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這首詩是出自唐代元稹的《一七令·茶》。


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茶葉嫩芽

茶,又稱香葉,選取茶樹嫩芽,加工而成。

元稹的這首寶塔詩,道出了茶的清雅是詩人與僧家之人最愛;

精美的煎茶工具,使人享受著茶沫如花,茶湯如黃蕊的煎茶過程;

飲茶時,不僅可以伴明月迎朝霞,享受出塵的心境;

更能在朋友宴飲醉酒後,解酒醒神。怎能不受到古今之人的誇獎?

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神農氏

說到茶,就不得不提到5000多年前的神農氏。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首部藥學著作,約成書於秦漢時代。曾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隋書》也曾記載,隋文帝楊堅罹患腦病,經常頭痛。

一僧人告曰:"山中有茗草,煮而飲之當愈。"隋文帝命人採來煮飲,果然痊癒。

"由是競採,天下始知茶。"

因而在唐代以前,茶是作為藥用的。


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陸羽《茶經》

唐朝繁榮的經濟文化,使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

一生嗜茶的陸羽,歷經二十六年,著成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共三卷十篇的《茶經》。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

茶聖陸羽《茶經》的完稿,引領了唐朝飲茶之風盛行。

大量的名流、文人、雅士匯聚到大唐長安城以茶會友,辦茶會、寫茶詩、品茶論道。

唐朝盛行的是煎茶之法。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備器、選水、取火、侯湯、炙茶、碾茶、羅茶、煎茶(投茶、攪拌)、酌茶。

與煮茶法不同之處:煮茶法中茶葉投入冷、熱水皆可,需經較長時間的煮熬;

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時投入"茶末"煮沸即可。


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飲茶雅聚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 釋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釋皎然 (俗名謝清晝),是唐代著名詩僧,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茶人。

其精於詩文和烹茶技藝。

禪茶詩作,既有禪意,又有茶趣,堪稱僧人習茶經典詩偈。


此詩中"一飲滌昏寐"、" 再飲清我神"、" 三飲便得道"的說法,

第一次提出了"茶道"的說法,將茶文化上升到了"道"的境界。

"茶道"之"道"非道家的"道",而是集儒釋道三教之真諦。

儒主"正",道主"清",佛主"和",茶主"雅",構成了中國茶道的重要內涵。


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詩僧釋皎然


茶道大興的唐朝,奉行"茶道"的人們分成了兩類:修行類茶道和風雅類茶道。

修行類茶道的特點是,飲茶環境清靜,講究獨自飲茶品茗,益神思,得茶之神韻。

以飲茶作為益思,參禪,修行的途徑。

隨著飲茶數量的增加,飲茶的感受從生理到心理再到心靈,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修行類茶道以僧人皎然,趙州禪師為代表,以引退,出世思想為主。


風雅類茶道的特點:把飲茶的物質享受與飲茶活動中的文化藝術享受相結合,

使飲茶活動成為具廣泛觀賞美,富含文化藝術氣息的飲茶活動。

以風雅類茶道入世的王公貴族如常伯雄,李季卿為代表,注重飲茶的物質文化享受。


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宋代點茶


到了宋代,中國的煮茶方法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

點茶就是先用瓶煎水,將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少許瓶中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

然後用一手執壺往茶盞點水,另一隻手用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泡沫),稱之為"運筅"或"擊拂"。

要創造出點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調膏,二要有節奏地注水,三是茶筅擊拂得視情形而有輕重緩急的變化。

只有這樣,才能點出最佳效果的茶湯來。

而這種高明的點茶能手,被稱之為"三昧手"


茶在唐朝以至北宋,乃是奢侈品,屬於貴族階層的消耗品。

到南宋時,茶已經被列為尋常人家生活的必備之物,

稱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朱元璋罷造龍團


明朝之前,茶葉交易以餅茶和團茶為主。

一方面因其工藝複雜,耗費人力物力太多;

又因唐宋延續下來的貢茶制度,造成了當時的各級官吏對茶農、茶工盤剝日烈。

導致元朝時常有農民暴動。

另外,龍鳳團茶因過分強調製茶技藝。

在製茶技藝達到頂峰之時,為了提高茶葉的香氣與滋味,

一部分製茶工匠在技窮之後開始走向"旁門左道"。

將龍腦及一些香料,混入茶中,使品茶者明顯感到不同於其他茶的味覺,以便勝出。


所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後,一旨"罷造龍團,惟令採芽茶以進"。

即直接進獻芽茶。從此,散茶慢慢開始流行。

煎茶的方式,開始變為"泡茶"。

唐宋發展已有千年的製茶工藝,煎茶、點茶、分茶、茶膏等從此消亡。

中國的製茶技術發展,在宋朝達到頂峰之後,從明朝朱元璋開國之始開始由盛轉衰。


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妙玉請黛玉寶釵品雪水泡的“體己”茶

泡茶之水,以"輕"為佳。

陸羽《茶經》有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山水為山泉水,天下有四大名泉,為泡茶最好。

明清兩代皇宮都用北京玉泉山的水,而不用井水。

比山泉水還要好的,是"天泉水",雨露雪霜都是"天泉水",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霜露最難收集,雨雪相對容易,而雪水要優於雨水。

皆因雪花由低溫凝結而成,潔白無瑕,是最適合泡茶的水,更比其他水為"輕"。

乾隆皇帝認為:"水以輕為貴,然則,有輕於玉泉者?乃雪水也!"

所以《紅樓夢》中,妙玉請黛玉寶釵吃的"體己"茶,是雪水烹製,"輕浮"無比!

唐宋元明清,茶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你知道“茶道”的來歷嗎?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人們感覺精神壓力太大。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去茶道中的找尋那份淡雅從容。

中國茶文化,也越來越被更多的現代人所接受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