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失眠有用吗?

道医辟谷讲堂


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与继发性失眠,无论哪种都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生活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我从事艾灸多年,也调理了很多老年人的失眠问题。艾灸是可以治疗失眠的,关键是选对穴与用对恰当的操作方式。下面我把这些年总结的应该艾灸的穴位罗列一下。


第一个,百会穴(正中线上,前发际线上5寸,也是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第二个,安眠穴(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


第三个,神门穴(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第四个,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也是一横指的距离)


艾灸这四个穴位,除了百会穴艾灸10分钟,其他三个穴位都是15分钟。每周三次,月内好转。艾灸顺序是:百会→左侧的安眠穴→右侧的安眠穴→左手的神门穴→右手的神门穴→左腿的三阴交穴→右腿的三阴交穴。

其他还有不懂的可以留言,也可以关注主页的其他问答。


王老师谈中医养生


做过艾灸的人都知道,艾灸治失眠是很有成效。失眠的原因很多,咱暂且用贴近用艾的方面解释,失眠,理解为阴阳转换失灵,阴阳的转换由命门火主导,熏艾培补命门火,火足了,阴阳转换正常,故失眠得以纠正。


通补流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对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采用艾灸治疗失眠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 276 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失眠患者,全部来自 2005年 1 月 - 2009 年 6 月在河南省职工医院针灸科、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大学二附院( 各 92 例) 门诊就诊的患者,所有患者病程均在 30 d 以上。根据随机、对照的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137 例,对照组 139 例。至观察结束最后完成,试验组 124 例,对照组 122 例( 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有 4 例脱落,9 例排除,脱落原因均为失访; 对照组有 6 例脱落,11 例排除,脱落原因均为患者依从性差; 两组的剔除原因都是治疗过程中加用了其他方法)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基础病情比较,见表 1。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CDM - 3) 》。

表1

两组性别经 χ2检验,P > 0. 05,两组性别可比; 两组年龄经 t 检验,P>0.05,两组年龄可比; 两组 PSQI 总分、SAS 标准分和 SDS 标准分,经t检验,P > 0. 05,两组 PSQI 总分、SAS 标准分和 SDS 标准分可比。

1.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诊断明确,年龄在 18 - 65 岁者,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条件下,均可纳入试验病例。

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操作中违背治疗方案者; ②不符合诊断标准者; ③加用其他方法者。

失眠

1.5 病例脱落标准

①临床研究过程中失访者; ②治疗过程中自动退出,或发生意外情况而不能坚持治疗者; ③临床研究过程中依从性差,资料不全者。

1.6.1 试验组 取穴: 百会、四神聪。方法: 患者采用仰卧位,用回旋灸百会、四神聪穴 60 min,每天灸 1 次,每周灸 5次,5 次为 1 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 2 d,3 个疗程为 1 个周期。

1.6.2 对照组 取穴: 双侧足三里穴。方法、疗程同试验组。

1.7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治疗失眠) 。痊愈: 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 6 h 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 显效: 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 3 h 以上,睡眠深度增加; 有效: 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 3 h; 无效: 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1.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 t 检验; 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 3 个疗程的治疗,其结果见表 2。经 Wilcoxon 秩和检验,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本方法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2. 2 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总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后患者 PSQI 总积分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 01) ; 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强,人们的压力逐渐增大,良好的睡眠是人体恢复疲劳的重要途径。艾灸治疗是一个渐进的有效过程,在治疗的初期,仅有 PSQI 积分的差异,而抑郁和焦虑的变化不大,但是最终治疗效果优于西药,而且解除了因服用药物导致的头昏、记忆力下降、烦躁等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完成从浅睡眠到深睡眠的生理变化,是一个促进人体病理性睡眠恢复正常的良性调节过程。许多严重失眠的患者,经过治疗,逐步停药,到最后完全不再需要服药,睡眠恢复正常。

对失眠疗效的判定,除依据睡眠的时间外,更重要的是患者在治疗后,大脑功能的改善。治疗后,患者头脑清醒、反应迅速、思维敏捷,记忆、认知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头痛、头昏等不适症状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即使是睡眠时间未延长,也有效。对于病情比较重的顽固性失眠,在艾灸治疗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加用耳穴贴压、拔罐、放血等综合治疗,通过多普勒观察显示,治疗时间长的患者,脑血流有明显的改善。治疗时间以下午比较好,这可能与人的昼夜生活节律有关

