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科學助力,宅在家裡別胖了

目前疫情形勢嚴峻,很多人宅在家裡,為國家抗擊疫情做貢獻。

很多人開玩笑說,想過吃了睡、睡了吃的“豬”的生活。可是真的過上了這樣的日子,才發現,這種日子也真是不好受。

很多人活動少了,體重慢慢增加了,肚子上的肥肉也越來越厚了。

抗擊疫情,科學助力,宅在家裡別胖了


說起肥胖,很多人都知道,危害太大了,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甚至是十多種癌症等,均與肥胖有關。

而腹部肥胖的危害則更大。

我們說的腹部肥胖,又稱之為內臟肥胖,惡性肥胖。

為什麼會腹型肥胖?

1、性別

男性的腹部脂肪更容易累積,所以我們見到的“啤酒肚”大多長在男人身上。

2、不良的飲食習慣

飢一頓、飽一頓,一到晚餐就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容易引起能量過剩造成腹型肥胖。

喜歡吃高能量、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攝入熱量大於人體所需。

3、運動太少

運動量偏少,能量消耗低,攝入高,腹部更容易囤積脂肪。

抗擊疫情,科學助力,宅在家裡別胖了


那麼腹部肥胖對健康有什麼危害?

所謂的腹部肥胖,表現就是內臟脂肪多,典型特徵是肚子大、四肢細,就是大家熟悉的啤酒肚、將軍肚。

腹部肥胖會引起以下問題:

1、脂肪肝

過多的內臟脂肪堆積在體內極易造成脂肪肝發生。

2、糖尿病

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3.7倍,腹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風險達正常人群的10.3倍。

3、血脂異常

腹型肥胖易引起激素分泌異常,導致內臟脂肪更易分解,進入血液裡的脂肪含量也升高,形成高血脂。

4、心腦血管疾病

腹型肥胖導致糖脂代謝紊亂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之相關的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悄然降臨。

5、痛風

尿酸升高和內臟脂肪的增多有密切聯繫,腹型肥胖容易誘發痛風。

6、腫瘤

腹部肥胖和人體18個部位的癌症發病率呈現正相關,如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膽道癌等。

腹部肥胖怎麼辦?

調整飲食結構

1.多吃蔬菜、優質蛋白質、粗糧。少吃或不吃含糖、碳水化合物過多的零食點心。

2.少油烹飪。能水煮水煮,能涼拌涼拌。不吃油炸、油煎食物。

3.嚴格戒酒。酒精也含有大量的熱量。一些人喝酒喜歡吃高熱量、高脂肪的下酒菜,更容易引發肥胖。

4.宅在家裡也要運動。

瑜伽、普拉提、還有各種適合宅在家裡的運動。要堅持,達到一定的時間及強度。

抗擊疫情,科學助力,宅在家裡別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