氣、7%的供水,這麼龐大的資金從何而來,不用明說,大家應該清楚了,李嘉誠能夠有這麼龐大的資金在英國購買這麼多資產,資金來源必然是拋售內地物業獲得的資金。

李嘉誠在英國買了那些資產?

  • 2000年,出資36億英鎊為英國Three電信商購買電信運營牌照
  • 2010年,以90.3億美元收購英國電網
  • 2011年,以38.7億美元收購英國水務業務。 2011年,以24億英鎊買下Northumbrian自來水公司,這是英國主要的供應水和汙水處理公司。
  • 2012年7月,以30.32億美元收購英國管道燃氣業務。 2012年7月31日,和記黃埔收購英國曼徹斯特機場集團。
  • 2014年4月,投資15.12億美元在倫敦商業區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重建Convoys Wharf,開展商住項目。
  • 2015年1月,出資102.5億英鎊收購西班牙電信(Telefónica)旗下英國移動運營商O2,此舉將令和記黃埔旗下的英國移動電話運營商Three Group與O2合併,創造英國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集團。 2015年1月,以10.27億英鎊收購英國Eversholt鐵路集團。

李嘉誠拋售那些物業?

  • 2008年以44.4億元賣出和黃位於上海的總部大樓世紀商貿廣場。
  • 2013年:以26億元賣出的廣州西城都薈廣場以90億港元東方匯經中心OFC出售給交通銀行,以30億元售出的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
  • 2014年以14.4億元轉手的上海盛邦國際大廈,以57.5億元出售北京三里屯的地標建築盈科中心,2014年出售已持股多年的的長園集團股權。
  • 2015年以5.2億元人民幣出售位於香港新界的商業地產物業盈暉薈;以售價61.4億人民幣的價格,向卡塔爾投資局旗下全資子公司出售港燈16.53%的股。
  • 2016年:以200億元賣掉上海陸家嘴的“世紀匯”綜合體。以358億出售香港中環中心


互金圈


說白了李嘉誠就是那種最純粹的商人,無國無家,只有利,從堅守商人的本分上來說,李嘉誠這樣做沒有任何問題。


但從個人感情上來說,這種無國無家無父無母的缺乏感情式的作為,並不值得人們效仿提倡。

當代社會是一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對於有錢人,或多或少都會高看一眼,對於李嘉誠這樣的首富式人物來說,自然都得多看好幾眼。

但不得不說李嘉誠的作為並不值得提倡,一句話:資本無國界,但資本家有國家,終歸你是個中國人,無論如何胳膊肘不好往外拐的那麼明顯。

李嘉誠在市場最好的時候拋售國內的物業,也許跟他嗅到了不友好的社會氣息相關,那就是大家越來越看清他的本質,看透他的本性,只為逐利,不講社會責任。

把商人本性赤裸裸的給大家表現了一遍,李嘉誠在資本操作上的狼性,自然不可能換來大家同情理解的目光,中國人將就投桃報李。

李嘉誠竭澤而漁式的逐利,甚至不惜加劇社會矛盾來達到自己獲利的目的,傷了很多人的心,也寒了很多人的心。


在李嘉誠來說,他往往利用自己的鉅富身份做掩護,獲得優惠的政策,拿到最便宜的地,蓋房子了嗎?

不能說完全沒改,但又有多少是捂著不動,等到資本升職,直接出售。

對於李嘉誠拋售物業來說,很多人都覺得可氣可惱,甚至有人以駭人聽聞的標題提到“抓住李嘉誠,別讓他跑了”!

如果他真的要走,誰能留得住,資本的自由流通是當今市場最基本的準則,李嘉誠走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多少人唱衰中國的未來和經濟,李嘉誠出走恰給他們提供了佐證最好例證,可以說李嘉誠拋售物業拋的有點火上澆油,不合時宜。

但不得不說中國、中國的經濟從來不繫於一個、兩個李嘉誠手中,斯人已去,自有彼來,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看似李嘉誠拋售物業一頓眼花繚亂的操作,說白了就是將資本撤出中國,影響不能說沒有,大海里的一尾漣漪,又有多少人感覺的出來呢?

沒有誰離不開誰的說法,李嘉誠走了,他失去的將是最有活力的市場以及他最看重的發展前景,既然要走,只對你說一句:好走不送!


