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还是汤圆?南北方过元宵节竟有这么多差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吃元宵还是汤圆?南北方过元宵节竟有这么多差异...


南北方的元宵节其实是有差异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南北方都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1.节日代表食物

元宵和汤圆其实并不是一种食物。相比起来说,元宵在北方比较多,而汤圆则是南方人的喜爱。

南方包汤圆: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吃元宵还是汤圆?南北方过元宵节竟有这么多差异...


北方滚元宵: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吃元宵还是汤圆?南北方过元宵节竟有这么多差异...


2.饮食文化特色

南方:细微精致

南人的菜肴,多以精致细微见长,并格外讲究情致,不但色香味俱全,而且盛放的器具花色、菜盘的细节装饰,格外讲究。就烹饪方法来讲,无论是烤、是焖、是蒸、是炖,还是炙、是熘、是炒、是拌,南人都有一套繁杂而讲究的程序,追求的是个鲜、嫩、香、滑,以求满足味蕾的各类微妙体验。

吃元宵还是汤圆?南北方过元宵节竟有这么多差异...


北方:色艳味重

北人的菜肴,则以色艳味重取胜,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讲究火候。北方作菜的原料没有南方的种类丰富,也没有太多花样,可便是极其普通的东西,北方的厨师也能做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

吃元宵还是汤圆?南北方过元宵节竟有这么多差异...


3.文化习俗差异

在广州、香港等地的元宵夜要进行树元宵活动,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还有放天灯的,儿童手提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赏玩。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舞龙、点花灯、猜谜语、唱粤剧是深圳人过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大家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元宵节。

吃元宵还是汤圆?南北方过元宵节竟有这么多差异...


而在北方大多数地区在正月十五晚上会有“舞龙灯”、“度百厄”、“走百病”等习俗,东北地区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扮演戏曲人物,京津一带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度技巧,在北方的很多城市元宵节当晚还要放烟花,但因为空气污染的原因,近几年已经被禁止了。

吃元宵还是汤圆?南北方过元宵节竟有这么多差异...

4.生活方式差异

地图上的秦岭——淮河分界线将中国分成了南北两部分,一直以来南北差异都有不同的体现,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人文历史造就了南北方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生活习惯和文化。

就拿供暖这事来说,北方有集中供暖,南方则需要单独供暖。

北方的冬季时间长,需要供暖的时间也长,集中供暖更加符合经济效应,但是需要忍受供暖时间的限制;而南方的冬季真正需要供暖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其实是更适宜单独供暖为主的,但在供暖设备的选择上需要花上一点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