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搓的不是面团,是幸福!包的不是汤圆,是回忆

001

今天早上,突然想到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便问还赖在床上的八岁二宝,要不要搓汤圆?她居然骨碌地就揭开暧烘烘的被子,跳出暖和的被窝。

元宵节,搓的不是面团,是幸福!包的不是汤圆,是回忆


二宝的捧场给了我原本懒洋洋的心,突然像打了鸡血一般,马上在二宝洗漱的时间去小店买了一包糯米粉,备好需要用的干盘子。

于是元宵节的汤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动了起来,汤圆是最简单的那种,和粉,搓圆。二宝在旁边念叨:妈妈,等下留一团面团给我玩好不好?我怎么会说不好呢?因为心里明白,邀请她做汤圆,其实自己是有“私心”的。而她什么都喜欢动手鼓捣,自然欢喜参与其中,所以搓汤圆也算是各取所需,只是各自心里打着小算盘而已。

做汤圆,我认为自己搓的不是汤圆,是回忆。

002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元宵节,汤圆是家里必不可少的一个传统代表。包汤圆有的糯米粉是母亲用自家种的糯谷,在年前就去碾好,然后经过浸泡,磨粉,晒干备用的。


元宵节,搓的不是面团,是幸福!包的不是汤圆,是回忆


那时包汤圆是一家出动的事情,烧水的,和粉的,剁花生米和芝麻的,包汤圆的,刮片糖的……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我最想干的是包汤圆,把捏好的一小团面粉,搓圆捏成厚薄适中的饼干状,中间放上花生芝麻糖做馅,再重新包好搓圆。看着父亲和母亲双手在娴熟地飞舞着,我双手经常蠢蠢欲动,可记忆中极少想的能做成,因为最小的我经常分到的是刮片糖的活。

家里煮汤圆的习惯是要放很多姜,通常汤圆还没煮好上桌,那又香又甜又带点辣的味道就充溢了整个厨房、饭厅。其他地方能不能闻到这个味道我不知道,因为我在吃完美味香甜的汤圆前,压根就没离开过这两个地方。

003

我和二宝搓汤圆的时间,就在我向二宝讲述小时候跟着她外公外婆搓汤圆的回忆中悄然过去了。

元宵节,搓的不是面团,是幸福!包的不是汤圆,是回忆

不听劝的二宝自顾摆弄着汤圆


我把面团捏成小团,二宝搓圆,并放在盘子里按压,摆整齐。我阻止了她两次,并说明这样压摆,等下我就没办法下锅了,她仍然按自己的理想方式摆弄,我也懒得念叨了。

元宵节,搓的不是面团,是幸福!包的不是汤圆,是回忆

二宝的汤圆拼盘


直到后来她提出想留一块面团玩,我也爽快地答应了,连剩下的面粉也给了她自由发挥。她乐得本来不大的眼睛,马上只剩下一条线。

她拿着面团当成橡皮泥玩,白色的面粉被这个在南方没见过雪却向往雪的女娃,在盘子内当成雪花自娱自乐撒了好久。

玩吧,玩腻了我就全放到鸡食里拌给鸡栏的鸡吃。

只是自己心血来潮包出来,没有花生芝麻糖做馅的汤圆,比儿时做的简陋了很多。

也是,明知大宝没兴趣,先生不喜欢,婆婆对汤圆也不感冒的局面,我又怎提得起精神大费周折去折腾。

元宵节,搓的不是面团,是幸福!包的不是汤圆,是回忆

煮好的小汤圆


以元宵节的传统,带二宝做汤圆只是个借口。不可否认,除了二宝的喜欢,是对自己儿时元宵节的一种回忆,也是对离开了快两年的父亲的一种怀念吧!

只是不知道二宝长大以后,今天这些将会成为她儿时记忆的场景,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回忆?会是幸福的吗?


元宵节,搓的不是面团,是幸福!包的不是汤圆,是回忆


不管怎样,在眼前的非常时期,能一家人平安健康待在家,能和兴高采烈的二宝搓着简陋的汤圆,就是一种幸福吧!

愿那些处于疫情之下的人们,早日康复!愿那些只是一群孩子、普通的父母换了一身衣服的逆行勇者们,早日平安归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在疫情面前,有一群人默默地,勇敢地冒着失生命的危险,筑成了一堵尽可能安全的墙,挡在了我们的前面罢了。

我们又怎能不珍惜,不感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