歷史三日談


關於李嘉誠在國內的經營數據自然有統計總結的,但經營到了一定階段必然牽扯政治,這是全世界都一樣的(如美國的財團、世界各國的家族、中國歷史上的世家等),也如孔子說的難養之‘遠近’,距離才能達到平衡(如取暖的豪豬),李嘉誠走到今天必經歷了社會變化的方方面面,‘書’沒少讀,‘路’沒少走,自然養成了敏銳的嗅覺,做什麼都不如相信自己,商人的互利才是彼此的信條,一定的經濟規模必然有自己的智囊分析政治、經濟的走向,主要是‘人’構成的政治團體影響(普通百姓的言論如沒有特定影響引導如同放屁——以前可能有過很多可見的實例吧),這也是李嘉誠視角不同的地方,評論瞎嚷嚷的更多(自認聰明),李嘉誠通過不同的政治團體間周旋獲利(國家形態只是表象,給外面看的),也是他能做的(宿命只能走福不能沾貴吧,官位家族沾不上),以此保護家族儘可能長時間存在並發展,但世界社會的運行並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句話——人算不如天算!這也許是李看到但不願相信的地方吧(人總有不甘的地方),放下很難!


路人過來看看


美國的首富之一比爾蓋茨,用windows操作系統影響了整個世界,帶來了多少的貢獻。我們中國大陸的首富之一馬運創造了阿里巴巴,在互聯網,中國人的錢包方面創造了多貢獻。在馬雲沒出來前,中國的首富就是李嘉城,是搞房地產的。當年可是八面威風,好不厲害。等到拋售了香港的所有地產後,給香港的房地產,給香港的年輕人留下一地雞毛,趕快把土地給我讓出來,騰出來,這樣香港就不會有幾十萬同胞住鴿籠,棺材房,檔房這種現象了。香港不是沒有地,而是資本控制著佔著茅坑不拉屎。太可恨太可惡了。你們四大家族把閒置的地全部給我騰出來,你們最多住200平方的別墅麼差不多了,把多餘的地多建千萬套二居,三居,60-80房的房子。那才像話。別動不動房價20萬一平方。1萬一平方還差不多。


走南闖北283998051


李嘉誠2014年前後拋售內地和香港的物業,並轉向投資歐洲,堪稱人類史上最經典的投資案例。

隨著時光流逝,也許未來會成為經典的商業教材。



原因非常簡單:不賺最後一個銅板。 在很多人看來,李嘉誠過早的拋售物業,錯過了四年來房價瘋漲的時期,是一大筆損失。但是相對於李嘉誠前期低廉的土地成本而言,獲利已經遠超十倍。等到最高位時再拋售的話,恐怕就不會這麼幹淨利索了。

給接盤俠留下預期,留下進一步上漲和盈利的空間,才能更容易找到接盤俠。

如果進一步分析,則不排除李嘉誠不看好國內房地產行業未來,或者說不看好經濟發展。商人逐利,無可厚非,只要不違法即可。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億萬富豪,都希望把財富安安穩穩的交給自己的子孫,而不是送人或者被別人拿走。

我們經常戲稱財富榜成為殺豬榜,皆因很多富豪的發家史見不得光。李嘉誠長袖善舞,人脈寬廣,但是李嘉誠的兒子並沒有他的本領。李嘉誠創業,打下千億江山,兒孫不必太優秀,能守成就行。確保財富安全,就成為唯一選擇。 靠房地產可以短時間刺激經濟,增加稅費和賣地收入,但是長時間一定會出現諸多弊病,影響消費,乃至影響經濟發展。相信以房地產發家的李嘉誠的早就看透了這一切,並且提前佈局。有趣的是,李嘉誠在英國投資4000億港元,最終卻拿了加拿大的“戶口”,此中深意,耐人尋味。



李嘉誠表示:房地產開發商也來越多,導致地皮越來越貴,最後的房價已經到了老百姓快要承受不了的地步了,所以自己趕緊抽身房地產,改投其它產業,甚至將資金投入到國外,他採用的是不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樣才可以確保自己財產不受到損失!

