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管理者是人才選拔、是決策者、是共享共贏的人


善管理者是人才選拔、是決策者、是共享共贏的人

如果給你放權,給你管理。有一個很普遍人的共性,那就是控制慾強。這表現在領導層就會事事躬親,上級越級做下屬做的事。下屬也不安分統統往上面跑。

造成領導像工作人員,底下員工像領導,這是治亂的一大根源。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認知到它的危害性,其次要防治它。

古人是如何治理的呢,在《群書治要》(卷三十七 尹文子)是這樣說的:聖人之治,不貴其獨治,貴其能與眾共治。聖人的治理國家可貴之處,不在聖人獨立治理國家,而在於聖人與眾人共同來治理。

善管理者是人才選拔、是決策者、是共享共贏的人

這話差不多點明瞭,有智慧的人是如何治理。不是自己有多麼強大,而是和一幫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共同管理。

這體現在分工嗎!分工明確各守其本分,不能左右上下互竄。更不能一個人什麼事都要管都要做,懂得合理分開,知道自己是幹什麼的。

這與自我實現,個人修養方面也是如此。為善與眾行之,此善之善者。自己行善、自我品德修養提升,同時帶動大家一起提升這是善中之善

善管理者是人才選拔、是決策者、是共享共贏的人


在一個組織一個公司,裡面總有技能高超的人,那同樣也是如此道理。為巧與眾能之,巧之巧者也。自己技能、技巧很厲害很巧妙,帶動大家能力、技巧也變得和你一樣的精巧,這是最巧之巧的人。一個組織如果是這樣的氛圍,那一定是和諧的、有願景、有使命、有擔當的。

善管理者是人才選拔、是決策者、是共享共贏的人

古時候有一個叫:的人。他也是這樣帶領著大家,一起提升的一個人。倕,大約生活在上古黃帝時代的一個巧匠。,他這個人做事很精巧、能力很強,但是他不獨享自己的巧妙製作工藝,而是幫助大家協同、協助更多人懂得做精巧的工具。

以上提到古人的如何治理,也把個人修身,及能力上的提升,還加上一個古人:,的案例。來說明一個道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享不如眾享獨治理不如眾治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為什麼個人獨裁會不好,原因在於太自我。正確的決策要堅守自我,錯誤的決定要放棄個人堅守。但是問題出在你不會很明智、智慧地區分什麼該堅守、什麼該放棄。搞不清楚時,這

獨裁就會害了組織、團隊。那我們做為領導要做什麼呢?

在《群書治要》(尚書)篇中提到,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日常朝政不管具體的事項細節。但是關注點放在,人才的選拔上及個人修養上面。選擇合適的人才,讓合適的人才做合適的事。這樣大概就明白了,越是級別越高他的做的事與下面人是不同的。是決策、是人才選拔、是教化工作。


善管理者是人才選拔、是決策者、是共享共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