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造成血管堵塞的5大原因及其預防方法

血管堵塞是臨床中的一種常見疾病,同時也是一種極其危險的疾病。據統計,因血管堵塞導致的疾病死亡已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51%,遠超過腫瘤、傳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當出現血管堵塞之後,患者的日常生活會受到不小的影響,血管堵塞不管堵到哪裡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我們有必要去了解血管堵塞的根本原因,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做好預防。

科普丨造成血管堵塞的5大原因及其預防方法

血管堵塞都有哪些元兇?

一、血栓

作為堵塞血管的罪魁禍首之一,它對血管的破壞可以說是相當嚴重了,它就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

人體與生俱來就擁有自我分解血栓的能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習慣的變化、外部環境的汙染,自我分解能力會減弱。因此,血栓才會越積越多,越多越堵。血栓主要包括靜脈血栓和動脈血栓,主要形成的原因是膽固醇、甘油三酯等。

科普丨造成血管堵塞的5大原因及其預防方法

二、斑塊

斑塊的形成主要是由於血脂、壞膽固醇超標,兩種物質的失調導致血管出現斑塊;另外,血管內膜下的脂質沉澱,平滑肌細胞跟纖維基質成分也會增加,慢慢的也會發展成為斑塊;長久下去,斑塊越積越多,血管也就一天天變堵。從而導致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發生。

三、血管痙攣

血管痙攣一般是指由於各種原因所致的冠狀動脈血管短暫性收縮,引起血管腔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閉塞。

一般血管出現痙攣時,會導致冠脈血管不完全閉塞,或者完全閉塞但有側支循環形成,從而出現心絞痛的症狀。

一些患者因為血管痙攣反覆發作,會導致缺血性心肌病,進而造成心功能減退,出現心衰症狀。如果,持續的重度痙攣還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比如心肌梗死、心動過緩、心跳驟停,甚至猝死。

科普丨造成血管堵塞的5大原因及其預防方法

四、外源性血管栓塞

外源性栓塞是導致血管堵塞的一個重要原因。外源性的血栓或者其他物質血管後,會形成栓塞,進而導致血管堵塞。常見的外源性栓塞如下肢靜脈血栓所致的肺栓塞。

五、循環障礙(靜脈系統)

循環障礙也會導致血管堵塞。有數據表明,很多靜脈系統血栓的形成大多與循環障礙有關,如長期臥床、長期處於低血壓狀態下等。這些循環障礙是形成血栓的“溫床”,血栓一旦形成,血管堵塞就是必然的趨勢。

科普丨造成血管堵塞的5大原因及其預防方法

預防血管堵塞的方法

1、改變飲食習慣

飲食上,除了常說的:低鹽低脂低糖,少吃、油炸和辛辣的食物外,還要多攝入一些那些被稱為血管內斑塊“天敵”的食物,如五穀雜糧、 ш—3脂肪酸(主要來源於金槍魚、沙丁魚等一些深海魚類)、植物固醇(主要源於植物油、堅果、蔬菜、大蒜、洋蔥、木耳、山楂等)。

2、調整生活習慣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人體的各項機能下降,血管堵塞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可通過戒菸戒酒、堅持運動、注意休息、定期體檢、注意保暖、防暑等幾個方面來延緩或控制血管堵塞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