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導語:

近段時期,社會各界人士紛紛投入到抗擊病毒的工作中。這場疫情牽動了大家的心絃。

瘟疫不是洪荒猛獸,只要按照國家與權威醫學專家的指示去做,做好自我防預措施。對抗擊病毒是最好的支持。

在古代,我們的先輩們對防治瘟疫有一定的經驗,史學長空跟大家聊聊,清朝前期發生瘟疫時,是如何防治瘟疫的呢?

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醫生在瘟疫災區救助災民

一、瘟疫是如何產生、傳播和影響

在中國歷史上,瘟疫曾經發生過很多次。最早在《素問·本病論》裡有記載:“民病溫疫早發,咽嗌乃幹,四肢滿,肢節皆痛。”

在古代就有記載,人與動物接觸,容易感染瘟疫。《辭源》記載:“疫病,人或動物家禽所生的急性傳染病。”

在古代傳染性疾病的途徑是多樣化的,一般發生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人與動物之間進行傳播,同時短時間內引起大範圍的感染,死亡,這種傳染性極快,古代人們稱為“瘟疫”。

《清史稿》對瘟疫的後果多用“死者無計”進行記載:康熙朝:“二十年,晉寧疫,人牛多斃”;“(四十二年)五月,景州大疫,人死無算……八月,文登大疫,民死幾半”;“四十三年春,南樂疫,河間大疫,獻縣大疫,人死無算……(秋)福山瘟疫,人死無算”。雍正朝:“雍正元年秋,平鄉大疫,死者無算”;“(五年)秋,澄海大疫,死者無算。”“十一年,鎮洋大疫,死者無算”。乾隆朝:“(五十一年)莒州大疫,死者不可計數”。

1、瘟疫的產生

自瘟疫出現以來,直到清朝時,中國曆朝歷代的醫學專家,吸收前人防治瘟疫的經驗。瘟疫發生地區,基本處於人口密集的地方和自然災害發生的地區。

江南地區的氣候溼潤,年均氣溫較高,河流密集,這些自然條件,有利於瘟疫的傳染病原體的生長,再加上江南地區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水路、陸路交通發達,人流量較大,容易傳播,導致擴散迅速加快。

從清代醫學專家的記載資料來看,自然災害也是產生瘟疫和蔓延的因素。旱災一般多發生在夏季,因為天氣炎熱,最適合細菌的滋生和傳播。

水災過後,地勢低窪的地方,容易積水,再加上高溫,食物、屍體容易腐爛,細菌繁殖速度快。當時百姓生活條件簡陋,衣食住行,得不到保障,身體免疫力差,極易感染瘟疫。

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瘟疫肆虐民眾,死亡的民眾

2、瘟疫的傳播

瘟疫的傳播是通過呼吸、接觸、食物、蟲蠅等傳播方式。

A、呼吸傳播就是空氣傳播。主要是人與染有疾病的人接觸,通過空氣把病原體,傳入人的身體。空氣成為了瘟疫傳播的載體。

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記載:“遇天行觸濁氣之瘟疫,由口鼻而入氣管,由氣管達於血管。”

《諸病源候論》文章指出:“人有因吉凶坐席飲啖,而有外邪惡毒之氣,隨飲食入五臟。”

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諸病源候論》中記載瘟疫傳播方式

B、 食物傳播是吃了染有病菌的食物

在清朝時期,人們的衛生意識淡薄,直接飲用河流和湖泊的水。受汙染的水,容易滋生病菌,而人們通過飲用水,就會染上瘟疫。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記載“人煙稠密之區,疫癘時行,以地氣既熱穢氣亦盛也。必湖池廣而水清。井泉多而甘冽,可藉以消弭幾分,否則必成燎原之勢,故為民上及有心力之人,平日即宜留意。或疏浚河道,毋須積汙,或廣鑿井泉,毋須飲濁,直可登民壽域,不僅默消疫癘也。”