<strong>


艾灸仪艾灸床


经常难以入睡,睡而易醒,醒后不易再睡,亦有时睡时醒,或彻夜不睡等为特征的现象就是失眠。病因有心脾亏损、肾虚、心胆气虚、情志抑郁,肝阳上扰或脾胃不和等,治疗均以安神为主,可选用艾灸。

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神门穴——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无论治什么病都要有一个过程,坚持一段时间,效果就会有的。


美丽人生68614


艾灸治疗失眠很有用,一般失眠的人都对失眠缺乏正确的认识:失眠者睡前自我紧张是最大的误区,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于是强制地数数字、听钟表声,结果反而造成大脑过度紧张,造成紧张性失眠。

如果是失眠艾灸百会、印堂、内关、神门、三阴交、膻中、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穴。

失眠是由于长期过度的紧张脑力劳动,或强烈的思想情绪波动,或久病后体质虚弱,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相互失衡,导致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紊乱而成。

每个穴位灸10分钟左右,轻者3`5次愈,重者灸至痊愈。

保持良好的心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改善失眠的重要途径。


白云62824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㝥而不酣,时㝥时醒,或醒后不能再㝥,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多梦等。

本病是由于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或强烈的思想情绪波动,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互相失衡,导致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紊乱而成。

睡眠由心神所主,神安则㝥,神不安则不㝥,失眠病位在心,其主要病机为心肝胆脾胃肾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 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成。如气郁化火,扰动心神;胃气不和,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胆气虚,神摇善惊等均可影响心神而致不㝥。

失眠取穴与定位:百会、印堂、内关、神门、三阴交、心俞、膻中、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日月、阳陵泉、丘墟、阴陵泉、丰隆。

每个穴位施灸10~2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失眠就会有所改善。


田野11997


失眠是很痛苦的病,虽然能吃能喝,看着跟没病似的,但一到夜晚,强行的闭上眼却睡不着,越着急越睡不着,一会儿,脑袋里面嗡嗡直响,头昏脑涨。

有天夜里我实在睡不着觉,就起来找到我的艾灸点上,先灸大椎穴,然后又灸涌泉穴,后来不知不觉的在艾灸时睡着了。从那以后,我见天艾灸,慢慢的失眠改善过来了,夜里又能睡着觉了。


小精灵4591


可以确认艾灸调理失眠效果还是不错的。睡不着,入睡需要30分钟以上,睡眠浅、常做噩梦等都可以称作失眠。如果长期如此会导致黑眼圈、精神不济,还会影响肝胆功能。中医学认为,失眠的原因很多,但都是因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艾灸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彻底改善睡眠,可以按照以下图例穴位进行艾灸。





艾灸养生达人张海霞


可以肯定的说,艾灸治疗失眠是有用的。艾灸治失眠的治疗方法:大椎穴放血后艾灸,艾灸大椎穴和涌泉穴的时间要在10~20分钟。重症加灸百会、神门、安眠三穴。

其实引起失眠的因素很多,这里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身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失眠虽然有很多证型但不用担心,艾灸有双向调整作用,所以说艾灸是安全的,它可以调整我们的元阳。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规律的,元阳之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那么,阳气在该活动的时候活动,在该静止的时候静止,人也就没有了失眠的烦恼。


雪花飘74930


现在社会压力大,失眠也属于亚健康而且越来越多。可以用艾灸治疗失眠的方法不是治疗失眠,中医艾灸养生是中医失眠的治疗方法之一。具体艾灸方法:1.每晚于临睡前一小时左右,用艾绒或者艾草泡脚袋先泡脚10--20分钟。然后再用艾灸条或者艾灸贴对穴位位置进行施灸。艾灸治疗失眠的方法温通经脉,驱散寒邪:因本法采用三年或者五年陈艾,溶入数位中药,和制而成,火柔而温,渗透力极强,能温经散寒以火攻邪。理疗艾灸养生行之有效。2.艾灸治疗失眠的失眠的穴位:百会,至阳,心腧,脾俞,胆俞。这是主穴。配穴:神门,三阴交,涌泉。灸法采取温和灸,一个穴位15到20分钟。如果严重失眠,在灸完涌泉穴之后,可加灸盲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15到20分钟,每次5到10壮。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盲募穴位于腹中,为脏腑之气交通的重要穴位,艾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治疗失眠。注意事项:注意艾灸的时候不要见风,艾灸完后不能着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