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首批三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2月10日出院

宿遷網訊(記者 張立婷 顧園園 楊群)2月10日,宿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傳來捷報!當天上午,在市傳染病醫院,宿遷市首批3名確診患者解除醫學隔離,正式出院。

3名患者康復出院,無疑極大鼓舞了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也大大增強了其他患者配合治療、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治療期間,他們是如何度過的?他們的出院,是否意味著宿遷已總結出一套比較有效的救治經驗?記者就此進行了多方採訪。

宿迁首批三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2月10日出院

當天上午,暖陽和煦,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光,正與宿遷緩緩而別。

“祝賀你們治癒出院!”上午10時許,經過精心醫治,3名治癒患者緩緩走出市傳染病醫院負壓病區,醫護人員送上鮮花祝賀他們重獲健康。

市傳染病醫院,被市民稱為宿遷版“小湯山”,作為市政府指定的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定點醫院,從1月24日收治第一位確診患者以來,該院已收治11人,這是首批出院的確診患者。

市新冠肺炎現場救治指揮部醫療專家組組長王家猛介紹說,這次出院的患者都是從武漢回來的,年齡最大43歲,最小17歲,均為普通型患者。入院後,3名患者經過精心診治和護理,病情達到國家解除隔離標準。“體溫連續3天以上正常,影像學臨床症狀和化驗指標達到標準,核酸檢測後隔日複查達兩次陰性,經專家組評估,符合出院標準。”

王家猛說,首批患者康復出院,這充分說明了新冠肺炎是可治的,並不可怕,同時也驗證了救治方案的科學性、有效性。“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痊癒患者出院。”

記者看到,醫院為每位出院患者準備了一封《回家告知書》。王家猛說,考慮到疾病的不可預測性,所以這些患者還需要居家隔離14天。回家後,患者要加強營養,保證睡眠,每天測量體溫,有任何情況及時在微信群裡告知,醫院也會一直追蹤後續情況。

在現場,好消息一個接一個。

記者瞭解到,目前,該院還有8人仍在積極治療中。醫院按照國家診療標準和診療規範進行治療,專家組每天組織會診,調整優化治療方案,目前在院患者均病情平穩。

患者回憶治癒過程 感謝醫護照顧

患者小吳:跟醫護人員相比,我太“奢侈”了

“武漢加油!我想回去上學!”儘管說話聲音不大,仍不難感到患者小吳的激動。作為宿遷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這一刻,她已期盼了整整17天。

1月21日,小吳從武漢來到宿遷,準備和家人一起過年。隨後,小吳感到自己有些感冒並伴有頭疼,量了量體溫,37.4°C。1月23日下午,小吳在父親陪伴下,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大年三十凌晨1點,小吳被確診為我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剛轉到市傳染病醫院時,小吳有些緊張,醫護人員安慰她:“都會好的。”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小吳的情緒逐步穩定下來。“病房有WIFI、24小時熱水和獨立衛生間,還有學習桌。”小吳對醫院條件很滿意,為了均衡營養,醫院每天都會提供雞湯、魚、蝦、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小吳笑言,跟家裡視頻的時候,都會說“醫院伙食比家裡強多了”。

小吳說,醫護人員照顧也非常細心,每次抽血、測體溫,都會問她身體有沒有哪裡不舒服。“跟他們相比,我過得太‘奢侈’了。他們穿上防護服,連口熱水都不敢喝。”說到此處,小吳有些凝噎,“謝謝醫護人員,他們真的很不容易!”

患者張女士夫婦:感謝醫護人員,回家繼續做好隔離

是1月22日從湖北自駕回到宿遷的,1月25日感覺不適,1月26日到泗陽縣人民醫院做相關檢查後確診,她的丈夫倪先生和兩個孩子也先後被確診。確診後,張女士一家被送到市傳染病醫院進行治療。

入院後,張女士和小吳住同一間病房。同病相憐,有了同伴,兩個人互相打氣、加油,讓兩人的病情恢復得更快了。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她和丈夫都達到了出院標準。

走出醫院大門,張女士激動地說:“真心地說一句感謝所有的醫護人員,你們太辛苦了,回去以後我們會繼續在家做好隔離工作。”

臨離開時,看到張女士還有些擔心沒有出院的兩個孩子,王家猛安慰她說:“你放心,一定要相信我們,相信科學,孩子們恢復情況很好,也會很快出院的!”

專家解碼“宿遷經驗” 有信心打贏阻擊戰

面對疫情,信心是最好的疫苗。王家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這場戰役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醫護人員和患者同舟共濟,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形成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宿遷經驗”。這不僅增強了老百姓的信心,也讓我們醫護人員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疫情發生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軍,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昊等市領導多次到市傳染病醫院調研醫療救治工作。各相關部門全力以赴協助市傳染病醫院開展改建和救治工作,著力提升醫院硬件和軟件水平。“這讓我們對迎接新的挑戰更有底氣和信心。”王家猛說。

“同時,我們目前組建的專家團隊,是全市最強的專家團隊。”王家猛透露,疫情發生後,我市以市傳染病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市鍾吾醫院、市人民醫院骨幹為班底,集合城區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專業人員,已組成兩批次的救治團隊,梯隊式進駐。

此外,記者瞭解到,在全國醫用物資緊張的情況下,我市對防護服、醫用N95口罩等緊缺物資實行市級統籌,確保疫情救治一線不斷貨、有備貨。同時,為保障確診患者營養供給,醫院將患者餐飲標準定為每人每天150元。“每日菜單,都是由專業營養師調配,然後交給廚師做。另外,患者想吃什麼,也可以跟我們講,我們及時調整菜單。”市傳染病醫院副主任王芝滇說,通過加強後勤保障,讓患者吃得好,睡得好,也更安心。

他還提醒市民,現階段疫情還沒穩定,市民應聽政府安排,少去人多的地方,少聚餐,一定要戴口罩,這樣既可以減少傳染別人的概率,也會減少自己被感染的概率。“只要我們齊心協力,這次疫情一定會很快過去。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遺餘力地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