C、接觸傳播就是直接接觸染有病菌的動物或人

接觸傳播是與感染疾病的的人或動物接觸,通過皮膚,沒有及時處理,病菌入侵,使接觸的人也感染病菌。

《醫學正傳》說:“其侍奉親密之人,或同氣連枝之屬,薰陶日久,受其惡氣,多遭傳染”。

D、蟲蠅傳播

就是通過蒼蠅和蝨子,對人的皮膚接觸或接觸到食物上,就會把病菌傳染到人身上。

《松峰說疫》記載:“凡瘟疫之流行,皆有穢惡之氣…..青蠅及喜穢之物,且鼻最靈,人所不聞,而蠅先聞之,故人糞一拋,而青蠅頓集…..皆商邪穢氣所鍾也,更兼人之穢氣,又有與之相濟而行者……倘瘟疫之鄉,果能焚燒佩帶,則不覺,穢氣之潛消,而沉痾之頓起矣。”

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松峰說疫》記載瘟疫傳播途徑,讓民眾知曉

3、瘟疫的出現,對社會的影響

在清朝時期,醫療水平落後,醫療設備差。人們根本沒有衛生概念,自我預防能力差。面對疫情,民眾產生恐慌,而他們的防治措施就是逃跑瘟疫災區,避免染上瘟疫。

而在逃離瘟疫區的人們裡,有些染上疾病的逃疫者,有可能把疫情傳播到沒有發生瘟疫的地區,很容易擴大瘟疫的範圍。

逃離瘟疫區的人們,為了解決溫飽問題,也許會強搶當地人們的食物。此地區的食物短缺,會影響到社會正常秩序。

瘟疫的發生,直接影響到人口大規模的死亡。造成人們的恐慌和不安。在古代,瘟疫的發生,死亡人數聚增,甚至全村的人全部死亡。死後都沒有人掩埋。

乾隆七年,安徽有 4 個州縣“自今年二月盡以來疫氣盛行,每多傳染,不無死亡

。”瘟疫對社會經濟影響非常的大,特別對農業的生產。大量的人員逃逸或者死亡,人口急速下降,導致勞動力減少,受災區的大量田地被荒廢,糧食產量減少。

在中國封建社會,提倡以農為本。農民自耕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沒有收入的來源,糧食稀缺,造成物價上漲,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

清代寶應的汪愚麟在他的《舟過被水鄉郵紀事》詩中就吟道:“今年苦大水,黃河四奔衝。百川失故道,漂屋兼妨農。淮揚十餘縣,米價如珠玉”。

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感染瘟疫的人

二、清朝的民眾面對疫情,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避免再擴大

1、清廷要求地官組織民眾,清除水源汙物和淨化環境垃圾

清廷面對疫情時,對城市人口集中的地區,加強衛生管理,禁止向河流、湖泊等地倒放垃圾;

城市有專人負責處理垃圾糞便,清理街道,疏通河道等措施,以防擴大傳播。

受瘟疫肆虐過的災區,朝廷針對那些無錢埋葬或無主屍體,進行掩埋。防止屍體的病毒再次傳播給民眾。

疫情發生後,清政府要求官員統籌當地的醫療人員協助政府處理瘟疫,對民眾診斷,施藥,治療。

平時清政府中的醫學科負責醫學知識的傳授管理和主持醫學考試審核,其考試的內容包括《內經註釋》、《本草綱目》和《傷寒論》等。這些醫官不僅負責政府官員的疾病醫治,也對普通的醫家進行管理。

3、組織疏散密集人群

在瘟疫期間,朝廷都會停止朝會,以免擴大傳播。

康熙帝還下過聖旨,要求“今年朝賀元旦蒙古王、貝勒、貝子、公、臺吉、塔布囊等,已出痘者許其來朝,其未出痘者可俱令停止。各屬護衛隨從人等亦如之。”

人口集聚會加速疾病的產生和傳播。對水災、旱災等災情之後,對受災的災民適當發放食物、藥品等。

監獄是人品聚集之地,陰暗潮溼,容易滋生病菌。清廷會加速處理關押人員,一般都是從輕處理。

乾隆五十八年,乾隆帝感覺天氣又熱又溼,就聯想到“京城相必更甚,……恐民間不免有蘊蒸致疾之處。朕心望澤孔殷。因思清理庶獄。可期感召甘霖。……刑部堂官查明徒罪以下個案,情罪較輕者分別減等發落。”