同樣是商業地產,王健林幾年後退出就沒有當時李嘉誠拋售物業時的價格好了。但是現在也還不錯,因為萬達負債率還不高,目前價格也合適。


老道的商人,就一定有老道的眼光。

站的高度也不同。說明中國的房地產已經沒有炒作盈利的土壤,上升空間已經不大,做為商人肯定會在合適的時機出手自己認為無價值的資產,更換收益率更高更好的資產。


睿淵131419


李嘉誠從他自己的行為來看,他完全將自己定位為商人,唯利是圖,有利可圖就幹無利可圖就跑,說實話從商業的角度來說無可厚非。但我們知道一個企業大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僅僅是一個家族企業,他應該有社會責任和義務,否則這麼大的企業如何承載?我個人認為李嘉誠房地產領域完全撤離中國市場,將企業的主戰場放到英國,是不明智的選擇。而且英國目前正在脫歐,無論結果如何,英國都會有一段時間混亂期,而且緊接著會出現愛爾蘭從英國鬧分裂的問題,英國會出現很長時間的動盪,多長時間不好預料。而且如果真出現愛爾蘭脫英,那麼英國會處於動盪之中,那麼英國的商業環境就不會太好,市場甚至會大大惡化。反觀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速度絕對總量依然是世界首位,關鍵是有全球最大的人口和市場。所以個人認為,李超人完全放棄中國房地產市場,並非明智,如果怕虧損,可以賣掉大部分,保留一小部分,但中國其它市場李超人依然大有可為啊!如果那樣就不會導致國人對李超人家族企業的反感,那麼他其它的商業機會也不會受影響,甚至還可以與國家、央企合作,幹更大的事業?你認為呢!


唐堂鑫


如果僅從商業角度來看,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是,李嘉誠已經賺飽了。

作為全球知名的華商,李嘉誠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企業家。在國內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李嘉誠就已經迴歸投資,這是具有積極影響的大好事,利用他的商業影響,李嘉誠在國內各地開發房地產,都有“特殊待遇”,就是拿地的時候,可以選擇,然後地價也比較便宜。這樣,李嘉誠在大陸擁有大量廉價土地。拿地之後,李嘉誠都是分期開發,這樣伴隨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房價、地價不斷持續上漲,讓李嘉誠雙向賺錢:地價溢價賺一份;房價溢價賺一份。賺在盆滿缽滿。

第二點是,國內房價到了一個高峰。

經過40年發展,20年房地產市場化發展,國內房價已經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高峰。這讓李嘉誠感受到壓力,所以要套現。

這幾年,國內房價依舊在上漲,但相對於之前動輒翻倍,上漲速度明顯放緩。由此可見李嘉誠的判斷。在他開始拋售國內的物業胡時候,相信房價還會繼續上漲,但他不會等到最高峰的時候才開始套現,他要給“接盤俠”留下空間,這是李嘉誠長盛不衰的操作模式:吃魚不要吃全魚。就是讓合作伙伴也有錢賺,這樣的合作才是長期的,合作的機會也會更多。

第三點是,他感覺歐洲機會來了。

在國內套現,海量的資金必須要有去處,而這個時候,英國,以及歐洲、澳洲等地,有新的機會。所以在國內套現之後,在英國買下了大量民生產業,包括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產業,趁低吸納。

而且,投資水電氣等民生產業,是屬於基礎性的產業,回報或者不是很高,但可持續性很強。房地產短期回報很高,但一個項目做完了就做完了,兩者有很大胡差異。

最後還有的是,李嘉誠也有分散投資的安排。現在李嘉誠已經在全球各國都有投資,分散了投資風險。


波士財經


你這樣問就好想一個在股票說莊家在最好的行情拋售股票是為什麼?以事論事,商人當然是獲利為主,你為什麼不問萬達為什麼拋售那麼多?或者問你自己,行情最好的時候的投資不賣出來,等到不好的時候再賣?人家養了這麼多員工,獲得最大利益後員工的工資福利還有獎金也提高了啊!不要說什麼愛國不愛國的,有錢了再考慮用錢去愛國,沒錢了就用心去愛國,如果個個都什麼都不管的單純愛國,請先叫股市裡的基金公司和大股東愛國愛民,別動不動的就做假賬,貪汙,割無數小股民的血汗錢!


佛陀鴻儒山


說實話,我就看開頭,我不是維護李嘉誠,你要是有錢你大可以捐給有困難的人家,誰特麼錢不是自己勞動所得?他做他的生意你打你的工,不搭嘎的,別用道德綁架別人,你要是看不慣你可以賺李嘉誠那麼多錢然後捐錢造福一方!自己沒本事賺錢,還想著替別人花錢,想想也就算了,做不到還天天諷刺謾罵,簡直毫無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