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什么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建文帝继位后,为巩固皇权,削弱藩王势力。结果在削弱燕王朱棣时,遭遇了朱棣的反击。

本文作者『挥墨历史』,欢迎阅读文章后点赞、关注和留言。

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自北平起兵,历时三年,攻克京师南京,称帝永乐。而建文帝则在宫中大火中,不知所踪。

明朝建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什么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在这场中央朝廷和地方藩王的争斗中,朱棣能够取胜,实在是特例。因为在双方对决中,朝廷所能拥有的综合实力和调用的资源,是地方藩王难以企及的。

而且建文帝即位时,接手的是经历过洪武之治的鼎盛明朝,这时的明朝,在经过朱元璋三十多年的统治下,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境地。

可就是这样拥有极大优势的建文帝,为何会在镇压燕王的靖难之役中落得惨败,并最终不知所踪呢?

明朝建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什么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急于求成,策略激进

朱元璋时期分封诸王,共计二十多位,在长时间的经营下,藩王势力日渐强大,并对皇权造成了威胁。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刚上台,便在重臣黄子澄的帮助下,立马着手削藩。

当建文帝提出削藩时,朝中有大臣反对立即削藩持反对意见,因为在他们看来,藩王问题若是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国家动荡。于是有朝臣上书主张将藩王们进行徙封,弱化藩王势力,树立皇权。

明朝建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什么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对于朝臣的建议,建文帝并没有采纳,在没有认识到削藩严重性的情况下,建文帝开始了他的削藩政策。

在重臣黄子澄的支持下,建文帝先后废除五位亲王,那些被废黜的藩王们,要么流放,要么毙命,都没有好下场。

弱小藩王势力的倒台,使得燕王朱棣越发坚定了靖难的决心。同时在建文帝削弱弱小藩王的同时,朱棣也得以积蓄自己的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明朝建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什么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用人失当,得不偿失

朱元璋在位期间,大肆杀害武将勋贵,使得建文帝即位后的朝堂出现了很大的缺陷。武将不足,善于谋划的大臣也很少,即便是建文帝重用的黄子澄等人,也只擅长治国,而不擅长战争。

正因如此,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错误任用贪生怕死的李景隆,使得几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并且在战败后,建文帝念李景隆是他的表兄弟,并没有严惩他,使得朝廷不满。

明朝建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什么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可让建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他的表兄弟李景隆,居然在燕王军队围困南京城时,大开城门迎敌,使得南京彻底失守。

除了李景隆,建文帝在对魏国公徐辉祖的处理上,也出现了极大的错误。

建文四年,魏国公徐辉祖力阻燕军南下,却因他是朱棣妻弟而引起建文帝猜忌,使得事情的转机彻底消失。徐辉祖被召回南京城后,燕王大军势如破竹,攻向南京城。

明朝建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什么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优柔寡断,性格缺陷

历史记载中,建文帝性格温和,至孝仁厚,并且聪颖好学。这样的性格,几乎注定了建文帝的失败命运。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因多次率军冲锋,所以屡次身陷绝境,几乎必死,可建文帝却给领军的将士们下诏说,“近尔将士与燕王对垒,无使负杀叔父之名”。

明朝建文帝时期国力强盛,为什么反而被藩王朱棣起兵推翻?

​正是这封诏令,使得朱棣多次死里逃生,而反观建文帝麾下军队,在作战中束手束脚,难以施展。

朱棣靖难之役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建文帝和中央朝廷在削藩策略以及镇压燕王上出现的种种失误造成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误,使得朱棣积蓄了足够力量,并最终导致了中央朝廷被推翻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