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乾隆帝採納朝臣建議,對監獄囚犯從輕發落

三、 面對疫情,清廷採取什麼防治措施

1、向上級彙報災情

瘟疫發生之時,及時向朝廷彙報災區情況,以便清廷做出回應,採取救濟措施。在清代時,對於報災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讓清朝及時瞭解災區的情況,指導地方進行抗災和採取相應的救濟措施。扼制災情蔓延。

災情的會影響到地方官員的政績,為了避免官員知情不報,(雍正六年)又增定勘報之官寬限十日,奏報之官寬限五日,統以四十五日為限。”

2、祈神求鬼

瘟疫發生之時,上到皇帝,下到黎民,都認為是疫鬼作怪,引起瘟疫的罪魁禍首是疫鬼,當時的民眾以為是某人或某些人的行為觸怒了天或神,借瘟疫對人進行警示,來懲罰。

地方官員第一件事,就會邀請得道法師來做法,擺壇敬神,祈天神寬恕,儘快撤銷對當地的懲罰。清廷的皇帝利用災情,向天神祈求,來獲得民心,使百姓認為皇帝是愛民的明君。

3、清廷對受災地區發放救濟物資

瘟疫發生的時候,各地方官員,實地視察,安撫百姓情緒,進而採取救治措施,開倉放糧,對災區的輕重情度,來減免賦稅。

清廷會開放儲備糧倉,對災區,以平價銷售給百姓。減少人員在外流動,以免擴大傳染

《清朝文獻通考》記載:“景仁謹按:備豫不虞,善之大者。歲逢災侵,鳩形鵠面,待哺嗷嗷,欲有以濟之於臨時,必先有以儲之於平日。”

撥款的接收方主要是地方的政府,地方政府運用朝廷撥發的款項置辦糧食、藥物、衣物、棺材等物資,以及作為採取其他應對瘟疫措施的費用。

楊仁景認為:“災分輕重,必察其實。勘之不審,目前賑數之多寡既淆,日後蠲緩之等差亦紊。濫則奸民得以幸其澤,而帑項虛糜;隘則窮黎無以贍其生,而變端易釀。不可不慎之又慎也”

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感染瘟疫的人,親人對其照顧

4、對感染疾病的人員,進行隔離

感染了瘟疫的人員,進行隔離,但允許其家人可以留下照顧。清朝政府當時頒佈告示,要求民眾自覺隔離。

清廷設有特定機構,提供藥物治療,設立隔離機構,安置感染瘟疫的病人。地方官員對感染的病人要求隔離,不只是為了防止瘟疫的傳播,而是為了他所謂的仁政愛民,博取政治資本。

官員對隔離的人員,提供食物和衣服等日常用品,並派醫療人員進行醫治。

5、清廷對疫區派醫療人員對災區人員進行治療

當瘟疫發生之時,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當地的醫官往往無法應對大量突然感染瘟疫的人群,同時,各地的醫療水平也參差不齊,所以從中央派出醫官或者從別地調任醫官對疫區民眾進行治療也成為當地政府採取的措施,針對瘟疫的情況向當地的百姓發放藥品是最直接的救治手段。

康熙皇帝十分重視地方發生的瘟疫,特別委派了主要負責皇室和京中大臣健康事宜的太醫院醫官到疫區進行治療和發放藥物。

太醫院的醫官相對於地方的醫官,受過更為專業的訓練,所掌握的醫學技術也比地方的醫官更全面和精湛,派太醫院的醫官到當地不僅能夠體現皇帝體察民情的心意,也能在客觀上指導當地的醫師對瘟疫進行更好的治療。

地方官員有時還會捐出自己的俸祿製作藥物發放給當地的民眾,這雖然不是一項常規的制度,卻成為某個地區官員面對瘟疫的一種慣例。

6、鼓勵民間力量參與社會救助

清廷官員對當地的富豪進行勸說,希望捐出錢糧來救賑災民,來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同時也希望當地的醫生積極參入救治。

