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這個詞小時候不懂什麼意思,後來長大後才漸漸明白。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有親戚朋友照顧,一年見父母的次數只有兩三次。父母要養家,想要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可是孩子呢?孩子失去了父愛母愛,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到底是錢重要呢?還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重要呢?


千萬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我老家是農村的,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到了我爸媽他們學了醫,成為了醫生。可是在農村,真的很難能賺到錢,環境設備都很差。所以我爸媽去了北京,那一年我10歲,跟著爺爺奶奶。從那以後,我只能在寒暑假見到爸媽。小時候不知道什麼是想念,總愛玩,一會就忘了。可是有時候,看見別的孩子有爸爸媽媽的陪伴,有說有笑的,那一刻真的感覺很孤獨。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別人孩子的爸媽就能陪在孩子身邊,而我就不行。是不是爸媽不想要我了,不喜歡我,所以把我一個人丟在老家。有一次寫作文,題目是《我的媽媽》,可是我真的印象很模糊,我不知道媽媽是個什麼樣的人,每次打電話問我有沒有好好學習,考試考了多少分。長大後,我也理解父母,可是缺少的那份愛,還能補的回來嗎?


千萬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同事小時候也是留守兒童。小張就是其中的一個。9歲開始,就已經是留守兒童了,一直到大學畢業20歲的時候。這十一年的時間中間跟過爺爺奶奶,跟過舅舅舅媽,跟過姑姑。父母每年過年回來一次,和父母在一塊的時間屈指可數。最開始的時候也會想,後來慢慢的變得淡漠,也不知道怎麼跟父母親近,性格變得內向,不願與人交流。我不敢堅持自己的想法,也不想給別人添麻煩,因為長期生活在別人的影響下,讓我學會了要謹慎;沒有朋友,我常常感到孤獨,但我不願意和別人太親近;我對父母感到愧疚,但我從來沒有表達過,現在我不想結婚,因為我不想讓我的孩子重蹈覆轍。


千萬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更有不少的孩子,父母不在身邊缺乏管束,漸漸的變得目中無人,走上歧途。一個老大哥的孩子,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就是他們帶大的。從小性格就變得暴躁,經常不回家在外面玩。父母說過幾次,見沒有效果慢慢得也就不管了。孩子天天去網吧,上學都是看心情。直到有一天,孩子因為偷竊進了派出所,父母才反應到事情的嚴重性。很多家長以為,賺錢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孩子就會快樂,就不會吃苦,以後踏入社會也壓力少一些。


下面一組圖片是我在網上看到的,由於鞋子破了,父母不在身邊,老師幫縫補一下,看著老師縫自己的鞋子,女孩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自己的媽媽,轉頭哭了起來,讓人既讓人感動,又讓人難過。不知道你們看了有沒有什麼感觸?


千萬別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