朝廷鼓勵有能力的人,收養災區的孤兒。使流民穩定下來,穩定社會正常秩序,避免瘟疫傳播擴大,造成人員恐慌。

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對災區進行施粥救濟

四、瘟疫過後,清廷是如何善後

1、賑濟和減免賦稅

朝廷對災區的受災的程度輕重,給予糧食和銀兩補助。地方官員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使疫區經濟復甦,幫助災區百姓度過難關。

朝廷給災民發放錢糧,同時給遇難者發放安葬費。清廷的蠲賑方法,相當成熟。受災地區的物資缺乏,朝廷在受災區設置賑濟點,按照規定給災民發放賑濟糧。

幫助災民恢復生產,讓災民把精力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儘快恢復經濟,使百姓度過難關。朝廷對災區受災輕重的程度,登記造冊,來減免賦稅,給民眾休養生息。

《清史稿》記載:“康熙三十一年)冬十月己卯,詔曰:‘秦省比歲凶荒,加以疾疫,多方賑濟,未甦積困。所有明年地丁稅糧,悉予蠲免。從前逋欠,一概豁除。用稱朕子惠元元至意。”

朝廷制定了一系了恢復生產的措施,緩解災民的困難,賑濟制度和減免賦稅、勞役等對疫區的災民來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鼓勵恢復農業生產,並給予獎勵

瘟疫過後,朝廷為了安撫百姓,鼓勵百姓恢復生產,獎勵耕種的政策,讓瘟疫過後的災民重新耕種,朝廷會給予名譽和物質的獎勵。

雍正元年(1723年)規定:“四川、雲南地區,一夫一婦一戶,給水田30畝,或旱地50畝,若有親兄弟子侄之成丁者,每丁增給水田15畝或旱田25畝,另給牛、口糧或銀12兩。”

清廷統治者,強行剝奪部份佔田地多的地主的土地所有權,來激發災民開墾的積極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安撫民心,恢復農業生產。

三、鼓勵民間捐款,賑濟災民

在清朝時期,已流行慈善捐款,朝廷號召官員與民眾一起為災區百姓捐款,不少富戶能慷慨解囊,為災區捐錢贈物。

張儀《張學士文集》記載:“傾篋付典質,錢積門中,僱人掘被壓者,所活數十百人。”

民間百姓平時籌建的社倉,儲存糧食,為了防止賑濟災荒而儲備的糧食。

《節約備荒》記載:“庫裡有糧,心裡不慌。年年有儲存,荒年不慌人。”社倉對過去的中國來說,是非常不錯的措施。

朝廷號召和要求災區百姓互相幫助,“兩鄰十家戶,有互相存恤之義,可協助修理。”儘快恢復家園。

類似新型病毒的瘟疫,清朝“康乾盛世”時期,是如何防治瘟疫

災區百姓互相幫助

史學長空說:

中國歷史發生過多次瘟疫,造成大量的人員死亡。我們的先輩們積累了抗擊瘟疫的經驗,著有很多抗擊疫情的資料,給後世的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清朝時期,發生瘟疫次數較多,制定了一系的防止疫情的制度。當時清廷在醫學條件差,民眾衛生意淡薄的情況下,帶領民眾一起抗擊瘟疫,在抗擊疫情裡,採取有效的措施,穩定社會治安,安扶災民。扼制瘟疫的擴大,蔓延。

疫情過後,鼓勵災民恢復生產,同時清廷給予相應的幫助。鄉紳們捐錢贈物,伸出關心之手,幫助災民度過困難,重建家園。

瘟疫並不可怕,大家要相信政府的醫療團隊的醫學技術。自我採取預防措施。保持基本的手部與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並儘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人密切接觸。


文獻參考:《素問·本病論》 《辭源》 《清史稿》 《清朝文獻通考》 《醫林改錯》

《籌濟篇》 《諸病源侯論》 《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醫學正傳》

《松峰說疫》 《節約備荒》 《張學士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